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同学聚会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悠悠韓江水 翩翩翰墨情 記「麻中同學」亮相鵬城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長鳴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同学聚会 大麻中学 书画艺展 周长忽 乡情乡谊

    由大埔縣、旅港同鄉會副理事長周長忽所創立的香港書畫筆藝會月前在香港大會堂舉辦《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第四屆藝展》,旅港鄉賢不少到賀。香港文匯報、大公報、商報、頭條日報均相繼報導。隨後移師深圳博物館舉辦巡展,蔚起轟動。該會原大埔籍的詩書畫家周長忽、廖世覺、劉桂發、黃炳欣、余寄撫、黃強、涂禮敦、周瑞仙的作品均獲好評。周長忽乃麻中五九屆畢業的校友,歷年來,凡他在港、深搞的大型展覽,「麻中同學」的花籃都一定出現,這次的展覽,又促成了麻中同學的一次聚會。周長忽會長五...

  • 文章同学聚会三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同学聚会 往事回忆 感怀诗文

    一、世事翻騰似海波,天南地北歷搓磨。容顏雖變心難改,昔日情懷仍許多。二、老夫心事不輕拋,人海浮槎欲弄潮。半紀酸甜鹹苦味,胸中熱處是風騷。三、老態諸君器宇雄,只緣學友得相逢。一窗疏影輕移過,滿室風華談笑中。晚歲餘輝光燦燦,季春勝景意融融。算來四十年前事,追憶當年情更濃。

  • 文章記灌中同學會年會一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方璧城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同学聚会 话旧叙新 往事回忆 杨荫植

    七十三年八月十九日,适値台风过境,灌中同学会仍不避风雨,一本往年一贯热忱,在台北侨光堂如期擧行,这是我们海属旅台同学会中,比较最富团结的一次聚会。正当风狂雨骤的星期假日上午,同学们远自左营、台中、宜兰等地,不辞辛劳赶来聚会,相处一堂,回忆违别故里,千山万水,能够在此话旧敍新,当年同窗情景,幕幕重现眼前,应该是弥足珍贵的一刻。一位于抗战前毕业的程惜阴(禹三)学长,在海州文献第五卷第三期一篇「灌中同学聚会志盛」报导刊出后,即与董福荫同学联络,这次特函邀请莅临

  • 文章灌中同学聚会志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方璧城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同学聚会 会议安排 时间 地点 联系方式

    敬啟者:灌雲縣中同學於五月廿二日假僑光堂餐聚,荷蒙惠贈 貴刊,無任感激。玆附上新台幣貳百元整自五卷二期起訂閱一年,屆期當再續訂講按址寄下。同學方璧城書稿一篇隨函附上請予 斧正,如能刊出,不勝感謝。 此致海州文獻社灌中同學會 啟 地址:台北市木柵區保儀路五十七號灌雲縣中旅台同學,本年度再次聚會,於五月廿二日在台北市僑光堂擧行,當日同學們來自各地,袁錫漢同學遠自左營乘飛機趕到現場,其熱情程度,可以想見,他鄕故知,談新敍舊,其況猶爲可貴。憶我灌中往昔情況,在抗...

  • 文章灌中同學台北聚會 滿心歡喜一堂溫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董福蔭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灌云中学 同学聚会 故乡风貌

    餐厅」,四位同学夫人由于平日难得见面,特别在该厅内合影留念。)杜绮新是游走于美国,以及海峡两岸的大生意人,每次来台,仅三、五天的逗留,他来台湾,总会给我电话,此次来台,在他得知同学聚会的日期后,为了想与同学聚叙,特别取消八月初赴大陆的行程,这份眞诚的同学情谊,确实弥足珍贵。方璧成匆匆赶到,因另有要事,随即又匆匆地离去了,留下夫人马淑贤与马遇孙、张鹏生、陈广磊等几位熟人聊天。葛栋臣临时客串摄影师,拍起照来,对捕捉稍纵即逝的珍贵镜头,确有两把刷子。杨云龙、曹恩隆

  • 文章灌中同学聚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方璧成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同学聚会 灌云县中学 聚会盛况

