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安县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景物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期  作者:席增光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景物 古迹 名胜

    ㈠文昌夜月:文昌閣位於應江上游,在老屋席家附近,傍應江而築一閣,係供奉文昌帝君,閣雖不大,但曲廊台墀,亦甚雅緻,每當月夜,遊憩其間,但見月色溶溶,水光波影,相映成趣,極富詩情畫意。㈡霞棲晚眺:霞棲庵亦位於應江上游,距余家伍家橋約五里許,爲余大伯父鄕賢席新彝先生承祖父母遺命所建。大伯父篤信佛敎,晚年以木魚青燈爲伴,庵內一切陳飾,雖無名刹古寺之氣派,但一佛一尊,均係與表伯鄕賢謝耕園先生曁李清元先生所精心研塑而成,唯妙唯肖,極具藝術價値。如前殿之一巨大彌勒佛,...

  • 文章東安縣沿革、地理與交通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期  作者:蔣禩炆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沿革 地理 交通

    一、沿革:东安于汉时属洮阳县管辖,称「东安驿」。盖当时该「驿」位于湘水之「东」,且苗傜杂处,欲其行旅能「安」,故名「东安驿」。晋时立应阳县,应阳位于应水之阳,即今之芦洪司所在地,东安驿归其管辖。隋唐属零陵县辖地。宋雍熙元年,始升东安驿为「东安县」,属「永州」辖地,元、明、清迄无更改。民国肇建,仍称「东安县」,惟直属于省管辖。二、位置及面积:东安县位于北纬二十六度〇四分至五十六分,东经一一〇度四十分至一一一度二十分;南北长一七八里,东西宽一三五里,全县面积

  • 文章地理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期  作者:王斌予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地理 近况

    有田数百亩。民五以后,遂为匪窟。幸未与邻省毗连。故剿灭较阳明山为易耳。(东安县西脉如图一)㈥区划 全县在清时编为十鄕。至民国时,改为八区:近郊曰城厢区。西南与广西新宁接界,曰三河区。位于东南与零陵交界,曰仁智区。与仁智区毗连,曰恭安区。在恭安区之西,曰仁寿区。与零陵交界,曰南应区,北应区,均应水经过之处。在县之北部,曰三水区,区以下,在前清时。称为都。民国改编,遂称为段,全县共计七十八段。各区面积,以恭安区最广,三水区次之,城厢区最狭。然相距悬殊,实有重划

  • 文章行政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团防 警察 财政 役法

    東安行政,在縣者,爲縣政府、敎育局、挨戶團總局、財政局、警察所。在各區者,則有各區事務公所、區敎育委員會。在各段者,則爲各段段董、事務公所。隸屬於挨戶團總局、段董育會、屬於敎育局。段董則直屬縣政府。此外尙有鄕櫃徵收分處,則屬於財政局。南應鄕之警察分所,則隸屬於縣警察所。茲將全縣行政情形,分條述之。㈠團防 團防總局,自民國七年,即行成立。其時因護法軍興,張敬堯入湘,湘桂聯軍,敗退邊境,東安遂爲南北緩衝地。以南應區之蘆洪巿爲鴻溝,北軍駐於三水區之花橋,桂軍則...

  • 文章東安皮蛋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1期  作者:陳碩淵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故乡特产 东安县 皮蛋 分类 特点

    在東安地區,通稱皮蛋爲「包蛋」,雖製作簡單,惟包料調製須憑經驗。而東安皮蛋所使用之包料有三種:一爲以桐子之外殼曬乾燒成之桐殼灰爲主,另摻少許礦石灰所製成者。二爲以礦石灰(青石燒成之石灰,而未經風化或水化者)爲主,另摻小許之桐殼灰所製成。三爲桐殼灰與礦石灰等量相同所製成者。另以東安地區所生長之細小柏葉枝、松葉枝、楊柳枝、竹葉枝、桐子花等五種,分別或混合燒成灰,以小許分別摻入前述之主灰中,或以混合摻入,再以涼開水將礦石灰及桐殼灰水化後,調成包漿,且須在四小時...

