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者论述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基及其寓言三則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王阜彤 出版时间:1991-12-10
    关键字: 刘基 寓言 学者论述 历史

    劉基(一三一一——一三七五),明初大臣,字伯溫,浙江青田(今溫州市文成縣南田區)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元末進士,曾任江西高安縣丞,江浙儒學副提舉,因被元朝統治者的排擠,棄官回鄉,隱居於青田山中著書立説。元至正二十年(一三六〇)到應天(今江蘇南京市),勸朱元璋脱離韓林兒,並爲策劃用兵次第,參與機要,爲明朝開國元勲之一。官至御史中丞,封誠意伯,明初主要的規章制度大部分是他和宋濂等人議定的。洪武四年(一三七一)辭官。八年,被胡惟庸構...

  • 文章孫中山先生的大同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大同思想 学者论述

    中山先生生平最愛書寫「天下爲公」和「博愛」條幅,貽贈於人。誠如所云:「人類進化之目的爲何?即孔子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耶穌所謂:『爾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類所希望,化現在之痛苦世界,而爲極樂之天堂者。」緣以人類進化的最終目的,在求世界大同、天下爲公的實現。這不僅是人類共同的願望,而且根據歷史進化的法則,自然會臻於此一境界。可是對此說仍持懷疑態度者多矣,儘管其羅致很多理由,自圓其說,言之鑿鑿,然而皆難以對未來的大同世界之可能性,作根本上的否定。可...

  • 文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明硯香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散文 人物回忆 学者论述

    這是個可笑的季節從暮春 到初夏人像古雕家像古刹那些步履 移過面前都長了貓脚爪斗室對語 變成陣前喊話窗外 大雨滂沱落地輕如雪花小孫兒縱情哭笑像極了壁間的嬰兒畫自何時螢光幕改演懷念老戲脚色宛似胡蝶、鄭少秋、龔秋霞......這是個岑寂的季節從暮春 到初夏孤雲漠然去來有隻藍尾雀佇足枝椏階前的小草顫動又止兩滴露 纔自葉尖搖下歌德抱怨 一生爲市囂所苦那是句難懂的話魯智深連根拔起垂楊無非出之於粗鹵樹顚何嘗有群鴉噪聒無一語立窗下悲大地自古瘖瘂這是個惱人的季節從暮春 到初夏心扉已塵封...

  • 文章談談招子庸的粤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王紹通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招子庸 粤讴 黄鲁逸 学者论述

    一、廣東的兩個粤謳王粤謳,爲近代廣東地方文學之一,鄭振鐸在中國文學史上甚爲讚賞。廣東近百多年來,先後出了兩個粤謳王,其一,是一八三〇年代的招子庸。招子庸爲廣東南海人,原名爲功,字銘山,號明珊居士,生於淸乾隆末年,嘉慶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一六年)擧人,大挑一等,出爲山東嶧縣縣令,四年離職,赴江西爲馮子良知府作幕客,後復任山東朝城縣令,有政聲,以未能考取進士,抑鬱佯狂,玩世不恭,歸粤後,無意仕途,與張良山、馮子良、羅汝遂等名士交遊,吟詩宴叙於珠江花舫無虛夕。招...

  • 文章胡適和魯迅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李蒸民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胡适 鲁迅 学者论述 人物评价 人物回忆

    发起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硏究会[1]。一九二三年曾主编《新青年》杂志。同年六月参加中共三大,主持起草工作。一九三一年后,在上海与鲁迅等一起领导左翼革命文艺运动(同注[2]),瞿秋白编写《萧伯纳在上海》一书,都是借用鲁迅的笔名「乐雯」[3]。鲁迅一九三六年在上海逝世时,我曾从眞茹(我就读的大学)赶到沪西万国殡仪馆,忝列排队长行,每四人一组,进入万国殡仪馆大礼堂前,最后瞻仰遗容,并行三鞠躬致敬,次日举行安葬礼时,蔡元培、宋庆龄等曾致辞。过后不久,我到万国公墓的墓园

