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龙洞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金華三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9期  作者:陳長坤 出版时间:1976-09-06
    关键字: 金华 双龙洞 朝真洞 冰壶洞

    金华位于浙东,上窥温、台、处;下控衢、严、杭。不仅形势险要,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而风景绝佳,在八咏楼、明月楼、一览亭、赤松宫等名胜而外,更有双龙、朝眞、冰壶三洞,驰名于世。双龙洞位于北山,洞分内外,外洞颇为轩厂,可容两三百人。洞顶石乳,色皆绀碧。四壁有碑文石刻,足资观摩。宋谢翱金华洞人物古蹟记:「望洞口若铁瓮,石正靑黑,……有穴如蟆頣,水出自頣,入池中、由頣入,卧小舟……」此记由外洞进入内洞情形。虽历数百年,迄未稍变。所谓小舟,眞是名副其实。形似莲瓣,仅

  • 文章老祖宗已幫眼藥打廣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9期  作者:周野  出版时间:2003-10-10
    关键字: 武当山 红龙洞 医学眼药

    武當山洞穴發現宋元明瓷藥瓶傳說道人垂繩收錢送藥 互不相見

  • 文章旧石器遗址黄龙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曹建考 郭棟材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黄龙洞 旧石器遗址 考古发现

    山西上党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新石器遗址比比皆是。潞城市合室新石器遗址已在一九六五年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春天,长治市文物普查队在合室新石器遗址附近笔架山调查时,发现了一处旧石器遗址。普查队从黄龙洞内采集的三十余件石器标本送请省考古所老专家王建等鉴定,认定确系古人类打制的刮削器、砍砸器等旧石器。黄龙洞位于潞城合室村东四华里许的笔架山的半山崖上,洞口一米见方,深三十点五米,宽、高均为四米,石洞坐北朝南,洞内冬暖夏凉,洞底常年甘泉不断,洞前宽敞

  • 文章別有洞天憶金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7期  作者:學文 出版时间:1972-07-30
    关键字: 金华 西市街 双溪 双龙洞 一线天

    冠,栩栩如生。殿前危崖溪流,古柏云接,炼丹山、南山、盘泉山,三山对峙,阳龙湫尽收睫下。三洞蜿蜒廻环,翠叠如屛,白石林立,鲜艶的花木环绕着赤松宫,曲径通幽,绮丽奇观,堪称仙鄕。由金华观登级而上,双龙洞胜景就在目下,外洞宽敞,石色紫碧,石壁上碑文石刻,琳瑯满目。洞后的尽处,有一石孔,形如拱门,孔下泉水潺流,聚泉成溪,名为「双龙溪」沿孔内进,是双龙内洞所在,游人乘坐小木舟,依缆索牵引而进,洞内黑暗无光,须秉烛内游。仰视洞顶,石乳凝成龙状,一靑,一黄,蜿态飞舞

  • 文章大寨·雪寶頂·黃龍寺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5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80-06-30
    关键字: 大寨 土官 雪宝顶 黄龙寺 黄龙洞

    十六是黄龙寺的会期。寺里供有大大小小若干泥塑木雕的神像,有黄龙眞人,有释迦牟尼,有太上老君,有关圣帝君等等。每年的游客,有汉族,有藏族,有羌族,有猼猓子,有囘敎,有和尚,有道士,有巫师。寺后有「黄龙洞」。洞门虽大,但不甚高,低头勉强可进。门内一大窟窿,可称为「洞厅」,厅甚轩敞,中有淸水一池,会期中,善男信女争投铜币入池,藉以祈福。池尽处有龛,龛上坐一观音。观音与龛,都好像是石浆自然滴成,非人工塑造,但细审究竟,则龛原是木座,观音亦原是木雕,水滴在上面,石浆厚

  • 文章卧龍詩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5期  作者:潘壽康  出版时间:1999-05-10
    关键字: 绝句 音节 卧龙 黄龙洞 祈雨 喜雨

