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青城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城道人李八百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0期  作者:蕭天石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青城道人 李八百 天师洞 仙岩洞 青城山

    李八百,佚其名,道號玄眞子,乃靑城山一雲遊道人,在道士中屬潛修丹道一派。來去無定時,落迹無定所,惟以天師洞、上淸宮,及靑城後山之仙巖洞爲住緣較多。在天師洞與仙巖洞均有丹房,惟仙巖洞之丹房,與其謂之爲丹房,無寧稱之爲丹洞,較爲恰當,以其係在仙巖洞內最後一洞之第九洞也。第五洞前,有一廣闊尋丈有餘之坦坪,天然光線自巖頂透入,巖壁石乳與石畫,遍處皆有。第一洞卽爲煉初層丹法之地,次第而前,至第九洞,丹成方得出洞離山,雲遊四海。遊山人士,多以前山爲止,遊後山者,百不...

  • 文章青城消夏日记(五)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3期  作者:林森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青城 日记 抗战 警报 阵亡将士

    (民國二十九年)八月十一日,陰雨,星期。晨六時興。送桶往墟打鐵箍。昨接林祜光信及修繕建福宮帳。接鄭貞文謝贈錦被信,又鄭烈寄武穆劇本一册。午睡移玉皇閣,閱龜鑑半卷。電話報吿重慶又被敵機空襲。楊縣長送桃李葡萄麵包,係由蓉市購。收到其珪艾、昌蒲郵包。小道採山艾一綑。分蘋菓與衛隊、警察、科員、工役等。夜九時半寢。十二日,陰晴,大雨發雷。晨五時半興。復林其珪信一,作松蘭小幅。接沈君匋信:單車遊世界,要求題册,揮與之。中央大學步行團學生四人致敬,給以茶食蘋菓麵包,供...

  • 文章溪上白云留爱日——五十年前高吹万赠邓青城的一首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2期  作者:高鋅  出版时间:1996-06-15
    关键字: 高吹万 青城 武进同乡

    本刊第三二七期曾载拙文「两宜四韵怀青城」—青城居士雅绘风雨勘诗图。今再提供先祖吹万公于甲申一九四四年诗似邓青城廿句十韵七古一章(原载「吹万楼诗」卷十五),诗集存世极罕,于今且半世纪矣,特以录飨武进同乡,藉并纪念先辈乡贤。全篇如左(标点今加):邓青城读我山庐好词而善之,制为颂语多联见寄,并知其近营湛园于白云溪,以将母课子为乐,母年今已八秩矣,爰赠以诗。古人思亲情惘惘,遥望白云凭想像;今君不劳母倚闾,真向白云溪上居。溪上白云留爱日,有母今年正八秩。挥洒巨石寿

  • 文章两宜四韵怀青城青城居士风雨勘诗图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7期  作者:高鋅  出版时间:1996-01-15
    关键字: 邓春澍 青城 画石 韵语

    邓春澍(一八八四—一九五四)诗人、书画家。江苏武进人。名澍,因爱蜀中青城山而自号青城,又署青城居士、不虚生。早年受业于同邑大儒名山老人钱振锽,又于故乡设私塾,课徒余好,唯诗、书、书、印之作,久而艺技益精。绘事尤擅风神意境,一屋一树、一丛一石,莫不生动有致,韵趣盎然,而于画石更见工夫,每作点缀秩然,姿态活现,人皆称绝。中岁以还,常往来沪上,与文坛艺苑人士交酬并参加展览,博得声誉。其韵语亦佳,乙亥一九三五年,上海学者郁葆青(餐霞)编纂《鸣社二十年话旧集》,邓

  • 文章成都之旅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藍蔚台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成都市区 都江堰 青城山 历史名人

    注:道敎发源地青城山上的确美的悠闲。)才下飞机,成都就让人觉得其建设已具世界级的水准。更见一位才下飞机的男士,被一美丽妇人直拉着不放,「你回来就往『ㄐ一ㄠ』家跑我那肯。」听得我丈二金刚一头雾水,赶紧询问,原来这位男士是当地知名富商,娇妻虽美仍养数房小妾。今天从外地回来,元配得知赶来接机,防著老公往小老婆家去,并大声嚷嚷出来。而这「ㄐ一ㄠ家」,就是「搅家」,当地人称小老婆为「ㄐ一ㄠ家」。经人解释才知成都人趣味十足,把小老婆称为「ㄐ一ㄠ家」,而不直呼其名

