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湾文化共返回7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木本水源新台舊台盡是黃帝同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陳少霖  出版时间:2000-11-30
    关键字: 台湾文化 大陆移民 同宗同祖 历史同源

    国人四次迁台纪录揆之我台湾文化,本源同出于中国大陆,据中国历史朝代演变,天灾人祸,兵荒马乱,人民迁徙移动,多从南方易居,以福建、广东沿海为目标,台湾海岛当不例外。兹特列举概要:明室将倾,帝胤南奔,郑成功抱孤臣孽子之忠愤,秉忠匡复汉室,起义誓师,纵横东南沿海及海域一带,当于金陵一役顿挫,郑王所领师旅凡二十余万之残兵楼船东指,驱逐荷人,复建台疆,此为国人入台之一。迨至清朝康熙六十年,台湾朱一贵作乱、杀官略府,全台地域陷贼,清帝旨命广东南澳镇总兵蓝廷珍挂帅率

  • 文章台闽与中原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黃永川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台湾文化 闽南文化 文化交流

    隔阂便仍然存在,道德式微,社会脱序便继续恶化,古蹟破坏,文物毁损便层出不穷」。这两段话代表着国内外学者对断了根的「台湾文化」的忧心。人类生活方式起源于共同生存需要所作的创造、同化、与累积,现在的生活方式都有其历史渊源,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根,那么其生命意义与那些精神飘浮、行尸走肉的人有何不同?实则,稍为留心台闽文化的人都知道台闽住民大都来自大陆中原,文化表现源自中原,只是疏于探索,以致几于忘本。国立历史博物馆鉴于台闽文化关系及其渊源研究的重要性,于

  • 文章驾训班文化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趙淑敏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台湾 驾训班 文化

    下了个决心,去学开车。眞得下决心,否则眞没勇气,在未至敎练场之前,好友就先给心理建设。千万不要以为敎练中心敎与学,会跟我所熟悉的敎学环境一样,以学服人,以礼待人,学生犯错以理相劝,以情相感。不是,完全不是!既然要学开车,就要接受那个世界——老粗世界;就须忍受那样特殊的文化——驾训班文化。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去了!可是发现准备得不够。怎么也没想到所谓的「敎练」场,竟是一处用许多黄色水泥块画成一些曲线直线的空地,脏得可以,破旧惊人。实在无法把那块巴掌大

  • 文章台湾建筑看我们的「根」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2期  作者:邢福泉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文化建设 台湾建筑 民族文化 艺术

    近几年来,国内文化界有两点现象値得我们留意:一是社会人士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热爱与重视。这一方面可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大量报导或硏讨与上述主题有关的题材为例子。第二个値得留意的现象是「寻根」的意向和热情正方兴未艾,尤其在知识份子与靑年学生之中。所谓「寻根」,是寻找我们文化艺术的根源,特别是与我们现在生存的社会及环境有关的「根」。自文化建设委员会设立后,台省古蹟的鉴定和维护,成为重点之一,亦为各方所瞩目。在建筑方面,其以丰茂图片介绍者居多

  • 文章我对台湾客家文化新推展的认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定雲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台湾 客家文化 两岸交流 文化传承

    我系旅居在广州市工作的梅州市人,自幼在梅州长大,高中毕业后,考入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原中山医学院)六年制医疗系本科毕业。虽然离家日久,可是我对客家话始终没有改变腔调,因为我知道客家话是祖宗母语,系客家人就不应忘记祖宗语言,正如客家前辈的誓言一样「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祖宗田卖了可以买回来,但是客家母语消失了想要回来,那就难了,这是我对客家语言的执著。海峡两岸开放商贸、探亲、文化交流等方面以来,我先后三次到台湾探望女儿。今(二

  • 文章陇台之恋——贺陇台文化经贸交流网启动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作者:黨成德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陇台文化经贸交流网 兰州文化联谊会 台湾文化界与商界 两岸情谊

