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术共返回19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零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学术 书画 出版 戏剧

    田培林先生八秩晋五诞辰纪念学术讲演会田培林奖学金保管委员会,为纪念故敎授田培林八秩晋五诞辰,于十二月四日上午九时半,假台北市和平东路师范大学大礼堂,擧办敎育学术讲演会,敦请师范大学前任校长孙亢曾敎授主讲「建立敎育三联一贯的整体观」,同时颁发六十六学年度奖学金,得奖七名学生如下:吴家莹、蔡荣贵、叶国安(均师大敎育硏究所)、汪履维、陈淑君(均师大敎育系)、侯明福(师大社敎系)、徐蓓蓓(师大敎育心理系)。黎东方敎授新著「细说三国」问世黎东方敎授为我国史学权威

  • 文章梅花是國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梅花 国花 学术研究

    梅花我們定爲國花,現在中國大陸老百姓也都主張以梅花作爲國花。因爲:①它是通知春季到來的花朶;②中國的特產;③象徵民族與英雄;④數千年來中國人就喜歡它的香味;⑤代表中國民族的骨氣等。但立法委員林炳森去年十一月間曾向行政院質詢,籲請爲梅花硏究訂適宜的英文名稱,俾便對外宣傳。因爲梅是道道地地土生土長的中國原生植物,不是世界性的,所以根本就沒有英文名稱,行政院新聞局把梅花的英文名稱叫做Plum Flower,譯成中文應是李花,幽默大師林語堂編著的當代漢英詞典也如此翻譯,今...

  • 文章二黃腔的來源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8期  作者:劉國杰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二黄腔 来源争议 学术研究

    大陸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的劉國杰,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即從事戲曲闖作與研究,就其課間講義,彙整編輯為《西皮二簧概論》,對二黃也有深入研究看法:

  • 文章傅斯年学术讨论会在聊城海源阁宾馆擧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馬學信、孫龍翔 出版时间:1996-09-20
    关键字: 傅斯年学术讨论会 聊城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日,海峡两岸傅斯年学术讨论会在聊城市海源阁宾馆擧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苗枫林、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张洪恩、行署副专员刘玉华、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胡元亭及地区老同志许继善出席了会议。在历时三天的会议期间,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及台北中央硏究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发表了各自的意见,高度评价了傅斯年先生的一生。傅斯年,字孟眞,山东聊城市人,一九〇九年入天津府立中学读书,一九一六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一九年

  • 文章台語與閩南語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语言 台语 闽南语 学术研究

    血統、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爲構成一個民族不可或缺的條件。台語是指通行於台灣的語言,即指佔全島絕大多數人口的福佬人的語言,也就是指的閩南語。閩南語是通行於閩南一帶的語言,那是包括泉州語、漳州語、廈門語以及逸出在粤地潮州、汕頭的語言。約四百年前,世界移民潮興起,在西方則有英國淸敎徒跨越大洋,移民美洲;在東方則有閩南泉州、漳州兩地的人跨越海峽,移民台灣。於是移民的母語遂隨著移民流播到海外。海外的新天地因着風土的殊異,造成移民新的性格,新的習俗與觀念。自然這...

  • 文章粤劇歌樂近百年來的遷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陳鐵兒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粤剧 民歌 历史演变 学术研究

    娱乐报刊也只载红伶红星宣传稿,但爱好粤曲的是广大群众,可是近几年来被维持市容的赶绝了!去年,香港词曲学会会长关志雄兄约敍酒家,谈到现代塡词的多不识唱词,祇可欣赏其作品文字的优美,我对词章向无硏究,后来问过十多位老词人也都承认,可见文艺工作者专精一学的眞不容易做到。志雄兄是开平人,朴学大师章太炎再传弟子、赵尊岳先生门人,太炎先生读书多,通古音,他在「国故论衡」卷上说「岭外为正音宗」,这位秦汉以来融汇贯通中国学术的大宗师,以余杭人是对粤音的见解。柳存仁敎授有专题

  • 文章首届国际中医与周易学术大会 洛杉矶陈照医师荣获金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中医 周易 学术大会 陈照 金奖

    首届国际中医与周易学术大会十月中旬于易经发源地河南郑州召开,在洛杉矶悬壶的陈照医师论文「伏羲氏定阴阳画八卦乃是科学的开端」一文,题材出众,论点肯定,且具光宗耀祖之宗旨,荣获大会颁发最高荣誉「金奖」。另文「易与医学」陈医师指明仅是附参,亦被大会列入审评给优秀论文奖,故于此国际大会连获二奖。大会共收集论文计四百多篇,中选卅篇。陈照医师是本世纪末崛起易医学家,其易医学术论文,曾于一九七六年在台北国际针灸学术大会获一等学术奖,当时轰动整个中山堂会场。一九七九于

  • 文章欣慰和感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学术研究 散文 人生感悟

    作「理论思考」:为什么会有路阻,是因为有汽车。古人行路相遇作诗:「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多么潇洒多么浪漫!这是因为那时候的是悠游自在的马而不是这样的汽车。有汽车便会有「撞车」——从交通事故的撞车一直到学术文化界的「撞车」,撞得车残人废,撞得文化失魂。有汽车便要有很宽的公路,奇怪的是,公路越宽越阻,再宽再阻。退一步思考:为什么有路阻?是因为有路。假如连路也没有,怎么会有路之阻?很久以前,我曾和朋友徒步到茶山

  • 文章(专载)广州学术会议小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2期  作者:姚秀彦 出版时间:1996-10-03
    关键字: 学术会议 科技 李白 孟子

    姚秀女士,淅川人,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淡江大学、台北师范学院敎授,并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著有先秦史、秦汉史、论语新探、项羽及学术论文多篇,为我国著名史学专家,其著作亦为各大学主要敎村,此次应邀为本刋撰写广州学术会议小记一篇,对目前异端邪说言论,当有正本清源、暮鼓晨钟、振聋发瞆之功,实値吾人深思,一读再读。(编者)科技的进步,把地球缩小,人们接近,眞正做到「天涯若比邻」,古人期望能超越体能的一切,今天都已实现:「千里眼」,电视可以看到千万

  • 文章纪念一位首创国剧学术的人——齐如老百零五诞辰献文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9期  作者:陳紀瀅 出版时间:1993-01-23
    关键字: 齐如山 京剧 国剧学术 国剧大师

    一、前言: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即农历十一月初八)是齐如老一〇五岁的华诞。怹的哲嗣子熙兄藉颁发如老戏剧奖学金之便,邀集一部份亲友聚会一下,以纪念怹老人家的诞辰,用意深长,弥足敬佩。关于怹老人家的生平、事功、著作,以及在学术上的贡献,过去已谈得很多,这里仅择要再缕述一下,以加强纪念的意义,与无尽的追思。二、他是近百来在戏剧学术上最有贡献的第一人过去若干年中,大家都称怹为「国剧大师」、是「梅兰芳的老师与恩人」、是位「剧作家」,这些称谓、头衔都不错;但在怹同时能

共190条记录 1/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