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公益事业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北名士王軼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4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王轶猛 书法家 创业 公益事业

    書法名家創業高手經商與書法,兩者原本極不相容,經商重在創造利潤,書法則屬雅人雅事。在國人傳統觀念,所謂士農工商,對商不太敬重。共產社會所謂工農兵學商,更列爲五民之末,而書道乃瀚苑美事,文人雅士藉以會友。不過,今日世界,物換星移,書法雖仍爲藝事,而經商更非低俗,許多一流人才投入,使貿易藝術化,早已邁入學術殿堂,成爲智慧與知識的兢技場。放眼國內,兩者兼顧皆有傑出表現,首推湖北名士王軼猛。在藝文界知道書法名家王軼猛的人甚多,但知其爲傳奇實業家的不多,其實王氏在...

  • 文章故鄕的雲——「慈善公」的慷槪與吝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0期  作者:裴高才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蔡勋 社会公益事业 舍己为人

    自两岸解冻以来,每年春节他还委托在黄陂亲属带着年货给蔡榨鎭敬老院拜年,还向蔡官田小学和武汉大学各捐资一万元助学。蔡先生对社会公益事业如此慷慨,对子女却十分吝啬。去年,老先生沉疴不起,便将子女叫到跟前叮嘱:「我的三十万元新台币,一、不要为我治病,二、不给你们,而是拿到老家去设立奖学金,资助家鄕学子。家鄕的『鲁台望道』、『程门立雪』的古训你们一定要代代相传!」子女们也很尊重老人的意愿,迅速会同县台办、教委成立了「蔡勋奖学金管委会」。也许是老人积善成德而有「神灵

  • 文章國畫家廖惠德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6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廖惠德 国画家 拜访 公益事业

    接着又在先生的陪同下,一一观赏了参展的作品,并同先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对先生画风淡彩的作品,不免赞扬备至。对于地方公益事业,先生一直热心对待,曾多次以义卖作品所得,捐献给盲哑同胞,作为残障基金。先生在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方面,贡献颇多。一九八三年,先生得知雷根当选为美国总统后。曾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画了一幅题为「锦锈河山」的山水画。这一长十六呎、宽六呎的巨幅国画,由联合报公共服务部接受后,赶在美国新总统正式就职前,用飞机托运至华盛顿,转交给新总统雷根

  • 文章故鄉情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乡亲捐资 家乡教育 捐资建设 公益事业

    珍女士,近年来先后慷慨捐资二百多万元,兴办了“上 小学”等数项公益事业。“尙威学校”为朱尙威先生捐资十一万五千元兴建,“吴秀珍福利院”总投资五十多万元,其中吴秀珍女士捐资二十六万元。(淡阳 增城)罗新权捐建枫朗勤石小学最近,由大埔县枫朗鎭旅外侨胞罗新权捐资四十多万元兴建的该鎭芹彩洋村勤石小学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解决了该鎭一百多名适龄儿童上学困难的问题。(何建尉 何凯涛)卓济民捐资改造西河公路大埔县西河缜鎭八十多岁高龄的旅外侨领卓济民先生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最近

  • 文章我的叔祖父寄郵票給我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0期  作者:蔣潔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邮票 人物述评 公益事业

    的名言。若能拥有一颗爱心,一份宽容,幷执著地去追求,那么,他必定是个思想高尙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是一个眞正富有的人。试想,如果人人都有一份爱心与宽容,那么,世界就会多一些美好与祥和,少一份战斗与纷争;如果人人都执著于眞、善、美,那么,一切虚假与丑恶的事物,都将澈底被清除!叔祖父寄邮票给我,至今已有十二年了,它贯穿我整个高中、大学生涯,以及参加工作到现在、将来,比起叔祖父关心公益事业,捐资建桥、修建道路以及奖学等创办公益大事来,这不过只是一件小小的爱心行动

  • 文章(一個呼籲)福州山已滿請另建公墓

    来源期刊:《闽聲》 第3期  出版时间:1966-09-01
    关键字: 公墓 福州同乡 股票 公益事业

    台北市林森县同乡会公鉴:欣悉贵会成立,喜见吾鄕硕彦,在极靖需要之情况下,成立同鄕会,在此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中,办理公益事业,在在为同鄕谋求福利,一反过去「形式」,生气勃勃,办得有声有色,且发刋「闽声」更为特色。今日在台同鄕会很多,能够以同鄕的力量,办一张像样的为同鄕服务,供同鄕阅读的刊物,确是少见。足见贵会人才之济济也。鄙人亦忝为福州同鄕,来台已廿年,多次参加同鄕组织,但均有名无实,良堪叹惜。兹有鉴于吾侪均已踏入老年之境,在此政府大兴土木,建筑国民住宅,广

  • 文章臺北市林森縣同鄕會章程(草案)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同乡会 章程 公益事业 风俗习惯

    第一章 ■则第一条:本会定名■「台北市林森县同鄕会」。第二条:本会以联■同鄕情感,发挥互助精神,并协■政府擧办公益事业,共谋社会福■为宗旨。第三条:本会会址■于台北市。第二章 ■务第四条:本会之任■何左:一、关于改良鄕风俗习惯事项。二、关于发展鄕职业敎育业项。三、关于擧办■事项。四、关于调査■生活事项。五、关于举办■公益业事项。六、关于协助■建设事项。第三章 会员第五条:凡旅居■民国台北市之林森县同鄕,年■岁以上,经会员一人之介绍,■入会申请书,经

  • 文章溫州華僑貢獻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溫言青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 华侨 家乡建设 投资 教育 公益事业

    温州人移民海外,寄人篱下,受尽欺凌,急切希望祖国强大,使自己在海外的权益受到保护。因此,他们心系故土,热爱桑梓,为祖国家乡振兴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以及兴办其他社会公益事业,赈济灾民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爱鄕行俱在一、投资办企业。建国以来,瑞安华侨和归侨杨岩生、杨康银等人发动海外华侨、归侨兴建了瑞安陶瓷厂、啤酒厂、华侨制针厂等,解决了三百多华侨、归侨和侨眷子女的就业问题。一九八四年五月温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以后,温州华侨华人纷至

  • 文章(圖片)封面人物簡介譽滿杏壇的張景蘭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封面人物 张景兰 豫籍乡亲 公益事业

    张景兰女士,本会现任理事,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国三十年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毕业,美国米苏里大学硏究,现任教国民中学,兼救国团「张老师」有年,公余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尤擅长于青少年辅导工作,除长年义务服务「张老师」外,并荣膺台北地方法院第一届荣誉调解人及观护人,由林院长洋港先生亲颁证书,台北观护协会辅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三届辅导楷模,由李总统登辉先生亲自召见,谢资政东闵先生亲自颁奖,封面即为与李总统之合照。在工作岗位上,张女士表现杰出,负责尽职,亦屡获

  • 文章沈偉東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沈伟东 之江大学 经营航运 欧美考察 公益事业

    先生諱偉東,字炎。世居上海縣浦東居家橋。祖父海和公倡營航運,有聲於鄕。父積善公服務警政,勇於任事,迭着勳績。母楊氏待人和善,持家有則,敦親睦鄰,閭里稱賢。先生生於民國八年二月十二日,幼承庭訓,純謹溫厚,穎悟過人。在滬就讀大同中學,畢業後,入之江大學硏習政治,以優等畢業。三十五年値台灣光復初期,物質奇缺,先生自滬運輸棉布西藥來台。經營有年樹立家業初基。先生勤勉好學,識見高超,深知國際貿易對國家之重要,親往歐美各國,參觀工廠工展,得獲多種工業產品在台經銷權。...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