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个人回忆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簡述生平並勉二女(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台湾探亲 个人回忆 杂诗

    民三十八年仲夏作者辭別廣西大學時,幼女慶雲四歲、桂雲二歲,均未攜帶同行,交我父母撫養。四十年來,備受困苦,使我自咎於心。不意近兩月餘,兩女有機會來臺探親,並侍我疾,非常孝敬,使我感慰,勉寫俚句,(略仿古風體)自述生平,以吿二女,但不求工整,病後不耐沉思,祈讀者正誤。×××鄙人虛度年九一,病後執筆無氣力。玆因二女來侍疾,簡寫生平作自述。×××昊天不祐大淸國,四夷交侵強壓迫。戰勝割地笑柄騰,光緖初年棄南越。(光緖十一年事)我生不辰世變新,八國聯軍入北京。早年甲午韓...

  • 文章回歸長安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石臨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个人回忆 逃亡台湾 回乡探亲

    重回长安,忽忽一个多月,每日走在西关大道上,俯首低回,离开长安已五十五个年头了。那年离开是跟着驻西稍门机场的空军三供处走的,距离西安沦陷一九四九年五月二〇日还不到半年光景,先是逃到了汉中,在那里过了四九年的春节,于端午节那天又逃到了成都。兰州沦陷前已向原三供处自请遣散离处,后因种种原因又自请归队,于同年十一月初离开了祖国大陆,于五〇年元月十八日才辗转到了台湾。五十多年了,想起来眞像是做了一场梦。仔细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形,犹历历如昨,一九四八年冬,西安吃紧

  • 文章話説廣西民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韋鼎峙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个人回忆 近代广西 广西民团 军事化管理

    幼讀中國史,說國民革命軍北伐統一全國後,因編遣會議失敗,釀成國內軍閥割據的局面。我就是在廣西這種局面下成長,故對當時政府的各種措施,印象深刻,對民團制度,更是記憶猶新,因爲這個制度的實施,影響深遠,確有介紹價値。當民國十九年,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將士,從北方解散回桂後,仍擁護李宗仁白崇禧將軍爲領袖,重整旗鼓,首先肅淸境內匪幫,綏靖地方,使人民安居生息。這樣他們才有信心,去面對「江東父老」。在他們追隨國父,興師北伐時,深受革命思想薰陶,篤信主義,矢志奉行,...

  • 文章抗戰建國期間的廣西空軍(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韋鼎峙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广西空军 抗日战争 参战经历 个人回忆

    編按:韋鼎峙先生所撰大文,八十五期刊出的上半部內容包括一、前言;二、創辦航空事業的動機與背景;三、籌辦經過;四、廣西成立航空學校的架構;五、「六一」運動與戰力調備;等節。第五節末述及「外籍空動人員,全部解聘後,表面上看,對廣西空軍戰力,似有影響,……」自「似有影響」以下,在第八十六期續刊,即本文開始……

  • 文章桂柳會戰期間自粵步行回桂經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桂柳会战 战争经历 侵华罪行 个人回忆

    关系,司令部门前祇有少数几个人送行,特务排在司令部门前集合,马伕拉了一匹马,师长率领他们步行上前线。当时我的感觉是,部队高级长官平时确有一点威风。但军人的事业在战场,其生命已奉献给国家随时有战死沙场的可能。阵前的日军,云浮至新兴沿途两边山上的土共,无不对生命造成威胁。这些山路很多是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我曾陪刘师长自东鎭(信宜)走路到新兴一次(师长备有马匹)。三、罗云师管区仓皇迁移事前没有一点消息,在刘司令栋材出发前却发布了罗云师管区司令部迁罗定的命令。所有师

  • 文章我曾擔任「小」學校「小」先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梁力平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人生经历 扫盲教育 个人回忆

    民國二十年代,廣西省政府推行國民普及教育,每村設有「國民基礎學校」(即初級小學)一所,每鄉設有「中心國民學校」(即高級小學)一所。有些農村因爲村民散居偏遠地區,兒童無法走路到村設的「國民基礎學校」上學;散居地村民就自行在當地蓋建房屋做教室,並自行聘請先生(村人稱教員爲先生)教書。入學兒童每人每月繳交白米數升爲學費;收繳到白米五斗以上(當時用竹筒量米、容量一升、十升爲一斗)就可以聘請一位先生教書了。(本文以吾鄉狀況而言)。那時候,初級小學教員大多由高級小學...

