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钱塘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月十八日浙江潮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1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77-10-01
    关键字: 观潮节 浙江 钱塘江 《观涛赋》

    通海江河,每日潮汐,两涨两落,本无足奇,惟吾浙钱江出口,有山阻遏,窄逼逼如峡,江流至此,不及退让,反见争前恐后,彼此排挤,激成巨浪,突然怒立,高跃千仭,远望白浪滔天,恍惚雪岭,旋忽崩坠,发声如雷,何止千军万马!由于一起一伏,其力至钜,一泻千里。遂成壮观,而农历八月十八之潮,乃一年之冠,潮头高昻,波澜壮濶,被推为宇内唯一寄景。钱塘秋潮,有诗为证,如唐之骆宾王名句!「楼观沧海月,门对浙江潮。」宋苏东坡:「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相观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

  • 文章錢江觀潮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8期  作者:方世龍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钱塘江 观潮 伍子胥

    他流落到钱江边,又听说吴王赐他自杀,就愤愤投江而死。那钱江大潮,便是伍子胥在抒愤发怒。这故事把钱江怒潮描绘成忠臣的慷慨赞歌,该是羣众的一个很好的譬喩吧。这时,我们看钱塘江上,江水退在宽阔的江涂下,漾着粼粼浅波,明明亮亮的,温和得像一位文静的姑娘。许多观潮的人见她这般温顺,便下到江涂上玩起来。有两位当地人见了就喊:「不要走远去,有危险的!」他们虽然还要潇洒一囘,但终于慢慢折了囘来。此时西看秋阳,在薄云中时隐时现,远山衬着蒙蒙的淡绿色。値三点许,忽然,一线晶亮

  • 文章西湖杨堤六桥与钱塘六和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畢新華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西湖 杨公堤 钱塘 杨孟瑛 杭州知州

    至孝宗新崩,武宗初位,部议覆文延至正德元年冬到杭州,乃于正德二年二月兴工,九月竣事,濬出了湖泥堆积湖外,添一新堤,亦建六桥。命名「环壁」、「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濬源」。因历代失修,致游客极少。知其桥名者亦少,只留历史陈迹而已。钱塘大桥,妇孺皆知,为我国有数之名桥,而六和塔就建于钱塘江上,其建地是旧有六和寺,据宋史载开宝中年建塔,以鎭江潮,太平兴国中改寺为开化寺,而塔名未更,远望约七层,走近就知十四层雄伟建筑,高耸江面,约十余丈,可与西湖

  • 文章關於褚遂良的籍貫問題讀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8期  作者:天和 出版时间:1971-08-30
    关键字: 褚遂良 籍贯 钱塘 参考文献

    拜读浙江月刊三卷七期一五页:褚舒华女士所写「关于褚遂良公的籍贯问题」大作后;以家乘为依据,擧事简赅,足见家学渊源,敢不拜嘉,仆所书褚河南钱塘人,系依据下列各书而大胆的写出。一、辞海:一九一八页第四排三十三行载:褚遂良钱塘人,字登善,博涉文史,工棣楷,为太宗所重……。二、辞源:一三五二页第四排五行载:褚遂良钱塘人,字登善……武后立累贬爱州刺史,以忧卒。三、人名大字典:一五四四页二排二行载:褚亮唐玠子,其先自阳翟从居钱塘,字希明,封阳翟县侯。一五四五页三行

  • 文章何時歸看浙江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唐凱莉  出版时间:1981-04-06
    关键字: 钱塘江 故乡 涨潮 杭州 西湖

    中国电视公司「六十分钟」节目,在七十年一月九日晚间播出「大江东去,浪淘尽,——观钱塘潮」,播出后,观众纷纷来信,要求重播,或索阅原稿,可见关怀大陆风光者之多,与鄕思之切。在本节目播出之前,我先访问阮毅成先生,承他热心指导,提供了有关杭州与钱江大潮的许多资料。我整理了之后,又送给他看,他又为我增订补正很多。我原籍上海,与杭州及海宁相邻近,但我生也晚,未得到过杭州,也未得看过大潮。但经阮先生的指点,看了影片,相信不久,可追随阮先生,同站在海宁城外的大塘上

