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土习俗共返回5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過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李輝英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过年 风土习俗 除夕 对联

    小時候最盼過年,因爲過年的時候可以吃點好東西,可以換件新衣服穿,可望慢慢長大不受大人的吆喝,但愈盼過年,年反而像是來得特別慢;長大了,最怕過年,因爲過年的時候,先得準備一筆開銷,新衣舊衣穿在身上倒是了無感覺。歲月蹉跎,一事無成,光陰却已悄悄替你添出白髮,愈怕過年,年反而似乎來得特别快了。就是這樣的年,一年年的過去了,給人們帶來各種不同的感覺。家鄕每當過年的時候,恰好正是冰封雪佈的季節,按照我們鄕裏人的說法,天氣冷得可眞够瞧了,白皚皚的無邊雪地上,你可以發...

  • 文章產鬼傳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产鬼 驱鬼 风土习俗

    粵南高州一帶,有一種鬧「產鬼」的風俗,所謂「產鬼」,即是婦人正在生產的時候,忽有鬼魂附身,說鬼話,胎兒難下,如果不予及時驅治,產婦就有死亡之虞。也有叫「乾產」的,即中邪者不是產婦。如果鬼魂久不驅走,受害後果都是一樣的。宇宙萬物都有相生相剋的定理,凡有鬧「產鬼」的地方,都有驅鬼之人,有專業的,有道士兼任的,也有業餘的,但作法都是一樣,俗語說一物治一物是也。筆者當年曾親眼看過鬧產鬼及驅鬼的過程,雖然時隔半個世紀,說來是充滿了傳奇的意味。民國卅五年夏,本地有位...

  • 文章說媒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崔月明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说媒 往事回忆 风土习俗

    說媒,又叫「提媒」、「提親」,現代叫「介紹對象」。說媒的人,叫「媒人」,有的叫「媒婆」、「月老」、「紅娘」等,也就是今天的「婚姻介紹所」。可現在婚姻介紹所的作用,遠遠比不上過去的媒人。「媒妁之言」,僅次于「父母之命」,海州民諺道: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周禮·坊記》中也說:「男女非媒不交」,任何人談婚論嫁,必須請媒人從中說合。即使是男女雙方自己相好,或由雙方父母相中,也要請人去說媒,俗話叫「穿針引線」,這樣結成連理才是合乎禮儀的。過去,海州民間...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迎亲 婚礼 人物回忆

    ·迎親方式迎親時男方去的客人不多,除介紹人和近親戚之外,尙有一班吹鼓手(樂隊之俗稱),另外有兩個提灯籠的男孩,和些抬桌箱的幫忙人員,其他的客人僅幾位點綴式的鄰居人,新郞倌在早些時亦不參加,到後來才把新郞倌列入必去之人,另有一個挑米麪斗的成年人,挑着兩個經過美化的大斗,一斗裝米,一斗裝麪。一行人等,在吹鼓手吹打領隊之下,浩浩蕩蕩的去到女方,經送帖程序之後,在媒人引導下進門,女方稍事餐點接待,將挑來的米麪斗各倒出一半,留下一半仍由來人挑回,但另備兩個米麪小碗...

  • 文章探親巧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張天麟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探亲 人物回忆 文物 风土习俗

    天麟爲在台出生之第二代陝西人,家父張純義,早年隨軍來台,現已退休家居,享含飴弄孫之樂,每遇親友來訪,必談家鄕趣聞,聽的我們神馳嚮往,加上負譽國際的長安古都,與那深埋地下的無盡寶藏,無時不以返里探親祭祖爲念!順便建議下家鄕的歷史文化,和古都風貌。內子和我,均服務於甚具規模的外商公司,洋人經商,理念不同,客觀開朗,福利優厚,注重精神鼓勵,規定個人營業額度,達到某一標準時,享有國外旅遊之慰勞假,超越規定標準之倍數,更可携眷參加,一切享受公費,出差中部者,乘特快...

