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花艺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长远画学会庐山黄山写生之旅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7期  作者:文得三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长远花艺学会 写生之旅 散文诗联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六至二十三日为期八天,长远画学会黄庆源老师组团,陈胜泰先生领队,前往庐山黄山杭州等地作写生之旅,余亦欣然参与,并有女儿琪平同行,全团共四十一人。(一)黄山庐山之旅久慕黄庐景壮观,有缘今日组团看;名山胜境光华在,白首还须不怕难。(二)滕王阁滕王高阁风流事,千载名闻序一篇;今日登楼凭望远,湖光景色认前贤。(三)百洲闲步友相邀,八一公园九曲桥;国共相争谁是祸?今无定论事难销!(四)景德鎭途中车行穿越乡间道,远近农庄入眼明;绿秧已缀田间景

  • 文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7期  作者:劉泗英 出版时间:1964-11-01
    关键字: 文艺 素心兰

    健庐主人迭贻素心兰开罢忽孕一茎五更为诗以张之欲作饯诗,忽又传信;秋来到素心,心心似相印。昨夜月色明,昧爽光润,芸芸万汇情,薰莸本相近,愿与素心人,薰风同解愠。明月去复来,益知有韵,斗酒倘先藏,一醉百不问!持此赞诗,前生如有分。

  • 文章家鄕温州民间曲之三 唱莲落·打鼓·拉胡琴卖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3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温州 民间曲艺 莲花落 花鼓 胡琴

    唱莲落、打鼓、拉胡琴卖唱等,虽为我国大陆各地所共有,但我们家乡温州则以俚语歌唱演奏,为外地人所难以了解欣赏者。此种技艺,内涵庸俗,稍学即会,故我温州人均列此类艺人入吃讨之流亚。唱莲落,温州俚语称之为「打莲」,或有误称之为「唱道情」者,其实两者并不相同,经查「道情」是一项寓意勤戒之民俗鼓词,其间是否有关联,则不得而知。温州唱莲落所用之道具与大陆各地同,一付短竹拍,加以一根厚竹板即成,唱者左手摇竹拍,右手执竹板,在拍顶端敲打,轻拍重敲,相和交换

  • 文章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马文惠 西北高原的文艺奇葩 花儿选粹

    一、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了还这个唱法。二、桂窸子桂门,太爷堂上的五形,打断了千腿拔断了筋,越打是我俩越亲。三、上山的鹿羔下山来,下山(者)吃一趟水来,胆子放大我跟前来,心上的儿漫来。四、想你想的没睡着,拿上板凳院里坐,星星数万三遍多,一直数到月亮落。五、一杯清茶两人喝,一页席子两人坐。把哥变成绿鹦哥,把妹变成白鸽。一搭吃喝一搭卧,一搭飞起唱山歌。右列山歌,采自甘肃和政县马文惠先生所著:「西北高原的文奇葩」一书。

  • 文章紀2005、3、30好巧的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麥瑞台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黄花岗公园 黄花岗剧院 文艺汇演 人物回忆

    先烈路交会处下车,右转走五分钟就到了黄岗公园。非因国民党江炳坤副主席于昨天祭黄岗先烈之故,而因我在公车上就发现有个黄岗广场在对面,乃下车走进去更见巍峨的黄岗剧院座落其中,正巧是「选日不如撞日」的想亲炙其「党员先进教育之文汇演」,何况双脚早已不由自主的朝向入口走去,于是把心一横想着昨晩电视上的「夜探虎威山」,有句台辞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随着人群就入场做生平第一遭的「戏迷」。果然精采,整个九十分钟的演出眞是用了功夫尽心血,多数表演者是业余

  • 文章我寫大鼓詞——從「藝苑頌」到「海峽情」的一段往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0期  作者:婁玉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演出随笔 曲艺节目 曲艺宫 天涯共此时 花木兰 唐伯虎点秋香 含灯大鼓

