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音乐共返回1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音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5期  作者:李越慰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音乐颂 音乐 艺术 颂歌

    音乐音乐!妳是多么神奇!妳是何等伟大!在艺术的领域里有妳重要的一席。在人生的旅途中妳是无形的伴侣。在革命的行列里妳曾扮演过辉煌的角色。在爱神的王国中妳却又是沟通情感的使者。多少人为妳著过迷。多少人为妳掉过泪。妳是世界上共同的唔言。妳也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妳能促进和平。妳更能化解纷争。不管天涯海角。不管种族肤色。无论是文明世界。无论是穷乡僻壤。总少不了妳的踪迹。原始人离不开妳。现代人更为妳发狂。妳能勾起人们儿时甜蜜的回忆。妳也能触发人们忧伤的情怀。要是没有

  • 文章關於夜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4期  作者:陳懋良 出版时间:1966-12-01
    关键字: 音乐 音乐单元 作曲

    音乐的质料(包括音色、节奏、音关系等基本因素)和式样(包括结构和形相)是一首乐曲在纯音乐观点上的两种成份上的意义。二十世以来的新音乐在前一意义上无疑地已经有了饱和性的发展。而在后一意义上,本质地说,实尙有大幅的处女地可待开垦。而此种开垦的价値较诸前者实有过之,这一项信念也就成了「夜夜」创作的基本动力之一。「夜夜」的全部,即是一个无可再分的甚长的基本单元。它正如一篇加不上句读的文章,因为它并不是由许多句构成,它祇是一个长句:一个将近二十分钟的长句。它没有

  • 文章同鄕国乐名导师李澜平誉满嘉南全省音乐比赛获荣誉

    来源期刊:《闽聲》 第10期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荣誉 音乐 比赛 闽剧

    嘉义讯】嘉义同鄕李澜平先生,人极忠厚,平日热心公益,为旅嘉同鄕人士组织之「闽剧研究社」义务导师。渠现任省立嘉义师专音乐敎授,国乐造诣湛深,为国内闻名之国乐家。本(五六)年度全省音乐比赛,于四月一、二两日,假彰化县社敎馆、省立彰化女中、中山国校三处分别擧行,李澜平先生一人指导四校,均获国乐组荣誉。一、大专组:国立中兴大学国乐团,荣获第三名。省立台中师专国乐团,荣获第四名。二、高中组:省立嘉义师范学校国乐团,荣获第二名。三、社会组:省立嘉师校友会平熙国乐团

  • 文章嶺南奇音 古典優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大埔音乐 民间音乐 汉乐 唱片著作 丝弦音乐

    在粤东侨乡大埔县,无论是人烟稠密的城镇,或是偏僻幽静的村寨,到处可闻到音醇调雅的汉乐声。大埔被誉为“汉乐之乡”,确实名不虚传。清末民初,大埔旧县治埔城—茶阳便有儒乐爱好者自由组合的演奏活动。每当华灯初上,乐手们便四方汇集,或弹拨丝竹,或切磋琴艺,管弦讴哑乐者兴趣浓厚,围听者入神忘外,热闹非常,非更深夜阑不散。三十年代初,埔城演奏高手饶惠川、饶托生等倡议成立“同益国乐社”。当时,陈铭枢主政广东,埔人邹敏初任省财政厅长期间,曾礼聘音乐名手赴省城演奏,历时三月

  • 文章母亲节观赏母女音乐会有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海天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音乐会 迦维斯 母亲节

    西方文化湮没原有的节日习性,西方所谓的母亲节(Mother's Day)是于一九一九年由美国费城的一位名叫迦维斯女士(Miss Anna Jaruie)所发起,目的是为了安慰在欧战中阵亡将士的母亲,遂定每年五月份的第二个礼拜日为母亲节,健在的母亲都会得一束来自孩子祝福的康乃馨,以表达对慈母的敬意。五月六日(星期日)晩间在东门基督教会举行一场「母亲节母女音乐会」我也蒙主垂爱,参与盛会,是由卢俊义牧师主理,其中包括陈佳玎小姐,陈美鸶女士母女,钢琴与长笛合奏,以及

