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开放探亲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綠色的希望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程小雁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开放探亲 人生感悟 回忆伯伯

    作者:程小雁通訊地址:廣東省珠海市前山郵局六一三號信箱中建公司轉 郵政編碼:519070本文作者程小雁陝西蒲城,現與父母住廣東珠海市,本(八三)年八月間何春淼(蒲城高陽鎭)同鄉赴大陸探親程小雁全家,停留十餘日,返台後侄女小雁寄此文親情溢於言表,特爲刊出。

  • 文章編後贅言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编辑寄语 连震东 张灵甫 刊文点评 开放探亲

    ·連震東先生,早年執敎西安,逝世已一週年,本刊發行人特爲文紀念,詳述與其交往情形及當年連先生公忠體國、艱苦奮鬥精神,文辭眞誠,令人感動。·烈士張靈甫將軍,壯烈犧牲,忠勇事蹟,爲歷史所肯定,先 總統曾有訓詞頌揚,大陸中共影片「紅日」有詳盡描述,本年五月十六日並舉行紀念會,本刊特選登其自傳及孟良固戰役經過,以爲烈士紀念。·報章雜誌時有論列本土化、中國結、台灣結、製造民族分裂,此係中共一貫二分法之運用,周百鍊先生「愼終追遠,一脈相承」一文,作了正面說明。·開放大陸...

  • 文章先室董氏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仇奉超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追悼先室 回忆发妻 两岸隔绝 开放探亲 自缢身亡

    殒!两岸开放探亲后,余急切遄奔故里,欲一偿魂萦梦绕之团圆梦,讵料先室竟早于四十年前自缢身亡,呜呼!痛哉!四十余年来,吾朝夕相忆之发妻,未待余归,竟凄惨而去,何其烈也!伤痛之余,感愧良深,午夜梦回,离别之情,历历在目,悲夫!今特以吾儿幼卿之名,为长母立碑,以志先室志节,余为之记。

  • 文章對旅台鄉親的期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江西同乡 旅台乡亲 家乡近况 帮扶故乡 开放探亲

    峽江 陳有聖余離別原籍江西峽江,業已六十有五年,此期間,馳軀戎馬,轉戰南北,遠征印度,近二十年來,奔走國內外講學及學術演講,去戊寅年清明第一次返鄕探親掃墓,目睹家鄕近況,交通、教育發達,人民生活改善,但農村經濟仍未發展,鄕人生活仍甚困難,居住仍多老舊房屋,毫無衛生可言!交通仍待改善……。數十年來,余走遍中外各地,甚少遇到江西人,但在台灣各地隨時隨地,可以遇到江西同鄕,經查抗戰前以贛南之雩都……等最多,抗戰後則各地均有,均係避難來台,因爲台灣經濟發達快速,...

  • 文章協尋來台鄕親劉以德先生始末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王佩之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刘以德 寻找同乡 来台乡亲 高本钊 开放探亲

    前年秋天,接王乃位鄉長從高雄的來信,要我協助尋找來台鄉親劉以德先生的下落。劉先生家在豐縣城西單樓鄉劉靛池,是乃位先生的小同鄉;乃位先生擔任太行區區長的時候,蔣念明先生擔任單樓鄉鄉長,劉先生擔任劉靛池村長。民國三十八年,劉先生隨軍來台,軍隊駐在高雄一帶,和乃位先生的住處相去不遠,因念明先生的引介,兩人常相往還;但自四十五年以後,彼此失去了聯絡。一晃過了三十多年,大陸開放後,乃位先生返鄉探親,聽說劉先生的子女也不知道父親的消息,乃位先生非常關心,回台以後就到...

  • 文章迎新年·展新猷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新年 同乡会宗旨 餐会 开放探亲 团拜会

    于是同鄕会就像一个不流动的水塘,长此以往,终将日趋枯竭。这是大家所不愿意见到的。因此本会的工作方向,一方面使老有所安,虽不能落叶归根,也可以他鄕作故鄕,没有后顾之忧。而另一方面,更鼓励在台出生和成长的第二代乃至第三代,踊跃的参加同鄕会的活动,藉以认识鄕邦,不忘故土。时代的脚步不停前进,环境也有了重大的改变。从民国七十六年十一月起,政府采取了开放探亲、终止戡乱、推动交流……一连串措施,使僵冻了四十多年的两岸关系,迅速趋于溶解。旅台同鄕思鄕心切,满怀兴奋,纷纷

  • 文章戀戀江河——為推動五華建設進言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3期  作者:周伯乃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两岸开放探亲 家乡建设 乡情

    更显得珍贵,破坏后的重建,更具有价値。在两岸开放探亲以来,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在台湾的游子们却给故乡带去不少的温馨与欢乐。据概略的统计,每年回乡的人次绝不会少于千百人次,而我们五华同乡回去的恐怕要比其他省份特别多些。每一个人都带了钱回去重建家园,也有的捐献给社团,族人和学校等等。为数虽然不算太多,但以实际效用,仍有改善亲人生活,改变环境的功能。最显著的改变,是修建房屋,改善居住环境;重建祖祠和修筑祖先的墓茔,这种兼顾生者与死者的作法,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情怀

  • 文章捐款興建郭子儀牌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台胞捐款 郭子仪牌楼 开放探亲 郭子仪纪念馆

    陝西華縣内鄉郭振武捐台幣陸拾捌萬元郭振武筅生原藉華縣,是唐朝名將郭子儀曾孫、郭仲文之後早年在家鄉耕讀,抗日戰爭期間,參加救會圖存行列,來台後曾任聯軍法官,至陸軍總部年法組長,澎防部軍法處長等軍戰,自軍中退役後,潛心學術硏究,出刊專書廿餘種,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曾捐款給軍中托兒所、育幼院,並將自己身體捐國防醫學院,作硏究用,現年八十三歲,大陸探親開放後,聞知大陸家鄉興建郭子儀紀念館,即多次寫信給華縣當局,表示贊成,並多次信件往來,提出熱情、中肯而又具體建議,...

  • 文章編後贅言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编辑寄语 文章点评 大陆电影 开放探亲 汉城奥运会

    ·海峽兩岸,因政治制度不同,民衆生活懸殊,從探親歸來同鄕之所見所聞,足以證實,但大陸同胞無辜,皆中共政權制度不良所致,如何統一,如何改變,人言言殊,見人見智,陳立夫先生所提援助民間,不無參考價値,本刊發行人楊大乾先生爲之讚同,爲國家統一發出心聲。·大陸所拍電影,連獲國際大奬,其編導吳天明、張藝謀均爲西北人士,電影故事均爲西北黃土高原民間艱苦奮鬥故事,此電影台灣輿論界主張公演,本刊特將曾詳鐸原文特出,以饗讀者。·西北各省名勝古蹟最多,已成世界各國人士觀光旅遊...

  • 文章開放大陸探親的幾點願望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3期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两岸开放探亲 探亲问题研究 同胞情谊

    十一月二日紅十字會中華民國總會開始受理大陸探親登記以來,近四十年海峽兩岸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的情況,至少獲得單向的解決。觀諸登記最初幾日,紅十字會辦公場所門庭若市的喧闐擁擠,政府此一基於人道之擧措,可謂極洽輿情。福建同鄉來台者衆,尤其熱誠讚揚支持。大陸探親及其可能衍生的有關問題,月來報章雜誌多所報導與討論,本期福建雜誌亦以此為專題,彙輯資料,加以分析,以供鄉親參考。我們並提出以下四端:其一、所望於政府者——有關死亡、婚姻、繼承,乃至自大陸携帶囘臺灣的...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