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汉中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细说汉中的历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汉中 沿革 由来

    汉中 崔永德我是汉中娃,自民国卅五年五月参加五十二军以来,几乎全跟关中人生活在一起。当然也听到不少同乡对我说:「听说你们汉中娃并非道道地地的老陕?早年属楚,后来属蜀,何时归并予秦?」。我半开玩笑的说:「还不是想高攀你们这些山外客(陕南人都把关中人称山外客),无非是想藉著秃子跟月亮走,沾一点亮光!」。说两句笑话做开埸白,免除苦躁无味。一、汉中的沿革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北倚大秦岭,南屏大巴山,东达荆襄,西通陇青,四面环山,形成一个小小盆地。汉水发源于宁强嶓冡

  • 文章漫谈汉中古蹟奇景掌故(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陳錦華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汉中 名胜古迹 掌故

    庙台子去的公路旁,立有三个高大的石碑,详细记载着有关韩信生平之事。五、东塔夕影:出东门私立正德小学,「原净明寺」内六年级敎室侧,有一高塔,在落日余辉时,倒映于城内东南角,飮马池的水面上,两地相距不到一千公尺,听老人家们讲,此池原是专供马匹飮用,后来成为善男信女放生之处,还说有个千年龟在里面,无论是天旱、雨季,池水都有固定的水位,不会干涸,亦不溢流成灾。东塔顶上,也生有一颗灵芝仙草,被远来的喇嘛盗走后,从此汉中八景只有古蹟而无神奇了。难怪,常和同学们于夕阳西下时

  • 文章汉中的菜豆腐和石头馍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5期  作者:北佬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菜豆腐 汉中 石頭饃

    几十年来,到过了不少大小城鎭,也尝过了不少各式小吃,但是,最令我难于忘怀的,却是故鄕汉中的两样吃食;菜豆腐和石头馍。这两样东西,并非多么名贵,但是,不仅好吃,营养,而且制法相当特别。抗战时期,到过那儿的人不少,想必都曾尝过这两样东西。可惜的是,一离开当地,走遍天涯,便再也不见有人仿制这两样吃食了。不仅「吴抄手」、「赖汤元」等,到处都有人学样,尽管味儿不地道,总比让人干咽口涎要好些。先说菜豆腐。没见过的人,顾名思义,常会把它误当是一样菜肴,像「麻婆豆腐

  • 文章浅谈汉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全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汉中 地理志 历史 汉江

    一、前言中国历史之演变,两汉之兴亡实占重要之章页,始而楚汉相争,进取关中,逐鹿中原,征战为烈。末而三国鼎立,蜀汉争胜,其所据地多在汉中,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图而得天下,蜀之遭败绩,失汉中而速亡,可证汉中之重要。两千余年来,群雄逐鹿,兴衰更替,多与汉中关键相系,故所留历史古蹟,走遍汉中,以迄川陜道上,可以说随处可见,无日无之,笔者仅就记忆所及,略述如次:二、地理形势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山区,东与同省之石泉县毗连,南屏巴山,与四川省之北部接壤,西隔白水,与

  • 文章十年磨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8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楙园 随笔 汉中 阴侯庙 景观

    楙园随笔之五㈥汉中在秦为汉中郡,郡治所在的附郭为南郑县。『郑』本西周镐京时代的西畿小国(镐京在今西安附近),因西戎猖獗,郑武公从周平王东迁,郑民避西戎,南奔汉中,聚族而居,因立南郑县。郑武公东迁后,以平王建新都于洛阳,武公亦就黄河南岸轩辕皇帝故里,另建新邑,号称『新郑』,即今河南郑州新郑一带地区。汉中古属雍州(即包括今日关陇蜀一带),以后由雍州划分华山以南为梁州(古称华山,系连秦岭为一脉),再以后由梁州划分大巴山以南为益州,因此汉中在秦、汉、晋、魏(北魏

