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事迹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明熹宗選皇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林兆年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明熹宗 历史事迹 广选皇后

    古代帝王自命天子,以爲「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卽國家」。由其如此,所以將國家與人民之事,欲左之則左之,欲右之則右之,以爲天公地道,而無所忌憚。如明代熹宗皇帝選取后妃,則遍召全國美女,任其百般挑剔,形同鷄鶩,可以概見。茲按其經過,約述如下。天啓元年,熹宗將擧行大婚禮,先期命有司遍選全國淑女年十三至十六者,聘以銀幣,命其父母送之。以正月集京師 集者五千人,乃分遣內監挑選,每百人爲一隊,以年齒序立,內監巡視逐一品評曰:某稍長,某稍短,某...

  • 文章梁仲華與韓復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2期  作者:張光明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韩复榘 梁仲华 历史事迹

    自民國十九年至三十八年大陸變色,山東省歷任主席爲韓復榘、沈鴻烈、牟中珩、何思源、王耀武。魯省人士曾有人爲文以譏論歷任主席。文曰:『着寒(韓復榘)傷凉(梁仲華),病勢沉(沈鴻烈)重,將就木(牟中珩)焉,如之何?如之何?(何思源)亡矣!亡矣!(王耀武)』梁仲華並未任由東省主席,論者竟將韓(寒)梁(凉)聯在一起,足見梁之重要及其與韓關係之密切。梁仲華河南孟縣人,國立北京大學畢業爲人豪爽熱心講義氣,有壯志,自懷政治抱負。梁與倡導宛屬各縣鄕村自治及自衞有大功的彭禹...

  • 文章許景衡上書保宗澤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2期  作者:甌頌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许景衡 北宋名臣 爱国将领 历史事迹

    北宋宣和六年(一一二四),河間知府許景衡被徽宗皇帝宣入東京(開封)任監察御史,旋即又調任殿中侍御史。從一個地方官升遷為京城的監察官,這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許景衡進京入朝后,卻終日愁眉緊鎖,懮心忡忡,就是高興不起來。原來,北宋王朝當時正面臨外懮內患、危機四伏的局勢,北方的遼與女真政權虎視眈眈,嚴重威脅邊境安全,中原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呈星火燎原之勢。宋徽宗卻不思進取,依然過著驕淫奢華的生活。朝廷中奸臣當道,王黼、蔡京、童貫等受皇帝寵信,專橫跋扈,禍國殃...

  • 文章河南聞人趣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1期  作者:張公亮 出版时间:1976-11-25
    关键字: 河南名人 趣闻 历史事迹

    一、前河南省政主席劉茂恩字書霖,鞏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畢業。民國十九年中原大戰時,劉任軍長,曾活捉馮玉祥委派的僞河南省政府主席萬選才,爲戰爭勝利的一大關鍵,厥功甚偉。蔣委員長曾撥發鉅額犒賞金慰勞之。當時,委員長對劉面示作戰機宜後,劉報告曰:『茂恩一定遵命奮勇作戰,決不『習乎』。委員長聽了,門你說什麽?什麽是『習乎?』劉軍長答曰:『不習乎』就是『不馬虎』的意思。原來『習乎』是『戯忽』二字的轉音,卽決不兒戯,決不疏忽。二、河南軍人宋天才,行伍出身,頗...

  • 文章柳州發現台灣知府墓葬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台湾知府墓葬 杨廷理 历史事迹

    淸朝乾隆、嘉慶年間曾三次出任台灣知府的楊廷理墓葬,日前在廣西柳州市郊被發現。據柳州市市志辦公室的專家介紹,楊廷理是柳州人,乾隆五十二年(公元一七八七年)到嘉慶十七年(公元一八一二年)二十五年間,曾先後三次出任台灣知府。他在台灣政績突出,受到當地人民擁戴。在任期間,他撰寫了大量有影響力的詩文政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開發台灣東北部的噶瑪蘭(今台灣宜蘭),並完成噶瑪蘭廳的設置。兩岸學者對楊廷理的生平一直十分關注,先後整理出版了「楊廷理台灣治績考」、「楊廷理...

