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为人处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當今書法家王軼猛博士的傳奇故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王轶猛 家学渊源 书法造诣 为人处世

    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文明古國,迄今依舊獨立存在於世,不但源遠流長,且盛稱廿一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蓋中國自秦始皇將春秋戰國時代的分裂局面一統山河建立了秦朝統一的中國,亦將中國文字順勢統一,恒古常存,國家如於英明的領導,精誠的團結下,其潛力就更激發而無窮盡了。中國單音文字亦別具一格,與舉世的拼音文字截然不同,其特質於結構上有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等六書之分,於形體上亦有篆、隸、正楷、行書、草書之別,中國文字講求音韻乃有唐詩、宋詞、元曲的特殊文學,千...

  • 文章和年輕人聊一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何紀豪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同乡会 青年 为人处世 交流

    在此,我愿意就为人处世的准则问题谈谈,有机会时请同乡长辈们及温青朋友多多给我指正。长辈们常告诉我们「作事难,做人更难」,我也告诫我的子女们同样的话,但光说「难」,对他们没有太多帮助,如何能使「难」变不难,才对他们有助益。个人对于工作处事是采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凡事往正面、良性去想、去做,不懂的事很多,不怕向任何人请益,即使懂一些也可以问,多问多知道,对任何事都会有些助益。做事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运气不好时也会有灾难临头,有人常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 文章無我之人——陳子和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陳子斌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陈子和 七友画会 人物生平 为人处世

    先生是藝壇「七友畫會」的大師之一。他雖自稱「老頑童」,却是藝術界不可缺少的「藥中甘草」,相識的社會顯達尊稱他爲「子老」,在我的心目中,他是「無我之人」。子和先生是家父「七友之友」陳獨眞先生的摯友。按輩份,我沒資格稱他作「老頑童」或「子老」,可是他一再自封法號「老頑童」來襯托扶助晚輩們,這點是一般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不想、也不願做的犧牲。他調皮、風趣、古道熱腸,天天在爲朋友忙,處處在提攜後進,最了不起的是他對後輩的賞識和誠意遠超過其個人自視的尊嚴,這也正是...

  • 文章仁者壽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金沙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李拂一 一百零六岁寿辰 养生之道 为人处世 祝寿诞辰

    攤開稿子提起筆,心情如此愉快;愉快到有點急迫感。因爲要寫的人物是一百零六歲的李拂一先生,免不了的,內容必涉及與長壽有關的人和事的問題。先說筆者自己是一九二二年出生,算起來比李拂一先生小廿一歲;李拂老至今仍勤於整理舊作,而我這樣的「小子」卻已相當懶惰,許多時候,想瀟灑也瀟灑不起來。當前我認識好幾位年紀與鄙人不相上下的女士先生們,都比我樂觀瀟灑;我常從這些朋友們身上尋找健康之道和享受人生的良法。前此不久,接到一册由台北海運寄來的《雲南文獻》第卅四期。未打開包...

  • 文章我所認識的熊秉明先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6期  作者:閻秀冬 張誠  出版时间:1996-12-25
    关键字: 熊秉明 人物回忆 交游回忆 为人处世 往事夙文

    我最初認識熊秉明先生的名字,是在一九七七年,那時我正收集雲南抗戰期間的美術結社資料。由五位畫家組成的「谷風畫會」,他是年紀最小的,熊先生在遙遠的巴黎——是一位畫家、雕塑家。後來,香港的一位朋友寄我一本《書譜》雜誌(一九八〇年)的合訂本。翻閱之中,多次看到熊秉明的名字。他的書論文章《關于蘭亭眞僞問題的一個假定》、《智永千字文和臨摹蘭亭》以及《中國書法理論的體系》第一、二、三章(此文後由香港、四川輯成《中國書法理論體系》一書出版)。我反覆拜讀,他對蘭亭眞偽的...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