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忆童年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童年.从军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李元新 出版时间:2002-09-20
    关键字: 李元新 诗作 忆童年 往事回忆

    忆童年李元新上学种地,推磨压碾,检柴拾粪,挨过一年又一年。窝窝糊粥小豆腐,吃了今天盼明天,面黄肌瘦皮骨相连,四肢无力举步维艰,愁眉苦脸难展笑颜,童年梦魇思之心酸,知福惜福疼惜今天。手握碾磨棍努力推向前,一圈一圈又一圈,一天一天又一天,一年一年又一年。不停向前不断挥汗,为了吃饭只有推磨压碾,没有怨叹只有向前、向前。闲来无事检柴忙,山林原野走四方,谷根麦杆,枯草落叶,还有那荆棘和干棒,只要能够生火,不管甚么都一样。手拿粪叉子,肩揹大粪筐,穿梭大街小巷,张望

  • 文章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9期  作者:姚東偉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情感抒怀 诗歌赏析 回忆童年 伤别离

    ⒈思念你思念你思念成爲一股洪流傾注入靜寂的心海你的目光對我如燦爛的明月你的呼吸在我似春風浩蕩我的冷漠開始大逃亡思念你你的芳名是永不枯竭的泉叮咚叮咚敲擊著我的心靈思念你你的笑饜是抹不盡的虹無時無刻裝飾著我的夢思念你你的歌聲是縷縷溫馨的風輕輕梳縷著我蕪紛的情思念你你的倩影是片迷人的唇景逗得我痴痴的追戀爲你「吉檀迦利」歌頌思念你你是我的阿佛絡狄戀同神箭百發百中一顆頑石般的心思念你你是我的王后海倫用美貌絕倫的逸容掏去一顆鐵鑄的魂思念你思念在夢中撞響一串串風鈴飄落...

  • 文章故鄉菌江囘憶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作者:王愛華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菌江旧事 三姓聚居 山阴小亭 忆童年

    暮雨敲窗,凉風入幙,待倚樓欄,凝神著想,忽覺故鄕景物,湧現眼前。緣吾鄕菌江,又名石菌,背山面海,風景淸幽,有海濶天空氣象,民俗敦樸,以勤儉相尙;鄕之前,有兩大石,作渾圓微扁形,一名圓菌,一名扁菌,俛仰天然,氣韻一致,洵爲中流之砥柱,可障東海之狂瀾;攷之辭源,菌的生於海濱,兆出聖人,因以爲名。先是鄕由遮洋蔡姓闢其基,位於晉江南門外,舊屬十一都之東南隅,與金門島嶼隔江對峙,臨流遠眺,儼若仙人臥地然,而靑山作屛,面對兩圓石,勢成金獅攫球狀,朝潮夕汐,漲退環流,...

  • 文章淸末民初童年瑣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清末明初 回忆童年 见闻简述

    前言我生於民國前十二年的淸光緖二十六年(西元一九〇〇年),歲次庚子,那時候中國是淸朝的帝制時代,世襲的皇帝,俗說是朝廷最尊貴,神聖不可侵犯;一切制度與現在大不相同,男人蓄髮,腦後都拖着一條髮辮,筆者是到民國元年才把辮子剪去的;女人纒足,脚裹得愈小愈好,所謂三寸金蓮,是大脚女子最羨慕的。光緖末年以前,是沿用隋唐以後的制度,以科擧取士,讀書入私塾,凡企求功名,或立志有一番作爲者,須參加秀才、擧人、進士的考試,光緖末年,始廢科擧辦學校。筆者啟蒙也在私塾,到民國...

  • 文章慈恩永慕——悼念先父何海樵公——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期  作者:何文華  出版时间:1969-04-15
    关键字: 何海樵 怀念父亲 追忆童年 承父遗志

    去年元月十日拜讀中副徐詠平先生紀念蔡孑民世伯百年冥誕之作,蔡孑民先生與報學,提及先父海樵公。陳仲甫先生亦於孑民先生逝世感言中說:「我初次與蔡孑民先生共事,是在淸光緖末年,那時楊篤生,何海樵等,組織一個暗殺團,蔡先生不僅以文字與口頭宣傳革命,且參加實際行動。」讀畢兩文,熱淚盈眶,謹草此文,追悼先父。先父海樵公,早歲留學東瀛,攻讀化學,曾在東京,參加同盟會,返國後密製炸藥,以圖推翻淸庭。奔走革命,盡瘁鞠躬,不幸於民國二十三年八月逝世京寓。先父嘗對子女,愛護備...