    大海无垠,水滔滔,浪滔滔,似乎在冲刷著历史的玷辱和羞愧海之东隅,有许多与大陆同根同宗同源的同胞兄弟,那里绿树婆娑如翡翠,屋宇错落回廊旋,琴声悠悠如仙阁,正草隶篆传血脉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什么力量也比不过文化的魅力两岸四面旋以文化为契机,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文化交流在东南各省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身处内陆深处的陇翘望台湾,就像是看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无限迷漫,不知陇上乡音在台海有无传承!十多年来,兰州文化联谊会在与台湾文化界,商界广泛聚首,共商文化交流渠道

  • 文章剑湖山游乐世界及九族文化村游记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7期  作者:蔣禩炆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剑湖山游乐世界 文化空间 九族文化村 台湾山地文化 游行记略

    中国预算管理学会举行八十一年自强活动,旅游地点为台湾中部剑湖山游乐世界、溪头大学池及九族文化村等地,由理事长欧德坚先生领队,参加人员四十五人。挚友王振旅兄伉俪及朱沛然兄伉俪均参加,故笔者亦偕同内子报名前往。十一月十二日晨六时卅分,由礼龙儿开车送往台北巿仁爱路、复兴路口空军官兵活动中心广场集合,乘豪华大巴士于七时十五分出发,经高速公路南下,九时到达泰安休息站,休息十五分钟后继续南下,十一时卅分到达斗南,午餐后即往剑湖山游乐世界畅游。创湖山游乐世界,位于

  • 文章陇台文化(联谊)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4、85期  作者:戍平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赞颂诗歌 甘肃历史文化 台湾历史文化 两岸文化交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河归大海,汹涌澎湃。河海同源,源远流长。先秦大地,陇山之西。伏羲八卦喻万物,女娲造人启文明。王符政论思想家,张芝草书启书圣。书论针灸皇甫谧,索靖[1]敦煌列五龙。宋繇兴儒德治国,阳铿五言善写景。李益大历十才子,梁肃古文开先声。梦阳诗倡盛唐,仁裕文辞著作丰。明时秦州明赞宗,亲民善书誉乾坤。刘尔忻,王了望,现代还有魏范张[2]。伏羲文化,黄河文化,炎黄子孙,华夏文明。敦煌古城莫高窟,雅丹地貌鸣沙山。麦积东方雕塑馆,万里长城

  • 文章台湾保持中原文化的传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王撫洲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台湾 中原文化 文化精神 礼俗传统 史料考证

    所谓中原即指黄河下游一带,包括河南全省及山东省、山西省和陕西省一部份地区,亦即华北大平原而言。由于黄河下游一带宜于生存和发展,土地适于耕种,人民勤于劳作,渐由草昧进入文明,奠立了农业社会。由于经济生产发达,政治制度日趋完备,于是此一地区已成为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追溯先史时代的中华文化即发祥于此中原地带,因此中原文化即代表中华文化,故多以中原作为泛称中国的代名词。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上,仅以台湾海峡与福建广东两省隔海相望。但在地缘上早在更新世最后一次

  • 文章台湾文学开先河宁波人:沈光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6期  作者:鄭孝穎 出版时间:1995-06-10
    关键字: 台湾同乡 浙江文人 沈光文 文化建设

    台湾孤悬海外,在昔被视为蛮荒烟瘴之岛,往者史籍虽曾记载汉人早已登临斯土,但开发入垦,则始于明末,自是风气大开,而近世传统文化亦渐次孕育滋长,并奠其基础焉。诸罗县令季麒光在题「沈斯庵杂记」的序文中,有云:「从来台湾无人者,斯庵来,而始有人矣;台湾无文者,斯庵来,而始有文焉。」故言近世台湾文敎开拓者,当首推沈光文先生。沈光文(一六一三—一六八八前后),字文开,号斯庵,浙江宁波人。明国子监太学生,少时饱读经书,擅诗文。明福王弘光二年,官至工部郞。后桂王由榔立于

共72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