  • 文章清明囘憶清明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6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85-04-20
    关键字: 芙蓉山 历史事迹 民间传说

    淸明山就是芙蓉山,位於無錫東北鄕,距城四十里。芙蓉山原在芙蓉湖中,湖廣周圍八十里,山兀立在湖的中心,宛如一朶芙蓉花浮在水面上,因而名爲芙蓉山。後來塞湖爲田,山的四面都變爲平地,從此一朶芙蓉已不在水中了。芙蓉山週圍八里,高三十丈,山根斷絕,孤單獨峙,屹然兀立在平地上。山上有一井,名龍井,深三丈,廣五尺,井旁有一座顯濟廟,爲宋代開濟初年所建,廟內有環翠樓,登臨遠眺,景色如畫,胸襟爲之一暢,井旁有一土丘,名龍井峯,又名天一峯,又有巨石二,各高六尺,俗呼石公石婆...

  • 文章尊大人與尊夫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吳澄源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尊大人 尊夫人 历史事迹

    近世稱人之父曰:「尊大人」。宋朝大文學家王應麟著《困學紀聞》載:陸士龍答車茂安書,稱其母曰:「尊大人」,蓋古人稱父母曰:「大人」。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云:「稱人父母宜加『尊』字,故有尊大人之稱也。」今人不用於母,祇用於父矣。又清代姚薑塢(範),《援鶉筆記》:今人稱人之妻曰:「尊夫人,誤也。」然清代翟晴江(灝)撰《通俗篇》:「古人所云家夫人、尊夫人,皆其母也。例如唐書《鄭善果傳》,竇建德聞王琮獲善果,誚之曰:『公隋室大臣也,自尊夫人亡,清稱益衰』。」韓昌...

  • 文章略談太上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太上皇 历史事迹 历代皇帝

    太上皇一詞,爲中國帝制時代專有名詞,指皇帝之父而言。最早的太上皇,爲秦始皇即位後,尊奉其父秦莊襄王而上之名位,是爲史上第一位太上皇,但其時莊襄王已薨,乃死後追贈之名號。至於生前存世,而被在位之皇帝,尊稱太上皇者,考諸史書,從南北朝時,北魏獻文帝爲始作俑者。北魏獻文帝拓跋弘,於皇興五年(西元四七一年),禪位於其子拓跋宏,自稱爲太上皇帝,其子時年僅五歲,故仍由獻文帝掌權,但改元爲延興,其五歲之子爲孝文帝,後來孝文帝文治武功,均爲北魏之冠。其後北齊之武成帝高湛...

  • 文章參觀十三陵感懷——阮郎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茆靠恩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十三陵 参观感怀 历史事迹

    一、十三陵在燕京城,明皇藏寶塋。帝妃棺椁葬樞陵,惹招遊旅人。民墓地,草木坪,一片好冷清。往來旅客不羈行,誰人吊苦民。二、今觀明代古皇陵,輝煌金壁城。珍玩珠寶放光明,因何不照民?征馬嘯,戰車轔,丹青壁畫精。堂皇富麗作君寢,貧民住蓽門。三、推翻封建不尊王,皇陵成賞房。綱常除廢立新方,黎民不拜皇。設憲法,訂規章,恢恢法網張。追求民主黨抓綱,人民把首昂。

  • 文章劄記宗譜 漁梁施氏遷沭家譜後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施作強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施氏家谱 历史事迹 回乡探亲

    史載周公旦之子伯禽,封於魯,十三傳至尾生,食采於鮑,賜姓施,即爲吾族之鼻祖;歷秦漢魏晉及唐宋元明,迄八十世,單名濟,徙居歙縣漁梁,懋有遷無,入籍而家焉。再傳至八十九世祖溥公,生三子,幼子以極字建其,爲人端厚,精堪輿術,緣以徽亂,於康熙間,奉母孫氏來沭,德配黃氏,卜居沭城小南門,嘗訓示子孫曰:「行莫大乎孝,人莫欺其心,汝曹勉之。享年九十二,五世同堂,食指逾百,同居共爨,人稱『義門』」。即爲遷沭之一世也。清光緒間,先曾祖振飛公諱高昶,手寫親族人丁及源流,並由...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