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路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蒼南礬都省道改舖柏油路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馬鳴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苍南县 修路 施工

    蒼南縣南水頭至霞關省道公路起于104國道1997公里加080的南水頭,經觀美、南宋、礬山、坑門嶺。馬站、沿浦至霞關港,全長67.9公里,屬山嶺重丘區地形。九二年經省交通廳批准,一期工程南水頭至礬山段按山嶺重丘三級公路技術標準進行,預計九三年底竣工。二期工程礬山至馬站段,擬定九四年動工。該段公路起28K+500至50K+1000止,長爲21.5公里,越過坑門嶺海拔高程爲605M,接連急彎陡坡,最大坡縱爲10%,最小平曲線半徑15M,線型很差,20公里就有彎道250餘處,原路基寬6-7米,路面僅寬3.5-4.5米,...

  • 文章張浩泉捐資修築石子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1999-06-15
    关键字: 探亲 捐赠 修路 助学

    武進市成章鄕台胞張浩泉,老家在圩庄村,先後已五次回鄕探親,因看到村上的一條主道泥濘不堪,雨天行走困難。九八年回鄕便立刻捐助人民幣八〇〇〇元,用以修築石子大道。另外又捐資二〇〇〇元給當地小學充實教學設備,對於張浩泉先生爲家鄕慷慨解囊的義舉。群衆交口稱讚。

  • 文章修築潭寶公路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魯蕩平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潭宝公路 修路记略 修路布告

    反对者,始歛迹,余囘县后,派员督工,晓夕无暇,路面土基,全部衔接,是时苦无压路机,以人工拖石滚压路,续舖石子。十二年四月路成,余于朱津渡桥畔书四语,刻石立之文曰:「政在交通,行道有福,创始维艰,来者无忽。」盖以示修此路之艰难耳,先是修路之始,即与义赈会商妥由韩会长负责代向上海购大小汽车四部,是时运到,五月一日报请省府派员主持通车典礼,参加者省县议员及地方绅耆均与焉,鄕民观礼者,络绎而来,称不绝口,车过处,沿途燃放鞭爆,皆大欢喜,是为湖南开始仅有之第一条公路,而

  • 文章項志廉鄕長好人好事模範成雙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8期  作者:李和恒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项志廉 好人好事 修路

    应该好好利用今后的一段休闲的日子,做些有益地方社会的事。首先他在散步时,发觉由他的住处——成功甲村到和平国小的一条崎岖不平的通道,非常难走,村中的小孩为免跌跤,都必绕道上学,有一次还看到一位老太太把腿都摔坏了。此后,就想把这条路修起来,可是他是个退伍士官,那有钱来修路,只好把从小在家鄕学会做工的本事拿出来,亲自动手去做。二月中旬开始,每天上午去做半天工,先把泥土搬来摊平,再去运石头舖上去,用力打平打实,化了三个月的工夫,总算把这条路做出粗糙的路面,可以让上学

  • 文章邊爾旺及其爾旺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蘭安樂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边尔旺 修路义士 阎锡山 尔旺洞

    从太原驱车北行至段家峪时,你会在前进方向的左方看见一个废弃了几十年且被土石埋了下半部多半截的铁路坠道的洞口。这就是修路义士边尔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北同蒲铁路修筑的「尔旺洞」的南口。边尔旺者。何许人也?边尔旺(一八六三—一九四四),字化之,五台县边家庄人,世代务农。尔旺少时以去盂县其外祖父家的道路难行,遂立下长大修路利民的大志。青年时期,迫于生计,未能如愿。民国十九年尔旺四十岁。其父边中兴去世后,他便弃家到盂县黄背沟、大小辿、长梁等地亲自察看地形,修筑

  • 文章瑤溪瑣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瑶溪村 村落发展 修路建设 村民概况 村镇建设

