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1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南飞 心随 闹市心寂

    蔚蓝的天空下,几只归,一掠而过天空中未留下一丝痕迹我的心,却已随着羣飞向渺渺的远方收回极视的目光,心头袭上些许怅惘默默走回繁嚣的人间

  • 文章逸廬徵詩啓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逸庐 征诗 庐图 逸庐雅集图

    心一介寒儒,身无长物。幸叨良友,赠画二帧。虽非希世之珍,实乃吾家之寳。朝夕把玩,日久生情。特公开征求题咏,藉资表曝。一曰。芦雁图:图为昔日海校老友柳君朔兄所赠。作于戊申,至今已十八载。柳君江苏人,为故芦雁专家三湘杨襄震氏高足。墨色浓淡有致,勾勒栩栩如生。芦苇数截,飘摇于风雨之中,旅三双,栖息于汀洲之上。或低头觅食,或翘首向天。其题句云:「南来总是暂,莫作故乡看。」语至沈痛。仿佛吾人当年,絜妻抱子,狼狈南来;雨夕风晨,擧首北望之情景。然游子天涯,双鬓已白

  • 文章蒋单楼的察林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王善之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蒋单楼 察林 肃清土匪 蒋氏墓园 李鸿章

    蒋单楼的蒋氏,是本(丰)县城西多年有名的大家钜,庄主蒋公生性仁慈,多行善事,甚孚众望。一日傍晩,于村边散步闲望,适有一壮年佃农,身揹火铳,手中倒提着大雁一只,由北坡走来,行至庄主面前,致敬施礼。这只带伤的孤雁,抬头仰望蒋公,喑哀悲鸣,有乞求援救之意,庄主有所感动,而内心更加怜惜。佃农已察知其意,遂即说道:「你老人家如若喜爱,晩辈愿将这只奉献给主人」。蒋公说:「很好,我与你三只大肥鸡的代价,不能敎你白费力气,送到我家去好了」。老庄主回到家里,便嘱咐家人说

  • 文章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王恭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回雁峰 衡山 思乡情怀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注:一、衡阳:在湖南衡山之南,上有回雁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传飞至此,再不向南飞。因为这一信息,表示牠们马上可以飞回北方去。二、楚水燕山万里长:计算著回家的路,对家有一份执著。三、江南春光明媚,正好留恋,为什么急着回家呢?江南虽好,却是他乡,故乡虽苦毕竟是家乡。四、鸟飞到南方来,实在是不得已,一旦能飞回北方,对南方毫无眷意。

  • 文章婚姻舊俗贅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王善之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婚姻旧俗 合年命 要年命 撒帐歌

    迎娶(亲迎)亲迎:车马来至女家门前,司仪唱道:高卷竹帘挂玉钩,香车宝马到门头;花红彩礼数不尽,富贵荣显一日秋。新郎即下车、马投柬。(柬帖落款称奠生〇〇〇叩上)缓步进门,登阶升堂,恭行奠礼,新郎亲自由侍者手中,接过鹅一只、酒一坛,安放在供桌左右厢,即行两跪六叩礼后,退下再向两位泰岳叩头。岳母随向新贵人说:「没有敎姑娘学好针线及家事,请亲家老爷、太太担待。贵姑爷包涵」。新郎亦含笑躬身答道:「谨遵钧命」。奠礼奠礼、是一种旧俗礼(我说的是,民国二十年前后时期

  • 文章晉王李克用是否葬回雁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賀庭芝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晋王李克用 晋王墓考古 下葬

    山西省繁峙县大营鎭,乃古沙陀地方。这在大营鎭的堡子北门上,有一块小石匾上刻有古沙陀三字。又有几个村子,名为左所、前所、后所,象征这些村子,当年必是驻灵之地。还有当地的水草滩下约丈深左右,有河粪层,人们俗称河炭,取回烧火,有的里边,还有料豆子等,喂牲畜的东西。证明李克用砭在沙陀,即系此地无疑。最低限度,也是沙陀重要部分,因为原型关就在大营鎭。唯查史书所载,晋王李克用死于晋阳、葬回雁门。究竟葬于门何处,始终是个谜,没有实证。可是雁门关下的代县,虽有一处晋王

  • 文章川劇韻轍及作表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川剧 唱辞 尾韵 十三道辙 桂英打

    川剧唱辞的形式略如上期所述。但唱辞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也在这里附带说及。便是每句的尾韵,亦即俗称的「辙儿」。辙儿即诗,词中用的韵,唱辞必须合辙,犹如诗词必须叶韵。但戏词中的辙,较诗词中的韵为宽。所谓十三道辙是也。在一段唱辞中,律以一辙到底为正统,但在川剧中则有例外。如「桂英打」一剧中穆桂英所唱一段「甜平梆子」,竟用了「言前」「怀来」「花发」三个辙:莲花宝帐把令『传』,大小儿郞听底『端』;恨刘王登了基朝纲大『乱』,有功罚无功赏其理不『端』。怒老了父女

  • 文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6-01-10
    关键字: 文雁门 诗词作品 人物回忆

    名诗人兼书画家文门,字伯毅,广西郁林县城西新村人,文氏是明末丞相文天祥的后裔,为郁林的望族,他祖父文德馨公是前淸同治丙戌进士,父荔村公是淸秀才,一门俊彦,数代书香。门幼承家学,秉赋聪敏,书记翩翩,在年靑时代,已经崭露头角了。我和门很早认识,他大我二十岁,可说是忘年之交,记得他在香港违难的时候,我已从香港辗转来台,后来才知道他也逃到香港了,而且听说很狼狈。在大陆中共追捕之下,化装江湖卖艺,到处流浪,俟机逃出。读将军诗人徐启明先生秋感次文门韵诗

  • 文章南飞那枝跨洋过海的『刀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陳白秋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南飞 文学创作 诗书歌画 人物事略

    —「寻找人间的香格里拉」序南飞本名范日欣,吾埔下黄砂乡箒竹岭村人,曾主编本刊十年——编者注——出版十六种作品,著作等身我和本书作者南飞兄(本名范日欣),是五十年前陆军总部陆军出版社的老同事。当时,他担任行政科长并兼任精忠日报的副刊主编;而我则担任「中国陆军」杂志的主编,我常常看日欣兄在精忠报的副刊上写稿;在外面的报刊上写稿;也偶尔在「中国陆军」上写稿。他写的多半是散文,我很喜欢采用他的大作,使我这「硬绷绷」的军事杂志,可以在「硬中有软」,以求平衡

  • 文章千秋歲 憶容城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姜獻廷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千载容城 鱼米之乡 人杰地灵 难归

    洞庭邻比,原上翻霞帔。鱼读月,禾飘穗。地灵人杰出[1],天宝龙光刺[2]。鄕土乐:喧哗竞渡[3]偸看戏[4]。蓦地琼瑶碎。惆怅天亦泪。抛简踱,凭栏企。云深桑梓远,杳音尘闭。分夜后:街头那热[5]还呼未?[1] 本县为伍子胥故里。[2] 出县城东门,有一条笔直道路,状如剑刺,说是「土剑凿东门,…………」。[3] 每年端午节,县各地都划龙船,尤以县城里分紫龙、凤凰两方,在西门渊或黄高桥处后河,对阵比赛,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4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