  • 文章五十年不變還得了?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回乡探亲 家乡特色 个人回忆 故乡发展

    显示中国民间教育的重礼节和含蓄的本质。去年(二〇〇二年)底我回广西故乡提前与亲戚度岁,藉著游宁明山之便,作了一次览胜兼回顾之旅。宁明花山,从宁明市开车去需时一个多钟头,来到左江边的码头,改乘小船又开一个小时才来到花山。花山,是古人在江畔山壁上所画的壁画。山壁是一片黄色石壁,由水面算上去有六十几米高,一百六十几米长,可算是一面巨大的画布,在壁上以血红色的颜料画满了各种图形,每个图形平均约有半个人那么大,有戴冠或不戴冠的男人、长发女人、儿童、车轮、刀、剑、斧头

  • 文章古稀囘憶錄(十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周覺民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个人回忆 国共内战 求学经历

    「前文摘要:回桂林團聚主意既定,便準備暑假起程。由重慶乘江輪沿長江到漢口,再由武昌改乘火車經衡陽回桂林。雖和家人團聚,而爹卻至江西履新。我憑自己努力以插班考進桂林中學高中二年級。未久爹在經費上又遭受誣告被撤職,才回桂林見面,但家中已顯窮困。爹將僅有餘錢購一袋地(沒有自由出入的土地)建木屋,先解決住的問題。這時期,國共內戰越來越不利國軍,共軍渡過長江,共分三路向華東、華中及西南進攻、華中長官公署司令官白崇禧將軍,原在湖南設下口袋戰術,無奈守軍不是投降便是撤...

  • 文章歷經風霜的湘桂黔鐵路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黃重雍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湘桂黔铁路 个人回忆 历史变迁

    湘桂鐵路像是一條黑色的巨龍,靜靜地橫臥在我國大陸西南的莽原上,它從湖南的衡陽,一直向我國南疆憑祥延伸。這條鐵路的修建,可以說是經歷了許多風霜與不平凡的歲月。民國三十六年,我與母親離開故鄕廣西省來賓縣石牙鄕。千里迢迢,要到上海去與父親相聚。由於來賓縣還沒有火車相通。只好翻山越嶺,黃沙滾滾,披星載月。乘坐竹筏,經水路而與陸路相接。曾經坐過著名的湘桂鐵路。印象的記憶中,我們乘坐此線火車,抵達湖南的衡陽站時,已是深夜時分;月台上叫賣著茶葉蛋,以及用竹筒子裝著的「...

  • 文章望太行山話三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韓尚禮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个人回忆 历史故事 三晋风光 圆梦

    大槐樹下子民尋根紀略我的家鄕在冀南,自幼就生活在那裡。偶爾聽到人們說甚麼紅銅(以後才知道是洪洞)縣,甚麼大槐樹的。有一天去問祖父,他老人家就趁著等候吃晩飯的這段時間,牽著我的手向村郊走去,當時正値彩霞滿天,夕陽斜照時分,他便指著遙遠的西方天際,落日餘暉下,那一抹淡淡的黑影子說:那就是太行山,山的那一邊有個洪洞縣,縣裡有一棵大槐樹,我們的祖先就是從那棵大槐樹底下遷來的。當時,他還查驗了我的小腳趾,指甲竟然和祖父一般:扁扁寬寬的,中間尙有一絲裂痕—這就是大槐...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