    发展,有愧于列宗列祖,有愧于子孙后人。若要富,先修路,作为瑶溪人,作为瑶溪的子孙,我们不能再等待、坐失良机,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捐资,慷慨解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快尽早地把通往瑶溪村的幸福大道修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瑶溪村将变成美好的乐园。鄕情是永存的,鄕心是永驻的,您的资助将永远铭刻在瑶溪子孙的心坎上。而您的芳名更永远嵌刻在瑶溪村口的功德碑上,与日月同辉。祝全家吉祥如意瑶溪村全体村民一九九九年金秋瑶溪全体

  • 文章蔣定坤蔣碩亞熱愛家鄉資助南宅南崎小學購課桌椅鋪修道路關心教育深得地方民眾讚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4期  出版时间:1996-08-15
    关键字: 蒋定坤 蒋硕亚 南崎小学 捐款 修路

    武進市南宅鄉南崎小學建于抗日時間,已有五十多年,該小學供附近三十多個村莊的小學生就讀,是由姓蔣的祠堂屋改進而成的鄉村小學。我們都能想像到,祠堂屋的結構,光線不夠,空氣不暢,地勢低窪,陰暗潮濕,是不適合作教室用的,幾十年來儘管校方多次翻修,但因木造房屋逐年老化,結構不良,難以改頭換面。去年在鄉政府籌劃的決議,市教委的支持下,於九五年重新劃地建造了具有現代格局的鄉村小學。去年蔣定坤先生回鄉探親,適逢校舍落成,無比興奮,看到教室課桌陳舊不堪,便捐資人民幣二萬五...

  • 文章情怀梅鄕·意念祖德——为带动故乡瑶上修谱修祠修墓修路记略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丘秀強 出版时间:2005-02-19
    关键字: 瑶上丘氏族谱 重修祠堂 修路 纪实

    路程而且平坦安全。可便利各姓村民交通。一九九〇年间,旅台丘木安先生回乡受村民之要求,除其自己乐捐外,并请旅台村人丘佛海、丘尚尧、丘景福、丘添福、丘秀强、罗凯荣、罗可存……等乡亲响应修路,捐款送回家乡后(详见路碑芳名),由丘其芳等负责进行拓宽路面,铺上水泥,完成此段可行客运车村道建设。可衔接往新东村丘屋道(系由旅台丘木安、丘佛海、丘尚尧以及印尼丘湘元、泰国丘鉄华等出资捐建),以及罗练谢陈姓之门前道(练永利等捐建)和新西村罗吴何丘张宋等姓之族居地。因此,村民

  • 文章哲先回憶録(四)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臧啓芳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纺织厂 修路 张作霖 张学良

    四、敎書生活大約是民十二年五月下旬,我由美國回國經日本,韓國,安奉路到達瀋陽。剛一到遇見幾位熟人,都對我說,哲先你回來的時機正好,現在王省長(卽王永江)擧辦新政,任用新人,一定會留你在省內工作,保管待遇不錯,這不是很好嗎。我對他們的好意笑而置之,並說,「是的。我要去看王省長。」實際我早已下了決心不在張作霖當政時候作東北的官,只是不便說明而已。至於王省長,我是想去拜見,好聽聽他怎樣的治理奉天省。那時王省長確擧辦了三件大事,第一設立東北大學,第二創辦紡紗廠,...

  • 文章旅臺同鄉功德記實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董乾詩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旅台同胞 助学修路 回乡探亲 造福故土 贡献情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座落在丰县欢口北部的苇子园村,素以尊师重道闻名乡里。随着开放探亲,海峡两岸,关系改善,木有本,水有源,苇子园村旅台同胞,思乡心切,纷纷返乡,亲人团聚,乐叙天伦。寻思母校,心感痛惜。昔日董先生正谟,几经费心,建校一所,造福四方学子。如今荡然无存,愿解囊重建母校,重展当年学风。学校建成后,不断为家乡做了不少可歌可颂之事。修路、建图书馆、购置图书等重大贡献如下:一、一九九一年,重建苇子园小学。旅台同胞刘珍修、刘永铨、刘永宪、董忠恕、董立楹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