  • 文章本會會長張溉老先生對本會歷年春祭所撰對聯摘輯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5期  作者:資料室 張溉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东安县同乡会 春祭 对联 辑录

    七十七年:祭祖且联欢,白日放歌须纵酒,探亲先问禁,青春结伴好还鄕。七十八年:考献征文,后起宏扬先世美,新知旧雨,客中细叙故鄕情。七十九年:鉴往知来,关心国是,同鄕异地,闲话家常。八十年:从大陆以至台湾,极目骋怀,占领无边风物,由分裂而归统一,抚今忆往,曾经几许沧桑。赠黄源盛[1]君联张溉有心为天下,无心为功名,且看多少工夫,笔扫千军眞健者,变法言安石,修法言家本[2],试论古今人物,目空万卷更超然。[1] 黄君曾受业于余,在台大修法律博士,并曾留日

  • 文章文化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学校 教育经费 筹措方法 私塾

    東安敎育,自近年來,始有起色。全縣分八學區,設有高小校十六校,國民學校約百數十校。(另詳調查表)。高小經費,純由敎育局開支。國民學校,則由各段自行籌措,其籌措方法約分四項:(按後有縣立師範及私立耀祥中學)㈠畝捐 敎育局曾定有抽收畝捐辦法。凡學校所轄境內之田畝,均須抽收畝捐,作爲學校經費。每畝至多以一角爲度,分上下兩期徵收,邇來實行者甚多。㈡牛捐 縣內各大巿鎭。多半設有牛墟,每三日趕墟一次,當地學校,遂抽捐款,以資補助。其捐率有抽百分之二者,有每頭抽洋二角...

  • 文章風俗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风俗 祭祀 族姓

    東安因交通不便,風氣閉塞,民風淳厚,尙節義,重然諾。雖世風日壞,而民間尙崇節儉。上五鄕婦女多赤足,且執重役,採薪種菜,勞苦不辭。不講衞生,不好清潔。常有夏屋渠渠,門內什物凌亂,棹椅常積有灰塵。下三區距省較近,且爲宦族聚居之處,習尙比較浮華。昔日婦女多小足,富者故養尊處優,貧者亦祇習女紅。近來纏足之風雖革除,然仍不執重役。一縣之間,風俗懸殊如此,其餘婚喪祭禮儀式,大致與別縣相同。三河區附近舜峯各鄕村,每屆舊曆八月,民間祭祀舜王。該處素分八圻,每圻須搬演故事...

  • 文章舜王廟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期  作者:鄧樹林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舜王庙 名胜古迹

    复建否?舜王庙建于何时?余不知,手边亦无资料可考,惟大庙口因位于舜王庙前而得名,因此推断是先有庙而后才有大庙口巿也,猜想至少也有五百年历史。舜王庙右联大庙口小学,左联区公所办公处,三者有门直通无阻,形成一巨大宽广之建筑区。据闻近年已在舜王山下挖掘出一座古城,因此大庙口有山川之胜,有舜王庙古迹,及新发现之古城,今已成为东安县一处观光胜地。余幼小时曾去看过戏,又因先父曾任区长多年,曾随往区公所数次,故对舜王庙迄今五十余年后尙有印象,谨将回忆所及,作此记述,敬献于

  • 文章東安民間小調十八摸(男女對唱)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9期  作者:何鑒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民间小调 男女对唱 辑录

    ㈠男:伸手時。女:莫指揚。男:要摸妹妹的頭髮邊。女:妹妹的頭髮在頭上。男:好像烏雲蓋青天。女:只許看來不許摸。男:漂亮的妹妹我要摸。女:不許摸。男:偏要摸。女:摸得我心裡光光火咧!合唱:嘿喲!嘿嘿喲!嘿嘿嘿嗨喲!㈡男:伸手時。女:莫指揚。男:要摸妹妹的額頭邊。女:妹妹的額頭在眉毛上。男:好像西施額一樣。女:只許看來不許摸。男:漂亮的妹妹我要摸。女:不許摸。男:偏要摸。女:摸得我心裡想得多咧!合唱:嘿喲!嘿嘿喲!嘿嘿嘿嗨喲!㈢男:伸手時。女:莫指揚。男:要...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