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七月半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盘县的『七月半』民俗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張家豪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盘县 月半”风俗 往事回忆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栗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静,翠环光动见人多。香飘彩淀凝兰麝,雾绕青衣杂其罗;湘水衣江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唐·李郢—中元夜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鼎足而三的是月十五的中元节,道士在这天以诵经作法事,和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佛教徒则以百味五果供养佛祖,举行「盂兰盆会」,有些人却往往把中元、普渡和盂兰盆会混为一谈。「庆赞中元」和民间相传抢孤、抢旗,撇开迷信不谈,普渡表现出中国人「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因为孤魂野鬼虽然

  • 文章西湖秋月與晚明小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6期  作者:汪仲毅 出版时间:1970-08-15
    关键字: 《西湖月半 张岱其人 小品发展

    端午过去后,六月十八日就是杭州人落夜湖的好日子。晚明张陶庵,有西湖七月半一文,写得十分的逼眞、野趣、可爱,三百年后读此文,仍觉得蛮新鲜的。『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高冠盛筵,灯火辉旺,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其一,亦船亦楼,名媛闺秀,携带姣童,笑啼杂作,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弦管轻丝,金竹相应,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

  • 文章記吾鄕中元祭典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40期  作者:宋伯元  出版时间:1988-10-05
    关键字: 中元祭典 祭祖先 月半 法事 超渡亡魂

    像台湾那样大吃拜拜,只是祭祖用过的菜,有肉有鱼,其余只是素菜,有一种点心叫茄饼却是不可少。茄饼其实便是北方的合子,较小而已,半圆形的饼,中以菜肉或豆沙为饀,当初原以茄丝为饀,故曰茄饼,以后饀已改进有咸有甜,但仍用半只茄子,在油锅里擦一擦,再倒入面糊做饼,意思意思,算是茄饼,客人吃了,还可带一包囘家分给穷人吃。这叫过七月半七月半过了,中元祭典还未算完,高潮是在月三十地藏开眼那一天。旧历月如是月小,便在月二十九日。据说地藏菩萨月三十日开眼(开眼是什么

  • 文章故乡习俗——「过七月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5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87-09-20
    关键字: 无锡习俗 月半 中元节 水灯 茄饼

    大陆陷匪以前,故鄕习俗,每年农历月十五日中元节,不论城鄕,每一街坊、村庄,都要推请一、二位热心人士,出来挨户醵资,延僧在当地庙宇、祠堂或私宅内礼忏,晚上施放焰口与放水灯,超度孤魂野鬼。自农历月初一日起,至三十日止,在此月内,不论大家小户,本愼终追远的传统美德,都要择日祭祖,名为「过七月半」,祭祖还要用切细的茄子和切细的肉加上佐料拌和为饀,做成糯米粉饼,名为「茄饼」供祖,同时还要邀请亲戚朋友来家宴飮午餐。故鄕在月里,亲戚朋友多的人,几乎天天出去宴飮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