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考究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打動了清廷的心·讓台灣保留下來施琅的「台灣棄留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郑成功 历史考究 台湾历史

    鄭成功受到儒家忠君體國的薰陶,是以志節忠烈,誠乃一代完人,名垂千古,永照汗靑。但亦因爲施琅的背叛降淸,終被擊潰,而明告亡。誠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沈葆楨題於台南延平王祠聯句這可以說,在鄭成功一生志業,不是亡在淸朝之手,而是亡在背叛他自己的重要主將,施琅和黃梧手中。黃梧爲福建平和縣人,是鄭成功最爲得力的海澄守將,竟然投降了淸朝,被封爲海澄公,提出其「平海五策」,這也唯有鄭成功手...

  • 文章「梆子腔」綜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揚璉  出版时间:1976-04-15
    关键字: 戏剧 梆子腔 秦腔 历史考究

    可分为四类:⒈ 慢板 包括金钩挂、连环扣、迎风板、哭剑等。乃一眼三眼()的节拍,曲调性很强,旋律优美。常用以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或敍述情节,极富表现力。⒉ 二八板 包括慢二八 紧二八、铜器二八,二八垜板、二八联板、踢脚靠等,乃一板一眼的(2/4)「中板」节拍。常用以表现人物自述、对话、吟景、抒情。⒊ 流水板 包括慢流水、快流水 流水垜板、醒梦曲等。乃一板一眼(1/4)的快节拍。词句比较灵活,常用以表现敍事、对话、争论等。⒋ 飞板 包括大裁板、小裁板(类似平剧

  • 文章行書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胡恒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书法 行书 历史考究

    行書是人們生活中最常用的書體,它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寫起來比較楷書簡便而放逸,其結構不是楷書那樣嚴謹,但是它書寫起來比較草書收歛而更容易辯識,行書書寫時其點,畫、字形近於楷書,而筆法之縱橫使轉則與草書完全相(同)通。平常行書中寫的較工整而近於楷書者世稱曰行楷,其筆意十分流動活潑,而草法較濃者世稱行草,其實考證書學歷史行書楷書,皆由隸書演變而來大約在東漢末年出現了。史載東漢劉德昇創造行書問世足以爲證也,時至東晉時行書已發展成熟爲極具藝術化的書體...

  • 文章古樸柔美的南管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黃仲正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南管古乐 乐曲演奏 历史考究

    南管古樂源遠流長,音韻古樸柔美,節奏細膩,且樂曲的曲式嚴密、豐富;從唐初開發泉州,中原人士相繼播遷,因此這種原屬中原民間的俗樂,已在閩南系地區蘊育植基。它保存於泉州、盛行於閩南語系的地區,包括泉州、漳州兩屬各縣及廈門地區,明代以後隨遷民傳入台灣,並由僑胞傳播至東南亞閩南語系僑社。這一系統的古樂,歷史悠久,唱念法猶存古風,字音以泉州鄕音爲主,在發展過程中,一直以泉州爲中心,因此在閩南地區習稱爲「泉州絃管」。南管音樂雖因方言之故,一有囿於閩南語民系的地區,但...

  • 文章晚清高等學堂畢業文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15-06-01
    关键字: 晚晴高等学堂 毕业文凭 展品 历史考究

    溫州教育史館近代教育展廳內東南角牆上,有一張晚清高等學堂的畢業文憑,頗受參觀者注目。這件展品縱長七十一釐米,橫寬五十四釐米。四面邊框裝飾著八條五爪龍,每邊兩條龍,頭對頭排列。邊框四角嵌著”畢業文憑“四個楷體字,框內密密麻麻地印滿了字,很像一張佈告。這張畢業文憑是浙江省官立高等學堂於清宣統三年(一九一〇)六月初四日,發給溫州府泰順籍學生林宗強。這是我國最早的高等教育畢業文憑之一。展品為複製品,原件藏溫州圖書館。畢業文憑 四大特色這張畢業文憑正文分為兩部分,...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