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西医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醫師囑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嚴震銓作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医嘱 漫画 反讽 西医

  • 文章記周綸與周緖的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1期  作者:雨香  出版时间:1973-03-20
    关键字: 周纶 周绪 无锡西医 自杀殉情 德国求学

    周纶是抗战以前无锡城内的一位颇负盛名的西医(德医而非日医),他的医术高,医德好,是有口皆碑的,但是本刊所载有关他的自杀和婚姻的事,和我在锡所见闻的,稍有不同。兹将本人所知道的追述如次,仍希知道其事的人,加以指正,以免讹传。至于其胞弟周緖枪杀秦府猴子的年份,应系民国二十年以后的事。周纶出身寒微,乃翁某,曩曾在旧无锡知县衙门裏充当差役,夙为缙绅们所不齿。他有两个儿子,长名纶,次名緖,二人从小都很聪明,所以他决定以历年所积蓄的财产,培植长子学医,只要他学得眞

  • 文章國父孫中山先生與香港之關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廖聲顯  出版时间:2005-04-30
    关键字: 孙中山 香港 西医书院 救国思想

    意识,是在一八八五年中法战争后对清廷很失望,从报章得悉朝廷官员贪污日盛,这些讯息对国父影响很大,由于当时的思想、教育和环境刺激,对日后 国父决定推翻清廷、改革中国的意念有其深远的意义。国父在香港求学期间,曾一度离开香港到檀香山投靠兄长,回国后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的南华医科学校习医,一八八七年香港开办西医书院, 国父便转往香港继续习医,因此受到西方教育的薰陶,孕育出革新求变的思想。总计 国父来往香港及在港求学的时间,前后达九年。其后 国父曾在香港大学演讲,称香港为其

  • 文章孫逸仙傳記——中國的偉大鬥士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Arnulf&Sterer 汪錫鐸 出版时间:1980-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青年时代 翠亨村 香港求学 西医学院

    很大的秘密帮会,也正是一个反淸复汉的帮会。帝象见中国人民受到压迫,内心感到非常愤怒,因此,他决心要拯救中国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几个月以后,他也加入了那个反淸复汉的「三合会」。不久,帝象又离开广州去香港,一八八七年的十月,自英国来到香港的康德黎医学博士,在那里设立了一所名叫「香港中国人的西医学院」,帝象是该灵学院第一个注册的学生。所有该院的各个班级,都设在何启创办的「雅丽氏纪念医院」里(何启是香港一位著名的律师,广东人,以前在英国留学,和英国小姐雅丽氏结婚,后

  • 文章從一味單方說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期  作者:王子平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一味单方 气死名医 祖传秘方 中医 西医之父 希波克拉底

    一味单方,气死名医」。这句古老的俗谚,流传甚广。还有坊间口耳相传的「祖传祕方」。报章杂志上或街头巷尾的广吿,经常也出现「保证医好,无效退钱」的诱人话语,倘若包医出纰漏,岂祗是损失钞票而已。伤害健康可能会后患无穷,才是寃哉枉也。以现代人来评议的话,如果确实有神效,应该可得诺贝尔奖,不但不须化钱登广吿,而且还可以名扬四海,财源滚滚,何须要招徕病患,眞是不可思议。以一种固定单方,可医治男女老幼胖瘦不同的人,既不合情理,又违反了中西医学的原理与原则。至于单方

  • 文章記鄕先賢丁福保先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5期  作者:唐湘清  出版时间:1984-05-20
    关键字: 丁福保 中西医学兼长 师生关系 中医学术

    记得多年以前,无锡鄕讯曾刊载一则短文,大意是说:「丁福保先生的姪儿在台北,丁福保是西医,不是中医」。当时我看了这一短文,觉得事实上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据我所知,丁福保先生不仅只是西医,对于中医的造诣也很深,是一位中西医学兼长的学者,虽然他是西医,决不能否认他同时也是中医。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这位无锡前辈的文章,都因事忙而搁置。现在忽然想起,仍捉笔记述。我从少年时起,就读过丁福保先生很多的著作,因此对于丁福保先生的事蹟,可能比他姪儿更淸楚。丁先生在上海梅白格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