  • 文章童年故鄉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鍾志豪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回忆童年 故乡往事 乡情乡音 客家文化

    我出生在印尼,卻不曉得印尼文化,因為童稚時便離開了它,回到祖先流浪的最後地點——廣東梅縣白渡鄉江南村,也就是移居海外(包括臺灣)的後裔所稱的原鄉或故鄉,度過我的童年和少年的歲月。江南村不大,只有一百多戶人家櫛比而居,南北各有一條約二公里長的小小山崗,綠樹蔭濃,古松參天,把非我族人隔開,成為天然的姓界。可是山多田少,謀生不易,近二百年前就有一批移民到臺灣南部的,以屏東潮州區內埔竹田一帶最多,仍以農為業,目前分居在臺灣的人口比原鄉現在人口多出三倍。先民來臺胼...

  • 文章青山嫵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李隆昌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故乡山水 怀念往事 追忆童年 叙事散文

    黎川 李隆昌站在石園高地,放眼瞭望,一片崇山峻嶺,岡陵起伏,茂林蒼翠,這就是山明水秀的石門水庫風景。記得幾年前,有次機會去參觀深山峽谷中的榮華水壩,這是我在本島第一次深入這樣的高山大川。從石門發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繞著懸崖陡壁,彎彎曲曲的道路,路旁是驚心怵目的深澗,只聽到淙淙水聲,看不見澗底波濤。這天正逢細雨霏霏,山中變化飄忽,車前雲氣飛騰,一會兒朦朧。我們很佩服駕駛同仁,以精鍊技術,轉彎抹角,衝破雲嵐、穿過迷霧,安全的把我們送達目的地。大夥兒站在壩岸,...

  • 文章車頭—孩子們的伊甸園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劉錦雲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回忆童年 野外生活 校友回乡 车头 家乡往事

    現今六十歲左右的大埔縣百侯中心小學和百侯中學的校友,無不對車頭野外生活懷有極大的眷戀之情。記得上小學時,年年都有野外生活,有時一年還有兩次,一次春遊,一次秋遊。午飯是自帶飯包,這樣,野外生活便有了家庭的參與,在某種程度上也成了母親們手藝的展示。爲了做好這頓午飯,母親們是動了心思的。一般是就地取材。飯內放入自產的花生、樹仁豆之類。有些家庭盡管困難,爲了讓孩子高興,仍特意去買些豆腐乾、豬血或麵線,有的則買一角或兩角錢肉。總之,每一個飯包中都注滿了母親的愛心。...

  • 文章忆童年与返鄕记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期  作者:昌麟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常熟简介 虞山福地 回忆童年 回乡探亲 同胞情深

    常熟之命名,始于梁武帝大同六年,即公历五四〇年,其命名之由来,是基于一项得天独厚之事实,其城外四鄕,东南低而西北高,偶有水灾或旱灾,至少有一半田亩仍可丰收,而无灾况之苦,每年丰收之稻米特别良好,如赤色之糯米,俗称血糯,一为香粳米,煮成稀饭,其香扑鼻,为他地所无者。常熟不仅每年丰收,并盛产鱼虾蚌蟹,再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山明水秀,风景宜人,物产丰富,生活安定而民风敦厚、待人诚信、礼义,在西门有一牌坊横写「虞山福地」四字,所称并非过誉,而是实至名归。囘忆童年每届

  • 文章同安小西門内的大夫第

    来源期刊:《同安》 第19期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读书经历 荒凉景象 令人唏嘘 忆童年思故乡

    我叫舅公的一座大厝股,舅公名叫刘荣显,人称他为荣显舍,是世家子第的尊称,同时也是一位汉医生,我家大小遇有辛苦病情常请他去把脉看病,他家与大夫第邻近,故曾经向其探询大夫第子孙的下落,藉求了解其后代情形,舅公答以不知所之。回想帝制时代一位大夫,算是个朝内官,当从前这所大夫第建筑非常宏伟,何等的威风显耀,不可一世,其出入车马仆从繁荣高贵可想而知,曾几何时,事过境迁,其所遗留仅是一片荒凉废墟,抚今追昔,恍如昙花一现而已矣。忆童年当时景况历历犹如眼前,今则两鬓已斑,眞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