  • 文章浙江省地區河流簡介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2-09-06
    关键字: 浙江 曹娥江 甬江 钱塘江

    婺港、徽港二源后,东北流,经七里泷,至桐庐县,纳天目溪,自建德县至桐庐县一段,称为桐江。天目溪 又名桐溪,一名分水港,上流即于潜县之紫溪,自分水县南流,亦曰天目溪,入桐庐县境,乃名桐溪,绕城东行,南出桐君山下,入桐(浙)江。桐江 由桐庐县东北行,入富阳县,此段又名富春江。附图(二)富春(浙)江自富阳县东北流,至杭县,会浦阳江,乃称为钱塘江。浦阳江 简称浦江,源出浙江省浦江县西,北流入诸曁县界,亦名丰江,又名浣江,转东北流,经绍兴县钱淸鎭,名钱淸江,再北流

  • 文章春江鰣魚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4期  作者:龔玉和 出版时间:2010-04-10
    关键字: 钱塘江 鲥鱼 史话

    千百年来,浙江富春江鲥鱼肥嫩鲜美,一向有口皆碑。先贤将春江鲥鱼、松江鲈鱼、黄河鲂鱼,列为中华三大美鱼。钱塘江鲥鱼味道鲜美,不同于众,向有春江「绝味」之称。早在东汉,鲥鱼就已成为一款至尊水鲜。相传,东汉名士严子陵少时与光武帝同窗。刘秀登基称帝之后,欲请子陵出山,辅佐治国,封谏议大夫。未料,先生难舍富春垂钓之趣、鲥鱼之鲜,坚辞不去。光武帝无奈,只得放他归隐山林,致使春江鲥鱼之美,一时名传天下。诗人李白闻讯,叹道:「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富春江的鲥鱼

  • 文章钱塘江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董克敏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钱塘江 江流曲折 驰名中外 钱塘观潮 弄潮

    钱塘江,在我国十大河流中,虽系河道最短的一条(三六八公里),但其名称却为最多的一条。古名渐水,亦曰渐江。以江流曲折如之字,又名之江,或云曲江。有二源,北曰新安亦名歙港,其水澄淸,南曰兰溪而水浊,二水在建德城东南相合北流,乃称浙江。经桐庐县合桐溪亦曰桐江。经富阳县亦曰富春江。抵萧山县,钱淸江来会,东北流至杭州城南,乃称钱塘江。再东北流而入东海。钱塘江之所以驰名中外,盖钱塘潮奇观也。潮,本是海洋之水,受日月引力,定时而涨落,谓之潮。分别言之,早潮曰潮,晚潮曰

  • 文章钱塘江口纪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金陵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钱塘江 交通 人文历史 诗文

    慈溪在宁波北部,钱塘江口南岸,一片广袤的冲积平原。海边的滩涂最早从余姚的土地上接出,它涨到哪里,人们就跟到哪里。耕地、居住、生活。在这方圆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平原上,河流纵横密布,像一盘围棋。纵的叫浦,横的称塘。南北向的如淹浦、新浦、淞浦、龙舌浦、水云浦、裘家浦;破山浦、东西向的有三塘江、五塘江、七塘江、八塘江。致使钱塘江口陆地越来越大,出海口却越来越小。人们说今年的钱江潮没有了,是不是与钱塘江的喇叭口狭小了有关系呢?国家给围涂造地予以特别的优惠,允许他们

  • 文章钱塘轶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萝萍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钱塘轶闻 白蛇伸冤 诗妓琴操 情痴

    廉能一叶淸叶宗行,读书尙气节,永乐中期因治水有功,擢升钱塘知县,到任不出一年,政绩斐然,百姓爱戴!有天,在厅堂视事,瞥见一条白蛇,蜿蜒上堂,二目望着他,似有诉讼的样子,叶令问白蛇说:「如果有寃,我可替你审理!」白蛇点头出署,叶令跟随蛇后来到一家制饼店中,蛇即游入炉灶下面,叶令觉得事有可疑,下命捕快发掘,掘出一具尸首,立将店主逮捕,一审破案,原来数月前店主谋财害命后,将尸首埋在地下。当时境内常有老虎出现,伤害人畜,叶令作了一篇祭文祷吿,从此老虎远避。仁宗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