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表演活动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一絕 南陽抬妝古飾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呂英民 劉杰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抬妆古饰 民间艺术 表演活动

    河南南阳市青华乡的抬妆古饰民间艺术,以其玄妙的造型,被称为中原一绝。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闹元宵,三月二十八的古庙会,当地的民间艺人就自发组织表演活动,吸引了方圆百里数十万群众。民间艺术南阳抬妆古饰就是八个人用肩抬一张八仙桌(方桌),表演者借助一物站在上面,通过一个道具扮成一幕戏,一妆为一个剧团,表演的多是传统剧团中的一个镜头,表演者多为八至十一岁的少年。幷以锣鼓等衬托渲染。南阳乡村举办抬妆古饰表演这一天,非常热闹,锣鼓喧天,人流如潮,表演队伍宛如长龙。传统

  • 文章山西的武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陳盛甫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山西武术 名师介绍 武术表演活动

    远近尊崇。洪洞通臂拳练的人不少,其中最有名的是营镖局的李作功、郝石太、李宝进,据说有个姓白的也称无敌手。太原以北繁峙县有李春芳练十二手鞭杆,曾在内蒙归化城(现呼和浩特市)战胜半道街,名闻一时。省会太原更是群杰萃集之地,曾先后有以武术名家王新午为副会长的省国术促进会,以段树华为馆长的晋阳国术馆,以马力伯为馆长的太原国术馆。这些武术团体不分派别门户,都聘有不少的名师专家,收有大批会员;还在各街分设社团,时作表演,因之名手辈出。太原北郊宇文村的张万荣,南郊的李连成

  • 文章百侯文艺活动散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劉錦雲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百侯村 文艺活动 汉剧表演 时代剧社 地方文化建设

    外面的汉剧团来演出,戏台就搭建在溪唇的大沙坝。上世纪初,村人开始称汉剧为「外江戏」,后来大埔自己有了民声汉剧团。他们在本县甚至跨县的乡间演出,每次到百侯时,总要连演几晚,节目单常常是满满的一大张,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苏三起解》、《百里溪认妻》、《林昭德》、《打洞结拜》、《闹严府》、《打渔杀家》、《蓝继子》、《穆桂英挂师》,还有《目莲救母》、《铁扇公主》等等。过去把演汉剧叫「做大戏」,演戏这个活动对百侯村的老百姓来说是件振奋人心的盛事。人们一听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