  • 文章汉中发现国内外罕见的春兰品种——佛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楊澤生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汉中 佛兰 春兰 花卉资源 珍稀品种

    被国内外花卉界誉为稀世珍品的春兰异宝——佛兰,今春在陕西汉中被发现。在汉中发现佛兰,证明了野生兰花资源开发,利用的宝贵价値。佛兰花开时确实令人惊叹,主副萼瓣非常舒展,捧瓣既长且阔,莹黄的蕊柱发生畸变,药帽浑圆而有多种凹陷,宛如佛头,佛眼,佛鼻,在花的刘海舌润白花瓣上,既有对称也有集中的朱红色斑点,似一本宽厚的佛经。整个花朶极像「如来佛」在绿色的帷帐中端庄宁静地捧读经卷。据生物学专家介绍,佛兰属国内外极为罕见的春兰品种,在花卉市场上目前无法定会,佛兰曾于

  • 文章汉中八景之一的「汉山樵歌」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2、83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山歌 风土习俗 汉中八景

    汉山樵歌」原「汉巘樵歌」,巘者高山也,句出诗经「大雅篇:『陟被在巘』」。民国初年,为了充实大众化知识,将那些同意不同字的冷癖「巘」更正为人人都能看懂的「汉山樵歌」,其意思完全相同。顾名思意,就是樵夫在汉山上唱歌,它是汉中八大景之一。山在汉中城南约二十公里的大小汉山,靠西是大小梁山,山高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上,山下的梁山林就是名人安汉出生地,随安汉之名扬名于世。年初囘鄕探亲,为了一睹汉山风貌,特地走访昔日的教师余晴初先生,他说:「此地在民国以前,无外贼侵入

  • 文章沦陷时期的汉口法汉中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1期  作者:朱建頌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湖北汉口 法汉中学发展历程 抗战时期

    私立汉口法汉中学前身是卢汉学堂(一八九八—一九〇一)、法文专门学校(一九〇二—一九三七)。一九三七年底改名法汉中学,为男子普通中学,校址在当时的法国租界内德托美领事街(今胜利街二三七号所在地)。一九三八年十月,因日本侵略军逼近武汉,学校暂时停课应变。二十七日武汉沦陷,二十八日学校便复课了。一九三九年春季法汉开办初中预备班,我于此时进入预备班。秋季进入初中一年级时,学校迁至法国租界江边东端原海军倶乐部(今武汉市人民政府礼堂所在地右侧),操场为沿江的一片滩地

  • 文章武漢受降堂與受降堂碑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呂學赶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武汉中山公园 受降堂 受降堂碑

    汉中山公园是一九二八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创建的(原名汉口中山公园)。七十多年以来,中山公园不仅以其秀丽的园林景色闻名中外,更以其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而著名,其中最具影响的,当推座落在公园西侧河道旁的受降堂了。受降堂是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第六战区司令部接受日本侵华第六方面军的受降地点。受降堂是一座砖木结构的长方形单层厅堂建筑,座西朝东,马尾屋架,白墙红瓦,房长卅一点五米,宽十二米,檐高四点四五米,正墙面由八个砖柱组成七个均宽为四点五米的开间,每隔一开

  • 文章浅谈汉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全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汉中 地理形势 体制沿革 名胜古迹

    一、前言中国历史之演变,两汉之兴亡实占重要之章页,始而楚汉相争,进取关中,逐鹿中原,征战为烈。末而三国鼎立,蜀汉争胜,其所据地多在汉中,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图而得天下,蜀之遭败续,失汉中而速亡,可证汉中之重要。两千余年来,羣雄逐鹿,兴衰更替,多与汉中关键相系,故所留历史古蹟,走遍汉中,以迄川陕道上,可以说随处可见,无日无之,笔者仅就记忆所及,略述如次:二、地理形势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山区,东与同省之石泉县毗连,南屛巴山,与四川省之北部接壤,西隔白水,与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