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建设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送友人告別杏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徐公超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诗歌 同乡联谊 教育建设

    少小離家大未回,往事紛紛繫客情;投筆欲抒定遠志,樹人乃效尼父行。遣興每傾壺內酒,怡情常品杯中茗;自笑垂老猶多癖,養得蘭花四時馨!

  • 文章功德顯赫樹奇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楊崇幹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人生哲学 育才达人 教育思想 教育建设

    本身本錢兼本事三本哲學啓幽思育才達人定方針功德顯赫樹奇幟上述七言詩作代替「引言」,讀者或以爲歌功頌德、幾近阿諛;如對育達王創辦人眞有認識,或會評筆者措辭笨拙、對創辦人的功德讚表意有未盡呢!不才在北一女中「誤人」,有同事當面批評:「楊崇幹人『笨』」,當即回應老朋友:「您的批評我承認,並謝指教!」想不到他說:「還有兩個字」,我以爲「人笨」接下去應是「貌寢」,他說是法律學上常用的「但書」,我問「何解?」他說「但是笨得很可愛!」我說「會嗎?」他笑笑,我也笑笑。俗...

  • 文章憶往事二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教育建设 教育经费 家乡教育 海峡两岸

    一、教育之外一九九三年我決定在故鄉河南鄭州創辦「昇達大學」時,外面不斷有傳言說,我把臺北育達所「賺」的錢,「搬」到大陸去發展;這種聲音甚至在北育校園裡也聽聞得到。我不否認臺北育達在經費上是有點結餘,但每年結餘都轉入學校基金戶頭裡,依規定動用基金得向臺北市教育局報准方可。我一向不回應流言,即使和自己有切身關係的也一樣不回應。一來我口才不好,耽心會愈描愈黑,二來我相信「謠言止於智者」,對那些性嗜「八卦」話題的人,多說無益,何況弘一大師李叔同說過,止謗的良方是...

  • 文章第一次返鄉掃墓探親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扫墓 经过观感 故乡发展 经济教育建设

    峽江 陳有聖一、經過憶自丙子年夏,離別原籍江西省峽江縣水邊鎭黎田村,業已六十有四年矣。於金陵大學就讀期間,目睹倭寇侵華,強佔我國土,燒我華夏房,強姦兼拉夫,燒殺又擄掠,少壯當砲火,老弱運軍糧,打死丟山坑,屍骨無人葬,殺人盈野,死人盈城,阡陌不通,雞犬不聞!中華兒女,大家都遭殃,黃帝好子孫,未把救國忘,大學好同窗,一起把兵當。大學畢業後,立志報國,投筆從戎,考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甲級軍官班第一期,畢業後再考入陸軍砲兵學校學員隊,畢業之日,蒙軍事委員會軍訓部砲...

  • 文章田家炳先生的希望工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何堯載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田家炳 人物事略 教育建设 希望工程 捐建学校

    田家炳先生玉照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常常在報刊或畫冊上看到一些報導台灣進步情形的宣傳品,將台灣形容為民主自由的海上燈塔,光芒四射,不但照耀著黎明前四週的海洋,同時也照亮了整個中國大陸。如今,我們的老家大埔,也有了一座燈塔,它發出的光芒,照亮了全中國千千萬萬莘莘學子的希望。這座燈塔的主人不是別人,他正是我們台北市大埔同鄉會的榮譽理事長田家炳先生。今年十一月二十三曰,有來自全中國大陸十所大學和中學的書記、校長、副校長、教授、和該校所在地政府的教育主管官員,包括東...

  • 文章功在教育流芳杏壇——王創辦人廣亞博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王广亚 教育家 家乡教育 教育建设 教育研究 人物生平

    王廣亞先生,河南鞏義巿人,一九二二年生,畢業於日本亞細亞大學經濟系,美國聯合大學榮譽教育學博士、韓國清州大學校名譽經營學博士。曾任中學校長、主任、兼任教授。奠定育達基礎一九四七年來臺,任職審計處佐理員。感於當時商業會計人才缺乏,一九四九年創設私立育達會計補習學校於臺北巿,篳路藍縷,幾經困頓播遷,一九五三年覓得寧安街現址,興建校舍,奠立初基,並改制爲育達商業職業學校。擴展育達體系一九五五年設分部於桃園縣平鎭巿,一九七六年分部奉准獨立爲桃園縣育達高級商業職業...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