  • 文章端陽競渡與伍子胥及屈原之關係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6期  作者:曹文錫 出版时间:1975-07-10
    关键字: 端午竞渡 屈原 伍子胥 风土习俗

    春秋至戰國時代之楚國,奄有今日鄂湘兩省區域,其後復併呑吳越。楚之國都凡數遷,初封地爲丹陽,卽今日湖北省秭歸縣東,後徙於今日湖北枝江縣西,亦名其地爲丹陽,最後乃徙至郢都,卽今日湖北江陵縣北十里之紀南城。大約都郢之時期較久。古代楚國,多出類拔萃人士,但史傳均稱曰楚人,而未有詳細籍貫。余以爲彼等大都生長於西北方,蓋其地與中原接壤,故文化水準較高,且國都所在地,亦人材孕育之區也。伍子胥與屈原,雖非同時,但歷世均爲楚國顯宦。子胥乃伍參之後,而屈原實爲楚王同族,故司...

  • 文章憶黃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朱良耕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黄县 故乡回忆 特产水果 风土习俗

    一、城南萊山前山區各村的水果黃縣城南萊山前山區,東西廿餘華里,南北十餘華里,約廿餘村,土地砂石居多,並爲梯田。民國初年,農民爲生活充裕,農家半數多植果樹,樹下種麥、穀(小黃米)、黃豆、綠豆等矮莖農作物。果樹種類最多者,當以朱家、王家、鄒家、郭家、楊家、西林家、李家溝七個村爲主。姜家溝、上下田家、敖子埠、史家庄子、七甲、陳家、東林家、郭家溝、圈楊家、脈落齋、大園、窪、馬家、蔣家、磨山遲家、戰家齋等村比較少。杏:花紅瓣白心,有麥黃杏,割麻前卽熟,準杏,大如鷄...

  • 文章閒話故鄕的年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張亮明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故乡 过年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編者按:本文作者張亮明先生,字君年,山東黃縣人,現在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任敎。張先生喜愛書畫,尤以書法最爲擅場,經過四十年之不斷鑽硏,已自成一家。現積存書畫作品不下二、三百件,茲爲慶祝本刋創刋十週年,特寄下書法及國畫近作各兩件,謹此致謝!

  • 文章談除夕夜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張亮明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除夕夜 风土习俗 艺文选粹 乡音乡情

    一夜連雙歲 五更分二年。這是一付通俗的聯語,也是一付年除夕的寫景寫照。「除夕」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天夜晚,俗稱年尾夜,卽使小進月(二十九天)亦是如此稱呼,良以除夕日爲農業社會中彌足珍貴的日子,家人求食他鄕,不管路程多遠或任何理由都要兼程回家、和家人團聚,稱之曰「除夕團圓夜」。一過午夜十二時(子時),卽爲另一新年度的開始,故在除夕之夜,不論老少,皆通宵達旦而不眠,名曰:「守歲」,其意思是叫我們好好的守住珍惜它,不讓牠輕易的消逝而去。除夕的習俗,全國各地方雖有異...

  • 文章故鄕名產萊陽梨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戰慶輝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莱阳梨 故乡名产 风土习俗 乡音乡情

    一、序言來臺後已寫過兩篇有關萊陽梨的文章,第一次是來臺之初,每與新交寒喧,說到籍貫山東萊陽時,友人輒脫口而出;「萊陽梨,很有名啊」。那時初嚐國破家亡滋味,思鄕心切,感懷良多,因寫「故鄕風物話萊陽梨」,刋於民主憲政雜誌。第二次是六十六年九月,去南部考察;參觀省農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該所對各種水菓之試驗改良,頗爲成功,如水蜜桃、葡萄、大芒菓、廿世紀梨等,過去均爲高價進口貨,後均成價廉物美的普通水菓了,簡報後,所長說:『現正設法引進山東的「雅梨」,試種...

共55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