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茶阳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茶阳逸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大埔茶阳 名胜古迹 历史

    2014年3月,茶阳镇被国家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是实至名归的大喜事。从明嘉靖5年大埔立县,至一九六一年,茶杨作县城时间长达435年。数百年来,茶阳积淀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历史文物、诗文、掌故,所在多多。一、诗文方面。吟诵「茶阳八景」的作者就有三位:进士饶鸣镐、举人饶溶、庠生肖启元,流传较广的是饶溶之「茶阳八景」:1.东磜悬流:水从石罅泻来清,高磜漩流漱玉声;小出东门闲伫立,晶窗一幅对山城。2.神泉秋旺:汀流峰北古神泉,趁市鱼篮泊满川;最是嚣尘兼爽垲

  • 文章清末大埔县第一间师范学校—茶阳师范学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楊永漢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茶阳师范学校 小学教育 历史

    、章瑞图(广州番禹人)、王寿萱(梅州松源人,两广师范毕业),监学2人,肖之桢(百侯人禀生,韩山惠潮嘉简易师范毕业)、张杞云(西河漳溪人庠生),庶务:蓝鋆(湖宁高道人韩山惠潮嘉简易师范毕业)。从师范学校的行政领导看,管学官由大埔县知县胡良铨兼任。主要负责人学校监督康咏系进士出身,曾任内阁中书。五位教员中,均是外地聘请。其中浙江宁波1人,广州番禺2人,广州1人,梅州松源1人。三位学校行政工作人员中,二位是韩山惠潮嘉简易师范毕业生,也是教育行家,且是本县人。茶阳

  • 文章茶阳诗坛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張達騰 廖崇希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茶阳诗坛 诗词 乡情乡谊 联谊

    呕心沥血万花红。一支彩笔腾龙舞,三卷雄文飞凤纵。述志抒情扬国粹,扬清激浊谱骚风。诗如东海无穷浪,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秋曹展领会长兰苑雅集 前人浩翰晴空澈,冰轮多皎洁。赏兰无雅俗,醉月有圆缺[2]。君子蕴深情,天香珍晚节。举觞竞畅吟,盛世歌声悦。湖山新八景(鹤顶格)五虎松涛 蓝巨案五岭逶迤任你遨,虎威龙跃逞英豪。松风竹影亭台映,涛绕湖山碧水滔。双桥玉带双卧虹桥两岸欢,桥梁座座架川峦。玉人慢步寻津渡,带笑畅谈道路宽。双髻荧光双峰耸翠竹林风,髻顶撩云铁塔雄。荧幕频传

  • 文章茶阳诗坛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廖崇希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茶阳诗坛 诗词 家乡咏诵 乡贤

    芦花竞白头。楚骚扬风 前人楚骚吟帜耀长空,文化根基两岸同,泗水青萍供拾翠,尼山鸟栖喜题红,词源浩荡云烟盛,藻绘淋漓笔力雄,四海一心齐步调,洞庭泛棹共扬风。贺大埔文艺界迎春献艺 谢如剑迎春百卉永芳妍,艺苑欢声彻九天,虎啸龙吟歌盛世,唐音宋调颂新年,振兴文艺襄千业,作育英才耀万川,众彦峥嵘酬壮志,同奔新纪喜扬鞭。永芳堂颂华楼壮丽绚春妍,万紫千红春满园,奉献乡邦称典范,弘扬文化作中坚,怀仁履义耀先祖,明德亲民启后贤,艺苑向荣多盛事,星辉月照道统传。贺星茶阳励志社

  • 文章雪兰莪茶阳会馆简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秘書處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马来西亚雪兰莪 茶阳会馆 成立与发展

    本馆肇创于前淸光緖四年(一八七八年)原称茶阳公司,馆舍建于安邦律,即今新馆之地址也。三楹两廊,纯属古式,内奉关圣大帝神位,上书万古纲常四字,邑侨春秋二祀,执礼甚恭。顾当年创立者之姓名,则已无法稽考矣。馆外附设囘春馆,为同鄕留医之所,不图百数十年前,即有此组织,先贤之宏谋远识,诚足多也。一八九六年,邑侨王聚秀先生,奉母命由马六甲前来吉隆,拜访同鄕,认亲睦邻,敬恭桑梓,本馆即开会欢迎,藉联鄕谊。是年选擧即公推王聚秀先生为总理。王先生接任后,目睹馆宇破漏,即慨

