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昌起义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鄉賢對辛亥建國的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武昌起义 成员

    庆祝辛亥建国九十周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无论就中国历史观点,或世界眼光来衡鉴,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不仅推翻了四千余年来君主专制的统治,且开启了民主政治的新纪元。国父 孙中山先生,和中国国民党的同志,为创建民国而牺牲,为建设民国而奋斗,其彪炳勋业,英烈行状,洵足于中国历史上大书特书,而百世皆蒙其利。辛亥武昌起义的史迹,更足珍贵。河南乡贤,对国父孙中山先生,所领导国民革命的期盼与关注之情,自属迫切,从以实际行动参与,与策应,其贡献也当居于关键地位。历程

  • 文章河南與辛亥革命(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豫籍同盟会员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独立失败

    他若汝宁府属之新蔡、正阳、遂平等处,阎子固率领民团三千余人,起义未成,投效安徽民军。又如南阳、邓州、新野、叶县一带民团,亦皆马砺兵以待时机。豫北衞辉、汤阴、滑县一带党人,亦各聚众三五千不等,盼望北伐队到时,即行拆毁铁道,断绝淸军后路。又开封属之杞县、陈留、通许、鄢陵等处,由党人姚某、曹某,团聚六千余人,揭竿起义,十月二十七、八日,遭省城防营进攻,死五百余人,被掠马五百余匹,通许知县毛任乘机率队洗刼数村,击毙无辜人民无算[1]。先是武昌起义后,留日

  • 文章李烈鈞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熊公哲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李烈钧生平 留学日本 武昌起义 讨袁运动 护法运动

    李烈鈞字協和,江西武寧人,少時豪俠負氣,好擊劍,至性過人。父仁民,樸訥忤里中富人,富人訟於縣,令收仁民。烈鈞前首曰:「繄烈鈞實不肯,必以爲罪犯者烈鈞無所逃死,父何與焉!」令賢而釋之。會省武備學堂牒徵驍乂,曰:「是能奮身以紓其父,必能奮身紓國矣。」卽列上以應。尋選送日本留學。初入振武學堂,以次升於士官,習砲科,謁見國父東京,注籍同盟會,紀元前三年畢業。維時淸方剏辦新軍,取則强鄰,頗登攬新進少年,革命黨人因得稍稍滋植其中,或晦跡學校,藉以爲資。烈鈞歸國,初任...

  • 文章張默君女士遺札——張默君女士百年誕辰紀念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4-01-15
    关键字: 张默君 遗札 近代史女性 辛亥武昌起义 来往书信

    张默君女士,湖南湘鄕人,原名昭汉。满淸光緖十年,在故里出生。今年农历九月初六日,为其百年诞辰纪念。在我民国近代史上,她是难得一见的杰出女性。她在淸季女学未兴之时,即能受到良好的敎育,善诗词,擅书法。辛亥武昌起义,她在江苏苏州,策动响应。创办江苏大汉报,倡组女子北伐队。民国成立,她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及神州女校。又在南京,任江苏省立第一女中学校长多年。民国十三年,在上海与邵翼如(元冲)先生结婚。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邵任第一届浙江省政府委员。杭州初

  • 文章慶祝辛亥百年兩岸書畫展名家巡迴聯展熱烈辦理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0期  作者:荊臺生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百年纪念 鄂台交流 两岸书画名家巡回联展 活动概况

    文◎(注:汪大華拜會楊松)(注:汪社長致贈孔依平鄕長籌備委員聘書)今年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百年,湖北是推翻帝制的首義聖地,為加強臺鄂交流,由荊楚文化研究會倡議,《湖北文獻》響應,特邀臺鄂兩地書畫名家分別在武漢以及臺北舉行聯展,進行交流。臺北的「辛亥百年兩岸書畫展名家巡迴聯展」活動係由國父紀念館、湖北文獻社、赫聲行、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所主辦,臺北市湖北同鄉會、金甌女中、中華民國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協辦。二月十八日上午《湖北文獻》由社長汪大華邀集,在臺北市青少...

  • 文章預祝中國國民黨十全大會成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7期  作者:胡维藩 出版时间:1969-03-29
    关键字: 会议记录 会议举行 国民党第十次代表大会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先生及黄卷云女士;敎育界党部选出之叶霞翟女士;新闻党部选出之王惕吾先生;均属我浙籍鄕长,同鄕会理监事,亦皆忠诚才智之士!故此次所产生之十全代表大会代表先生们,定能肩负起时代赋予之重大历史使命也。「十全大会」有此良好之准备,最佳之开始,其将来之成功可预祝矣!囘忆过去中国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至「三,二九」我黄花岗起义,历经十次失败,接着武昌起义,声势汹涌澎湃,无可阻挡,终于成功,推翻专制,建立民国。因此,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成之后,接踵而来者必为第三期国民革命之最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