  • 文章勞榦敎授的自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劳干 人物自述 居延汉简 学者论述

    勞榦敎授,民國前四年生(一九〇七),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曾在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擔任長期硏究工作,並曾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央大學、臺灣大學、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東方語言學校任敎。著有:「勞榦學術論文甲編」、「居延漢簡」、「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中國通史綱要」、「史記今註第一册」、「敦煌藝術」、「中國的社會與文學」。現任中央硏究院院士,旅居美國。

  • 文章詩允許移植、借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朱平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诗歌技巧 文化传承 学者论述

    詩,允許移植、借用、翻新、脫化。古人作詩,往往從古詩原有的基礎上引用和脫化出來,翻出更新的意境。先從古詩中看,李白的「言中行樂詞」中有一句:「池塘暗生春」就是從謝康樂的名句「池塘生春草」中脫化而來的,而且比謝詩更有韻味。又李白「宜春苑有賦」詩中的「春風已綠瀛洲草」一語,亦被王安石脫化成「春風又綠江南岸」佳句,從而翻出另一更新的意境。再以時人來看,毛系瀛先生在描述校園景況時,寫下「鳳凰飛過鳳凰台」句,就是從李白的「鳳凰台上鳳凰遊」借用而來,另筆者贈「說我故...

  • 文章從中山學術思想之研究思考中國之未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彭堅汶 出版时间:1993-11-12
    关键字: 孙中山 建国理论 当代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现代化 学者论述

    以目前台灣的政治環境而言,也許有人認為中山學說的研究已經「不合時宜」,而且也容易招致不同層面的「批評」,尤其是有關「泛政治化」及「研究方法論」的問題,更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質疑」。可是畢竟這些問題的產生,乃是人為主觀性的疏失所促成,本質上並無損於其在學術上客觀研究的價値。因為依據中外學者如江炳倫、墨子刻(Thomas Metzger)、金耀基、馬若孟(Ramon H.Myers)、魏鏞、葛雷格(A.James Gregor)、楊日旭、呂亞力、金德曼(Gottfried-karl Kinder mann)、鄭興弟、張文蔚...

  • 文章蒙巂詔一言亡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段榮昌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蒙巂诏 妄言不止 招致灭国 历史集萃 学者论述

    唐初雲南省境有六詔國,其中蒙巂詔自以爲最強,說話亂說,常仗勢惡語傷人,結厭大衆;他又不聽親友勸吿,此惡習終不肯改,後因說聲牝雞司晨,得罪武則天皇后,即因之而亡國,死而無人惜之。事因唐代初年,英明的太宗皇帝,把最大仇敵突厥打敗,高宗初年又把西域諸國降服,這時西南的羌壯大起來,數爲邊患,唐帝很是苦之。這時遠在西南即今雲南省境內,有六詔國及昆明東西的東寸、西寸都相當強盛。六詔有二詔鄰近西羌,其他雖不接壤,與羌相距不遠,這六詔就成大唐與羌爭取對象。羌若與六詔和好...

  • 文章三國人物選錄(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陳玉玖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三国人物 人物介绍 历史资料 学者论述

    張遼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少爲郡吏。漢末,幷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爲從事,使將兵詣京都。何進遣詣河北募兵,得千餘人。還進敗,以兵屬董卓。卓敗,以兵屬呂布,遷騎都尉。布爲李催所敗,從布東奔徐州,領魯相,時年二十八。操破呂布於下邳,遼被虜,怒罵不屈,操壯義之。親釋其縛,待之賓禮。遼感其恩遇。遂降。拜中郞將,賜爵關內侯。數有戰功,遷裨將軍。袁紹破,别遣遼定魯國諸縣,與夏侯淵圍昌希於東海,數月糧盡,議引軍還,遼謂淵曰:「數日已來,...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