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证共返回2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梁啓超學詩往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梁启超 遗札 考证 学诗

    梁啟超是我國近代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位偉大人物。無論研究中國近代史,近代政治和學術,都將脫離不開梁啟超這位嚮叮噹人物。從政治方面來說,梁啟超在我國近代史上,代表著一個改革與進步的傳統,這傳統愈到後來,也愈益顯出它的重要和時代意義。再由學術方面來說,梁氏更是致力於中西文化全面交流的開創性人物,對中國文化的更新與吸收西學,曾發生一種深遠的歷史影響。可以說在我國近百年史上,能從國學轉到西學,再由西學轉回到國學,主張西化而不盲從,尊重傳統而不復古,鑽進鑽...

  • 文章西施失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8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9-08-06
    关键字: 西施 范蠡 沉湖 考证

    西施姓施,實不知其名也。因出生於諸曁縣苧蘿西村,而欲有別於東村姓施的,故名爲西施。吳越春秋載:「周敬王二十四年丁未,吳王夫差敗越王勾踐於夫椒;越王以楯甲五千人保於會稽。因賄通吳太宰伯嚭,得以行成。越大夫文種,知夫差好色,因獻七策以謀吳。——美人計亦其一也。越王使大夫范蠡,廣求美色,得西施及鄭旦二人。於是飾以羅綺,敎以步趨,習於七城臨都於巷,三年學成,乃令范蠡獻之。吳王大說,果迷惑忘政,鄭旦以妒卒西施受專寵。吳王爲之建姑蘇台,館娃宮,響■廊,以居西施。西施...

  • 文章新浦巷名小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張紹民 祝潤之 徐一德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新浦 巷名 考证

    新浦因盐业内河运输而兴埠,仅百余年历史,且初兴时规模不大。大街沿河而建,街巷无统一布局,巷名则多是群众在相互访求,实际交往中自然流传而约定俗成的,但稍加考证,亦能发现其规律。新浦巷名以姓氏命名为最。如邵家巷以邵氏首家进巷居住而得名,卞家巷则以卞氏居民扛包闻名而得名。尙有以聚居姓氏命名的夏家巷、刘家巷、金家巷、周家巷、王巷(最为出名)、赵巷、陈巷、祁巷、许巷、许马巷、马庄巷等。殿河巷则因殿河久居此巷而得名(殿河据云姓刘,未细考)。以机关、商店、旅社、作坊

  • 文章從朦朧談起

    来源期刊:《阜宁人》 第3期  作者:謝鼎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朦胧镇 朦胧集 考证

    吾阜同鄕會會刋「阜寧人」已出版兩期了,其封面上有全縣的簡圖;圖中十三區「朦朧」意旨係區公所所在地,再則把射陽河的上源劃至鳳谷村,這二點似有偏差。茲考據史實,予以辨正。查阜寧縣新志商業志市集篇記載:「永興集:在射湖(案:湖應爲河之訛)北岸,與朦朧隔河相望。有大街、西街、南大巷、魚市、柳木市,多釀酒家。以三、八爲集期,以雜木爲主要營業,凡水車用具,無所不備。鄰縣興化、東臺、鹽城皆仰給焉。」「朦朧鎭:在射河南岸,昔爲巨鎭,今廢。」再查阜寧立縣時劃山陽縣(淮安)...

  • 文章廣州方言俗語出處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黃相華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广州方言俗语 出处 考证

    說話講出來,文章寫出來,都是要它表情達意或敍事說理。懂得廣州話的人,當無不知廣州話表情達意之妙,實非國語所能及。這裏所謂廣州話,乃指舊稱廣州府屬三角州一帶今之廣州巿而言,他如潮汕惠州梅縣肇慶欽廉南路客家等方言土語,則多所未及。粤語可眞不少,一時未易詳加分析論列;正因廣州話未能通行全省,粤語難以統一,就比不上國語之通行全國。國語,講得出卽寫得出,簡而明,故易學易識。粤語之寫不出字者而祗許講祗許聽的就不可勝數,這是粤語先天註定不能像國語那樣寫述出來。× × ×...