  • 文章茶阳诗坛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茶阳诗坛 诗词 咏物抒情

    高月近瞩长天。哪堪回首当年貌,近史掀开新纪篇。贺茶阳边贸大市场揭幕丘金城地处粤东闽赣边,山山水水紧相连。三方自古通商贸,百姓从来婚嫁联。改革宏图千业盛,振兴经济众心坚。楼高百尺凌云立,从此新开广阔天。贺莒村骥风报十周年 蓝美强骥风疾驰又旬年,勤耕艺文独秀妍。国事乡情详报导,县政良策广传宣。根固莒梓光前路,丰茂家园裕后全。父老侨贤欣赞助,宏文妙笔镌佳篇。排律大埔颂 谢如剑 吴刚茶阳古邑粤东边,代有人文风采妍。烈士三河碑石耸,华侨爱国赤胆牵。流金溢彩瓷都富

  • 文章大埔茶阳「升灯」民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埔茶阳 “升灯” 民间习俗 姓氏宗祠 祭祖活动

    古鎭茶阳,自明朝嘉靖五年(公元一九五六年)析恋州,清远两都置大埔县,县治设在茶山之阳,又名茶阳也是大埔别名。迄今近五百年。据老前辈说,古时茶阳城内有三十六姓,虽城内仅区区几千人,以置县时全县三余人计,所占比例却不小。姓氏情况为何繁杂呢?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古时汀江河乃由闽入粤的重要水道,茶阳鎭为两省通衢之地,几百年前一些客家人陆续从福建宁化石壁村沿江而下辗转到茶阳落居;二是沿海部份人为避战乱而来到茶阳山城;三茶阳当时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来为官

  • 文章雪兰莪茶阳囘春舘百年史畧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郭衍賓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马来西亚雪兰莪 茶阳回春馆 创立与发展

    一、前言一部光荣之历史,乃由前贤后哲,不断缔造累积之成就。溯吾囘春舘之创立,于玆已历一世纪矣,屡历星霜,史绩悠长,前贤创造,后哲发扬。若云功绩,以购基业茶山园为最,若云舘史,则于一八七八年创茶阳公司始。流光似水,世事如云,我舘经此百年之岁月当中,历史沧桑迭换:初为客属先贤叶亚来公,在吉隆坡建立政权之时期,而经英国殖民地之统治,而经日本军阀之占领,以至华巫印三结合,争取独立,建造大马来西亚民主国家。我舘生长于此潮流波涛起伏之中,而创立,而撑持,而建树,而

  • 文章大埔县治从茶阳迁至湖寮的由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劉旺彬 劉嘉倫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县治 茶阳 湖寮 迁县治 历史缘由

    大埔县城一九六一年四月从茶阳迁至湖寮,到现在整整四十周年了。然而,茶阳是古老的县治,从明嘉靖五年(公元一五二六)重置大埔县设县治起,经明、清和民国,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一年四月迁至湖寮鎭止,历经了四三五年,一直没有改变,何以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要迁徙?新县治为何又要选择在湖寮?许多人都不太了解。値此迁县治四十周年之际,我们翻阅了迁县治前后的一些文史档案,采访了一些当事人,共同回顾当年的一些史实,对于了解大埔的历史沿革,发扬当年迁县治时那种艰苦奋斗、勤俭踏实办

  • 文章華光靈通利群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茶阳华灵寺 开放庆典 历史背景 佛教文化

    茶岭葱茏寺庙雄,华灵开放乘东风。菩提广种明因果,法雨普施增慧聪。宝筏冲开极乐道,祥云缭绕碧晴空。参禅悟道了尘劫,佛法无边瑞霭融。丹桂飘香,秋阳灿烂。二〇〇七年十月廿九日〈农历丁亥九月十九日),客家大埔县茶阳下马湖村华灵寺迎来了登记开放的大喜日子,张灯结彩,鼓乐喧天,鞭炮齐鸣,热闹和谐,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气氛。其开放庆典楹联云:开十方净土,政教圆融开盛世:放万种尘劳,善缘广结利群生。政教圆融佛光照今天,来参加华灵寺开放典礼的有市、县、镇、村领导和嘉宾。其中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