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讲学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文中子讲学处」考察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張崇發 許世杰 王良學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王通 讲学 考察记 乡间趣闻

    许世杰、王良学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三日到河津、稷山、鄕宁三县交界处的深山中,访寻隋末大儒王文中子讲学处。虽然是三九天,但风和日丽,如同春天般温暖。这里杂草蓬生,若是夏季来,别说是寻石访迹,是独自一人行走,也不好前进,荆棘遍地,藤蔓缠绕,一片山野风光。现时正値隆冬,杂草枯败,我们正好没身其间抄碑文。正抄间,忽然「噗啦」一声,从蒿蓬中飞出一只山鸡,羽毛五光十色,甚是好看。因日久天长,屡遭人为和自然的破坏,这里除了石刻和碑记外,其他遗迹就不好找了。可以拍照的景物

  • 文章吳寬列傳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5期  作者:吳齊義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吴宽 遗像 东宫讲学 儒家思想

    明初,我吴氏第一代先祖万一公从邵陵迁至东安三水乡定居,传至第四代祖吴宽公,苦读有成,上京廷试首魁及第,矗动乡里,族谱记载颇详。公中状元后,半生列班朝廷,讲学东宫。后逝世任所,皇恩谕旨葬紫禁山,经吴氏子孙上表力辞,终获准归葬故土东安。每年清明节祭祀,吴氏子孙均参与盛典。公之坟墓及画像、家谱等均保存于家祠中,完整无损。此次齐义返鄕,特将资料蒐集带来台湾,敬请补入「东安县志」内。吴齐义敬书

  • 文章鄭澤光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郑泽光 生平介绍 讲学授业 牙医

    加强鄕镇组织,复员建设,整饬吏治,功勋卓著。民国三十六年先生卸任琼山县长回穗,担任中央警官学校第二分校敎官兼训育处副主任,后调台湾省警官训练班副主任。调训本省现职未受警官敎育之警官。积极配合台湾光复后建警需要。民国三十八年,转任内政部服务,先后担任简任专门委员、警政司长、参事、主任秘书等职。任内对警政之督导、警察法制之建立、内政法规之整理与修订,贡献卓著。民国六十五年转任司法院简任秘书及参事,至民国六十六年届龄奉命退休。先生除任公职外,并抽暇讲学授业,作育英

  • 文章中原零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7-02-25
    关键字: 同乡会 讲学 书法 出版 讣告

    间,在他发行的潮洲文献第二卷第四期杂志上,撰写「韩文公给予潮州后人的观感」,列敍韩愈「误信方士之言食硫僙而死」,消遣于「风花雪月,体力透支过度」,韩愈第三十九代孙韩思道,因而对他提起自诉。李卢嘏回台讲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敎授李庐嘏(商城)博士,应台湾大学医学院眼科系之约囘台讲学,并应华视电台之约,于去年廿八、廿九日晚,在该台讲述靑光眼、百内障病理问题,豫籍人士王广进、唐书敏、高应笃、张国联诸同鄕,并设席欢宴。马鎭方就任北巿府秘书长台北巿政府新任秘书长马鎭方

  • 文章康有爲與萬木草堂學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林斌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康有为 万木草堂 背景 学纲学科 讲学情形

    与其友陈千秋同学于学海堂,治戴段王之学,千秋所以辅之者良厚。越三年,而康有为以布衣上书被放归,擧国目为怪,千秋启超好奇,相将谒之,一见大服,遂执业为弟子,共开馆讲学,即所谓万本草堂也。」又康有为自编年谱,于三十三岁(己丑)时亦云:「三月,千秋来见,六月来及门。八月,梁启超来学。」年谱并自述其开堂讲学之经过云:「光緖十七年始开堂于长兴里讲学,大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来学者多志士,若韩文擧、梁朝杰、曹泰……既明而起,讲贯至深夜。……新学伪经考刻成

  • 文章全谢山端溪讲学及其影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全祖望 品行修养 入粤讲学 学风影响

    一、前言有淸一代,康乾之际,北国诗人,江浙学者,先后度岭入粤者甚多。如王渔洋、惠士奇、朱彜尊、袁子才、钱大昕、全谢山、查愼行等。他们或荷朝廷重命,或羨岭南风光,或应讲学之聘,不惜迢迢千里,冒风波烟瘴之险,度岭一游。他们在岭南以文会友,敦志节,阐风雅。对岭海文化发生相当的影响。其中尤以浙东学者全谢山。应聘端溪书院担任掌敎,以其浙东笃践实履学风,严峻不苟之人格,给予粤中书院士风,开一朴实狷介之风气,为乾嘉以后浙学岭学和会交融,树立下深厚的基础。(谢山语)为

  • 文章康有爲與萬木草堂學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林光灝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康有为 万木草堂 上书皇帝 学纲 学科 讲学情形

    与其友陈千秋同学于学海堂,治戴段王之学,千秋所以辅之者良厚。越三年,而康有为以布衣上书被放归,擧国目为怪,千秋启超好奇,相将谒之,一见大服,遂执业为弟子,共开馆讲学,即所谓万木草堂也。」又康有为自编年谱,于三十三岁(己丑)时亦云:「三月,千秋来见,六月来及门。八月,梁启超来学。」年谱并自述其开堂讲学之经过云:「光緖十七年始开堂于长兴里讲学,大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来学者多志士,若韩文擧、梁朝杰、曹泰……既明而起,讲贯至深夜。……新学伪经考刻成

  • 文章貴州苗子與國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4期  作者:胡濤  出版时间:1976-03-29
    关键字: 贵州省 外人误解 贵州苗子 王阳明 讲学

    讲学。由于王阳明先生的敎化,致贵州文风鼎盛,使我们黔人受益不浅,党国先进陈布雷先生书赠张道藩先生一联可作注解。张道公在抗战前后曾三任交通、内政、敎育三部次长,陈布雷先生便以此作上联来揶揄他,而以表扬他的才华作下联。这付对联的全文是「交通、内政、敎育、一次、二次、三次、是何其次也;岂眞万不得已而求其次?革命、著书、作画、心长,才长,艺长,既莫不长矣,无妨一塌括之以尽其长!」

  • 文章印度泰戈尔太原讲学记——崔宸英记忆中的泰戈尔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崔廷鈞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泰戈尔 太原讲学 徐志摩 游晋祠

    印度偉大詩人、哲學家泰戈爾(一八六一—一九四一),被世人稱爲詩聖、詩哲。曾於一九一三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著有《園丁》、《拾果》、《新月》、《吉壇迦俐》等著名詩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說。他的詩集多贊頌大自然,他創立大學,亦授課於森林之中。當甘地宣布對英國不合作時,他即參加,並把自己的稱號勛章還給英印政府。他的爲人是嚴正而富有正義感的。泰戈爾的思想和詩集,當時對我國文壇影響很大,有很多文人學者崇拜泰戈爾。如當時北大出身的著名詩人、小說家冰心(謝婉瑩)女士以及徐志...

  • 文章陸九淵與朱熹鵝湖之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陆九渊 朱熹 鹅湖书院 治学讲学 历史趣闻

    铅山 王立斌陆九渊,字子静,自号存斋,号象山(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年)江西抚州金溪人,南宋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因结茅讲学于贵溪象山,人称「象山先生」,其学与兄陆九韶、陆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并提出「心即理」之说,认定天理、物理、人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唯一的实在。他的学说后被明代王阳明所推崇发展,形成了历史上极有影响的「陆王心学派」体系。一、陆、朱鹅湖之会的前因江西信州铅山鹅湖寺是当年我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朱鹅湖之会」的辩论场所。鹅湖寺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