    本文作者娄玉舟先生为已故张信义乡长之长公子(从母姓),现任中央电视台记者、导播、制作人,青年有为,前途无量。为爱护「鄢陵杂志」,常撰稿支持,并特别情商大陆含大鼓艺术家温淑萍小姐,为「鄢陵杂志」撰稿,分享乡梓,谨此致谢。——编者——

  • 文章金鸡颁奖典礼热闹隆重嘉宾满座 西安电影厂最拉风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6期  作者:秦人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金鸡百花奖 颁奖典礼 西安电影厂 吴天明 张艺谋

    颇受电影圈瞩目的大陆第八届金鸡奖,第十一届百奖颁奖典礼,他是在深圳体育馆隆重举行。共有近五百名来自大陆各电影片厂和美、法、日、苏、港、澳的电影界人士及表演嘉宾以及中外记者参加了这项盛会。这次「双奖」活动是历年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以「老井」、「红高梁」接连在国际电影节中夺奖的西安电影厂,由厂长吴天明带领该厂廿多名代表参加。该厂在双奖廿五项奖牌中,赢得十五项,最受注目。各领奖人,包括刘晓庆、潘虹、吴天明、张谋、陈佩新、吕丽萍、陈凯歌和李保田等

  • 文章(四明诗选)霓裳羽衣曲、霓裳曲、梅三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四明诗选 霓裳羽衣曲 霓裳曲 梅花三弄 戏曲文艺 填词

    琼楼玉宇聚仙家。遥望素娥在天涯,天涯,云彩无遮。羽衣舞急飘流霞,皓腕漾轻纱。三、海峤踌躇海峤月,冉冉生海上,蟾影摇轻浪。玉殿夜风凉,素娥迤逦下天堂。出灵崖,照八荒。长空万里腾辉、碧海耀淸光。玉轮转,波光荡漾。银河旁,遥看织女会牛郞。云路茫茫,原野苍苍。参与商,天衢迢递,会合无常,离緖千行。暗自伤,中夜起徬徨,环绕广寒愁断肠。意难忘,今宵海峤踌躇,潮声澎湃心头怅惘。怅惘,长相望。终古桂那不落,倚树对吴刚。四、银蟾吐彩银蟾盈盈、盈盈、盈盈,吐淸影。五、秋露满天金风

  • 文章寧波灘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期  作者:湯康雄 出版时间:1967-10-01
    关键字: 宁波滩簧 花鼓戏 中国传统曲艺 地方风俗 思乡之情

    宁波滩簧,简称甬滩,一名「串客」,又名「的笃戏」或「鼓戏」,上海娱乐界则称为「四明文戏」。甬滩在游艺场中的地位,虽不能同后来居上——「越剧」相提并论,然与「申曲」「苏滩」,可称并驾齐驱,盖各处地方戏自有同鄕人士偏爱欣赏,异曲同工,各有千秋也。甬滩盛行在淸末民初之际,发源地根据传说,乃邻县诸曁、嵊县的鄕村中。始作俑者,为鄕村农民,他们于秋收之后,无所事事,集合喜欢哼哼小调的工人,将古今民间新闻,信口编成俚俗小曲,配以鼓板胡琴,在村中演唱消遣。之后,渐渐

  • 文章三遊唐寅園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孫樹棠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唐寅 生平事迹 影剧文艺的杜撰 桃花庵

    遭囚禁十月,后经査明属于无辜,获得平反,但再无心功名,祇得寄情于书、画、诗、酒之间。五十四岁时喷血而亡。影、剧文对唐伯虎一生,多以「三笑」、「点秋香」,以描绘其才华与风流,应属杜撰。査秋香者,据称:确有其人,系秦淮名妓,非官府侍女,其年龄较唐伯虎年长约二十余岁,应非合适对象。唐伯虎一生最爱自作的「桃庵」,现今刻石碑立于唐寅园内,谨将其歌词内容全文抄录于后:桃坞内桃庵,桃庵里桃僊,桃仙人种桃树,又折枝当酒钱。酒醒只在前坐,酒醉还须下眠,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