  • 文章青城消夏日记(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期  作者:林森  出版时间:1971-11-01
    关键字: 林森 日记 青城山 香积寺 作息

    (民國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晨五時四十分興。督役掛玉皇閣簾。灶櫥有門無紗,飭匠補裱。寄叔向信一。晒藥。指導木匠改玉皇閣梯。棕匠開始工作。下午二時二十分,敵機三十二架掠過山頭,科員喚醒余午睡上小書齋,凖備入洞,但未入。三時四十二分,據報在成都南門投彈,現已解除警報,在救火中。漢羣上天師洞,未在宮午飯。飯後改木床爲雞栖,交廚子用。夜四時,蓉防空部電話報吿:擊落敵機三架,城廂發火十五處,死傷四十餘人。昨有匪已收山,在濛邊經營烟土頗富,在太平場完娶,歸途被五人截...

  • 文章青城山灵巖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4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77-09-30
    关键字: 青城山 天师洞 朝阳洞 大面山 金鞭崖

    ——故鄉懷往之四出灌縣城西門,過索橋,約三十里,至靑城山麓的「長生宮」。相傳這是蜀漢時范長生隱居之地。抗戰期間,成都的私立蔭唐中學曾疏散於此。復前進,入山,沿溪行三四里至「建福宮一。民國二十九年四月,總統蔣公遊靑城山,張治中、鄧錫侯、潘文華、陳武鳴先生、孫德操先生等隨行,歸途曾在建福宮大殿上小憇。蔣公看見一個摻茶的靑年道士,體格甚强健,乃問他「吃葷還是吃素」,答「吃素」。蔣公因謂「可見吃素也能使身體强健」,幷以四川民間吃肉的情形問於鄧潘。潘文華說:「最窮...

  • 文章四川名勝題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7期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四川名胜 涂山 建文峰 青城山 诗词精选

    建文峯邹鲁燕子飞来京,明宫烈炬生;建文生死谜,至今犹未明。此峯名建文,云曾假一廛;四山密密拱,龙卧世不惊。托迹为僧侣,佛前钟磬淸;留得佛寺在,传说动编氓。山川今不改,庙宇早已倾;信疑本参半,凭吊百感萦。铜驼不可见,思古心怦怦!(注)本诗载邹著:「囘顾录」。青城山旡梦靑城如岷江,脉络分内外;居中第一峯,四则夷华界;其北大面山,高影临华盖。颇闻樵径通,上有云楼辈,游客少奇情,每以险阻退。又闻金鞭厓,亦未穷所在;讵可一脔尝,漫为五鼎槩?参差列翠屛,安睹城与寨

  • 文章青城天下幽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9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青城山 延庆宫 岷山 都江堰

    在抗日作戰期間,我國最高統帥蔣委員長,於二十八年冬日寇第一次進犯長沙後,下令全國南北前線,發動對日軍冬季攻勢,以作反擊,各戰區戰績均豐。二十九年二月,冬季攻勢結束,四月,中央在重慶召開全國第一次各軍階參謀長會議,檢討作戰經過,並規定每一戰區,派遣副長官兼集團軍總司令一員,參加會議。余奉派由襄樊前線回渝出席,會後委員長赴川西視察,四月廿九日,余奉命扈從登川西靑城山,委員長入山後,遊覽唐玄宗時建築之會慶宮、延慶宮、上淸宮。於上淸宮應主持道士之請,對衆揮毫,題...

  • 文章青城山老人村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5期  作者:平子 出版时间:1966-05-01
    关键字: 老人村 青城山 历史记载

    灌縣靑城山有老人村,其地今在興仁場隔江,去灌縣九十里。其人物與他處初無殊別,惟昔時道路險遠,而遊者又好誇人所不知,傳說中遂成爲神異之地。老人村較早記載見於東坡集,據載:「岷山之南,靑城山之北,有平阜一如秦人之桃源。昔人避難其中,多享年壽,故名老人村。或云:張潛夫入山採藥,浹旬不返,見一老叟,敬而問之。叟曰:吾族本丞相范賢之裔,知李永僭祚不永,挈吾輩至此終焉。」又載:「蜀靑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孫者多衆,道極險遠,生不食鹽醘。而溪中多枸杞,根盤如龍蛇,飮其水,故...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