  • 文章漫話《霓裳羽衣曲》和古邑松陽的《月宮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8期  作者:葉紹騮 葉德生 出版时间:2008-08-10
    关键字: 《霓裳羽衣曲》 《月宫调》 道教音乐 宫廷音乐 演出

    表达了对〈开元盛世〉的向往,和对盛世一去不复返的婉惜和怀念。关于《霓裳羽衣曲》、《月宫调》的来历有着多种说法,一是认定白居易诗中所提的《法曲》是道教音乐,《霓裳羽衣曲》、《月宫调》虽然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但与《法曲》很有渊源。顾名思义,其曲名自身就昭示人们,它属于道教音乐范畴。是以飞天、仙人为叙事内容,以道教音乐《法曲》为圭臬的基础上,经过精通韵律的专业人士,融合隋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传入我国的西域、中、南亚各国外来音乐歌舞,不断的锤炼、加工、再创

  • 文章我们对音乐报国应有的认识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1期  作者:齊國良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音乐 艺术 音乐教育

    在我国发现最早,阅史书记载:「伏羲氏制五弦琴,(也就是五声音阶),女娲氏作笙簧(初步合声),」,以上记载如属可靠,则我国五千年前,便有了音乐。但一般的记载,是到了皇帝命乐师伶伦制乐,以后曾受到我国四邻国家的影响,音乐就混杂了,[2]。我国在春秋战国时,已完成十二律,依前汉书律历志说:「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这十二律,就是「黄钟、大吕、大蔟、夹钟、姑洗、仲吕、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也就是五线谱上的DD#EFF#GGAA#BCC#等十二调

  • 文章乡贤刘天林教授与音乐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2期  作者:袁祝泰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刘天林 音乐教育 合唱

    我乡沙市镇刘天林教授,生于一九二八年九月一日,幼年即喜爱音乐。小学期间,即为老师选为儿童合唱团之指挥,常于校内、外演出合唱;稍长,相继考入国立歌剧学校乐剧科、陆军军乐学校器乐科、及上海特勤学校音乐系等校就读。其音乐理论师承马孝骏(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之父)、张锦鸿、赵光耀诸教授;主修长笛,师承俄籍苏部雷夫、裴且纽克及施鼎莹诸教授;指挥师承戴逸青、洪潘、杨嘉仁诸教授;此外,并曾兼习剧理与舞理等课程。来台后,一九四九年,指挥装甲兵音乐训练班男声合唱团,全岛

  • 文章台湾的音乐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作者:黃素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台湾 音乐 两岸 歌谣 分类

    台湾在几百年以前,是海上的荒岛,汉民族足迹未到,只住些土著番民。他们没有文明、没有艺术,过着类似原始时代的社会生活。他们不懂耕种,或渔猎,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为了祭神祀祖、庆祝丰收,他们便学会载歌载舞,因此也有了原始的歌谣和曲调,这就是台湾最初音乐的起源。至于他们所用的乐器,无从考据,但曲调犹存。「台湾府志」风俗篇裏,载有民初的歌谣,辞意简单但感情眞挚丰富,颇能表达他们朴实的生活和坦诚的情感,现在山地同胞的歌谣,仍然保留着此种风尙。自从郑成功率领汉民族来台

  • 文章維也納一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1期  作者:鄭聲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维也纳 音乐之都 风景名胜

    仅此独生子,改立家室子TRANCIS TER—AINAD大公爵,后为南斯拉夫暗杀,致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奥国最后惨败,皇室亦因无后裔,此后帝王统治即告结束。维也纳为世界音乐之国,音乐家「海顿」、「布郞姆斯」、「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史特劳斯」等人均有铜像建立在市区。「莫札特」出生地在沙兹堡,我们亦特地前往凭吊。奥地利系中欧一小国,它是一个多变化的国家,但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观光地,当地那些翠绿的景观,宁静的森林,和深山,多么吸引人,这

共116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