  • 文章瀛涯勝覽中之「上水」地位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瀛涯胜览 上水 历史考证

    瀛涯胜览暹逻国条[1]:「国之西北,去二百余里,有一市鎭,名上水,可通云南后门。此处有番人五六百家[2]。诸色番货皆有卖者,红马厮肯的石,此处多有卖者,此石在红雅姑肩下,明净如石榴子一般,中国宝船到暹逻,亦用小船去做买卖」。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本,对「上水」未有校注。陈棠花瀛涯胜览暹逻条注释本注称:「国之西北,即指讵大城之西北,上水,伯希和谓:当非溯水而上,而系市鎭之译名,但伯希和自谓对暹国古市鎭不甚明了,不能证明其地。笔者为先査考其名称,然后以通云南道证

  • 文章郾城春姓——温暖宜人好姓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香火 出版时间:1985-04-30
    关键字: 郾城 “春”姓 实地考证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宋朝朱熹所作的一首春日詩,不僅讓人沾上了春天盎然的朝氣,亦讓人感覺到春風拂面的溫暖。賞析過這首詩之後,很難得也很意外地發現「春」也是姓氏。春姓,根據姓錄記載,春姓爲戰國楚春申君之後。按春申君爲戰國時楚相黃歇,號春申君。有口辨,相楚三十餘年,客常三千人。娶李園之妹,知其有娠,乃出之謹舍,時考烈王無子,春申君便被納爲諸王。後李園之妺生下一男,考烈王將其男立爲太子,以園妹爲后,後太子嗣位,...

  • 文章附錄一 邑名音義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期  作者:楊纘烈 出版时间:1965-08-15
    关键字: 大埔 名称意义 考证

    邑曷爲以「大埔」名,蓋俗呼有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曠高原僅宜果窳蔬麻者曰「埔」,有俗音而無字,蓋即「圃」也,俗亦曰「壩」,有字有音而非其義,又譌作「壩」,有字而音義並乖,是故「埔」者俗音俗字,字書尙未補收者也。其稱大奈何?曰,此據前事言之也。自萬曆間小靖溪徙,榻崗水嚙,遂舉昔年沃壤,盡爲河伯所有,而當夫未建邑之初,汀水合東門磜水繞茶山東隅横亘山趾,西注大靖溪流,故自茶山之麓,彌望平原,無慮數十百頃,地埔固泱莽矣哉,「大埔」之名,俗所由稱也,當時建斯邑者即...

  • 文章從江南評彈的源流説起(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8期  作者:思錦樓主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江南评弹 戏曲源流 民俗考证

    考证评弹的来源,传说很古,极难找寻出它的源流。「评」是评话,俗称说大书,「弹」是弹词,俗称说小书,目前所能找到的一些根据,是有些书上载称:「说书古名讲史」,此实与评话不同,因评话系讲片断的故事,讲史乃演讲全部的史实。据夷坚书上说:「吕德卿偕其友出嘉会门外茶肆中坐,见幅纸用绯贴其尾云,今晚讲汉书」。按之明代嘉靖年间,开州晁氏宝文堂书目中,已刋有讲史数种,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就是目前评话三国,水浒等的蓝本,这渊源固然有来历,不过古之平话,亦许就是现在

  • 文章季札研究(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7期  作者:吳之光  出版时间:2007-05-15
    关键字: 季札研究 祠联 考证 褒贬

    一丸割據誰強弱,百成從容目卷舒。草木余香今未歇,清音如說讓王初。(注)此聯被申港季子祠大殿採用爲抱柱聯。祠聯二副⒈借隱入句吳,文化開莖,端欲追三讓至德;觀光游上國,名賢遺跡,且教仰十字遺風。⒉三讓王位,兩使中原,爵封昭德,宏覽博物耀春秋,自表高風高節,久載史冊;十字孔碑,千年勝地,廟號嘉賢,殿毀宇摧歷花甲,今慶飛閣重檐,又聳云霄。近年以來,我國重視道德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各地恢復重建古賢名詞。江陽申港,丹陽九里已重修季子祠,蘇北洪縣保護徐君墓及挂劍台;徐...

共250条记录 1/2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