    地而来。正像儿童唱的一支求雨歌:「老天爷快下咧,哗啦哗啦下大咧!大雨下到开洼地,小雨下到菜畦里。」《文心雕龙,练字》明言:「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看来,这首诗每一个字,都经过一番推敲锤炼。从宋人记述湖州风物的诗文中,可知《卧龙》写的是乌程民间故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两浙路·安吉州》景物门载云:黄龙洞,在乌程卞山。石壁峭立,岩窦阴沉,莫穷其底。苏轼在所撰《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诗中,曾叙述他从卞山高处俯视黄龙洞的情况:神井涌云盖,阴崖垂藓花

  • 文章故鄉憶舊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陸昭文  出版时间:1981-06-06
    关键字: 故乡回忆 虎山 龙洞 龙王庙

    塑有巨龙,口啣铜铃,微风吹动,发出幽雅淸脆之音,令人陶醉,每当春末夏初,游人如织,逗留其间,久久不欲离去。由小赤壁向后爬山而上,经过一丛丛松林,穿过山腹茅屋,而抵达山顶,微风拂拂,野花幽香。阳光普照,小鸟歌唱。张目四望,心旷神怡。江流帆影,阡陌纵横,村野景色,尽收眼底。由山顶背面而下,约百公尺处,就是最负盛名「龙洞」,洞深不可测,共分有九层,每层洞口狭小而圆型,洞内宽濶,可容纳三、四百人,我年幼胆小,仅在第二层洞口观望而已,且洞内赤黑,伸手不见五指,瘴气

  • 文章湖北名勝選輯(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4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0-01-10
    关键字: 风景名胜 武当山 复真观 太子岩 黄龙洞

    胡小池先生於民國二十三年,曾於就讀荆州湖北省立第八中學時,與其同學們遊歷湖北各地。於來台後著編「大陸遊」,不僅報導了大陸各地的地理、文物、人情、風俗,遊覽實况,更是給許多未曾到過大陸人們對大陸廣大形勢,壯麗河山的了解。也給遊歷過者的回憶,真是一本上好遊覽佳作。其中關于湖北省地域内之武當山,武當山與建文帝、三峽紀勝、荆州、桐柏山等地的描述,甚為詳實,特錄載我湖北文獻,共同欣賞之。

  • 文章孔望山的古樹名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孔望山 旅游资源 龙洞 柏树 古树 活文物

    海、古、神、幽、奇、泉」是连云港市旅游资源的六大特色,这其中的「古」即指孔望山。孔望山离新浦约三公里,由于孔子登临望海而久负盛名。这里苍松碧翠,柏树俊茂,橡木森森,山色古幽而俏美,那繁多的古树名木多分布于向阳的南山坡。据笔者多次实地考察,这里藏有百年以上的古树有八科九属二十一株,且主要集中在千年古刹「龙洞庵」内外,为这座锦绣名山增添了无限神采。龙洞庵距今约有一四〇〇年的悠久历史,庵院不大,但极精雅。古色古香的大殿两侧各具一株古柏,西侧为圆柏(柏科圆柏属

  • 文章松潘黃龍寺記遊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9期  作者:元輝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黄龙寺 塘田盆砚 黄龙洞 雪宝顶 泥塑木雕

    圣帝君等等。每年的游客,有汉族,有藏族,有羌族,有猼猓子,有回敎,有和尙,有道士,有巫师。寺后有黄龙洞。洞门虽大,但不甚高,勉强低头可进。门内一大穹窟,可称为洞厅。厅甚轩敞,中有淸水一池,会期中善男信女争投铜币入池,藉以祈福。池尽处有龛,龛上坐一观音。观音与龛,都好像是石浆自然滴成,非人工塑造。但细审究竟,则龛原是木座,观音亦原是木雕,水滴在其上面,石浆厚积,掩其原形而已。观音之后,黑瓮瓮的一个大洞,似甚深,电筒射不到底,更不通人。洞内远远有汩汩之声,据说是一条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