    我灌雲縣中同學,自離鄕來到台灣,歲月荏苒,瞬焉已近五十春秋,所謂「光陰催人老」,顯然大家均已垂垂老矣!旅台同學,大家爲了保持聯繫,每年夏秋之間,均由勤勞熱心的董福蔭學長,負責連絡分散在各地的學友,到台北聚會一次,今(八十六)年,當然也未例外,九月六日上午十時即假台北市重慶南路「鼎富樓」餐廳,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快樂歡敘」。聚會中,大家交頭接耳,你一言,我一語,好像有道不完的離情,吐不盡的心聲,談到興奮處,甚至彼此一陣開懷大笑;相對的,也有同學在談及回到故鄕...

  • 文章由灌中同學會看可貴鄕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方璧城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同学聚会 往事回忆 人物述怀 盛况描述 照片资料

    七十四年八月十一日,灌雲縣中同學會在台北市僑光堂再次召開,除了交誼整個上午外,並有摸彩餘興。餐敍之前,安排有發表演講節目,各抒離懷,追溯往事。雖然是短短時刻,他鄕遊子,來自南北東西,歡聚一堂,已値得重視與珍惜了。今年聚會,尤有可貴者,是滙合了戰前灌中老學長也從各地趕來,不辭老遠,期求一敍離情,溢於言表,足以代表了我海屬人士,重情感,守道統,互愛團結,相濡精誠,頗有紀載價値。每屆記事,均由筆者濫充,愧以拙筆實難形容盛況於一二,謹應召集人董福蔭學長之囑,勉再...

  • 文章故鄉行腳 返鄕琐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3、4期  作者:李平蔭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返乡琐记 同学聚会 知名校友 故乡发展 海峡两岸

    相遇就是有緣 魚素互抒情懷 新海高中校慶 懇邀共相盛舉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今年舉辦創校八十周年校慶,廣邀海內外校友參加。旅台校友計有吳儀、李安古以及本人等三位參加,安古兄先我抵達,下榻在連雲港市的「東方大飯店」,不料,他卻因腿傷復發,在我抵達前,即已先行搭機返台。吳儀兄是台灣研究國際問題的教授,校慶大會的前一日,他仍身在廈門忙於開會,第二天—十月十五日,也就是校慶當天,才趕搭早班機飛到連雲港。我們兩人皆由校方分別派車,專程接到會場。校方對我與吳儀二人極爲禮...

  • 文章第六軍幹訓班同學餐敘集錦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劉永釗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第六军干训班 同学聚会 聚会缘由 同学近况介绍 祝福颂词摘录

    一、回憶來時路我們這一群退休老兵,由上海淞江棄學從軍,至今逾越一個甲子!從懵懂的孩子,邁入耆耋老人,回想當初從軍入營,萬分感激劉永清先生(豐縣轡口鎮人)。當時他是第六軍補充團上校團長,因同鄉之情誼,拿掉門檻,凡豐、沛、魚同鄉一律收留,親自編組,優先第一梯次運送台灣,接受新軍訓練。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先後在上海黃埔碼頭登上四川輪、二十七日十時開船,二十九日十三時抵基隆下船,轉乘火車到淡水忠烈祠集結待命,承蒙豐縣耆儒王公永科先生照料生活起居,迄今每...

  • 文章虎公校慶側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詹邦畿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虎山中学 百年校庆 同学聚会 建校历史 学校人才

    別出心裁的邀請柬建校逾百年,歷盡滄桑,卻風華依舊,仍舊巍然矗立於梅河之濱虎山之麓的母校—虎山公學,校慶是在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八日,但一個多月之前,各地校友都已接到邀請柬,約往位於台北火車站附近的天成飯店,歡祝母校一〇四年的校慶。小小一張邀請柬,設計卻別具匠心。一開頭,就看到如此兩行字:光頭、赤腳、種木薯—是刻苦耐勞的實踐軍訓、週考、課间操—是堅強智能的鍛鍊虎公精神不錯,這就是「虎公精神」。看到這兩行字,讓我們這些年皆耄耋的校友,莫不引起往事無限的懷憶;也因...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