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术文化共返回1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崇藝懷友故鄉行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0期  作者:李佑增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艺术文化 探亲 故乡 游览

    亿万年」对竹一付;赠曹策忠先生于右任先生草书「出为天下利;入读圣人书」对竹一付;带作者祖宅「俭以养廉龢致祥;勤能集字静延康」隷书对竹一付;赠开封中国翰园碑林小篆「翰墨开奇境;丝桐送妙香」、及于右任先生草书集字联「大汉天声三万里;中华文化五千年」对竹二付;赠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的于右任先生草书「江山如有待;天地更无私」对竹一付;赠旅居西安湘潭同鄕张炎侠女史的彭鸿先生集毛公鼎字「酒对一尊怀吾友;花明四壁是君家」、及行书「炎方物望敭京阙;使女才华重艺林」嵌名对竹

  • 文章南樂協會曁閩南樂府 公演南管戲劇很成功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9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南管剧团 南管艺术文化 戏剧公演 女性演员公演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由黄馨葆鄕长担任理事长的中华民国南乐协会和台北市闽南乐府管絃硏究会这两个从事南乐发扬光大的民族音乐团体,现正积极在筹组「南管剧团」之计划。在这一深具意义之剧团成立之前,该两鄕土艺术团体为答谢爱护南管艺术文化,热心公益事业之长官、鄕长及社会人士,特聘请爱好南管乐曲及南管戏剧人士加以严格训练,于春节期间举办南管戏剧大公演,以资联欢,并为今后南管戏剧作启发作用。三月十一日及十二日两天的下午七时至十时,南管协会及闽南乐府联合假台北市

  • 文章淮戲雜譚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孫樹棠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戏剧 中国艺术文化 淮剧 艺人简介

    戏剧代表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从戏剧中,亦可窥得该国的民族性格,如英、法影剧多为浪漫性,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美国的好斗、好战性格,保守国家则反对血腥、暴露狂等剧目。我国由于历史文化之博大精深,其戏剧则倡导忠、孝、节、义,所有戏剧编导,均以此为主轴、结局是善有善终、恶有恶报,用以教化人心,戏剧亦代表了国家的艺术文化之升降与良寙。我国戏剧,除京剧(已被明定为国剧)外,各省及地方均有它的代表剧,如川戏、豫剧、晋、湘、闽、粤、梆子、黄梅、越剧等,种类繁多;我江苏省

  • 文章嶺南箏王的傳人—藍新德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藍寬慎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蓝新德 古筝艺术 艺术成就 艺术著作 传统艺术文化

    演奏员。1979年,报考中国音乐学院古筝研究生,是广东唯一考生,虽成绩突出,因故未能如愿。但却被中央音乐学院曹正教授,慧眼识中,得到殊遇,破格收录为校外研究生。此后,蓝新德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艺突飞猛进。进修期间,他经常拜访、虚心请教北京、上海等地客家古筝老前辈,收集、研究有关古筝、汉乐的史料,得到不少老艺人秘传衣钵古筝理论,其著述有深厚基础。蓝新德数十年孜孜不倦专心钻研究中国民族传统古筝艺术,他的成就得到了音乐界的肯定,被誉称为“惠州古筝第一人”,不愧为“岭南

  • 文章觀畢卡索書展有感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3期  作者:蔣勳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毕加索画展 观后感 绘画要素 经典作品 艺术文化

    挺拔,写人物表情入神,呼之欲出,写山水变化万千,穷宇宙造化的奥秘,誉为我国艺术文化的瑰宝,恰如其分。就中国人而言,欣赏毕卡索名画家的作品,也不要忘记中国绘画所蕴涵的高超意境与笔墨技巧,无论作为一个画的观赏者或画作家,都应珍惜中国固有精深博大的绘画艺术文化,努力把这些世代相传的珍贵宝物传承发扬光大,再汲取外国的艺术精华,融合创造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才是我们应有的取向。

  • 文章參展者的話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董翔飛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董翔飞 书法及金石篆刻展 展览说明 艺术文化

    的笔墨情趣,吸引一群群文人学子,雅士名流乃至帝王将相,无不趋之若鹜,沈醉忘机。传统社会官宦名流,可以不擅长绘画,但无不精于书艺,纵科举考生亦不例外,试观历代官方文献,不论奏章圣旨,或令呈函扎,其文学造诣之深,书艺风韵之雅、之美,令人惊羨着迷,可见书法艺术在官方已形成一种流行风尙,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包括深受汉唐文化影响的邻国日韩也没有两样。书法固美,但金石篆刻更有另一种韵味与意境,无论分白布朱、布局疏密呼应,线条粗细、曲直,虽方寸之间,亦可透过巧思、精准刀法

  • 文章由臺灣建築看我們的「根」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2期  作者:邢福泉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文化建设 台湾建筑 民族文化 艺术

    近几年来,国内文化界有两点现象値得我们留意:一是社会人士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热爱与重视。这一方面可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大量报导或硏讨与上述主题有关的题材为例子。第二个値得留意的现象是「寻根」的意向和热情正方兴未艾,尤其在知识份子与靑年学生之中。所谓「寻根」,是寻找我们文化艺术的根源,特别是与我们现在生存的社会及环境有关的「根」。自文化建设委员会设立后,台省古蹟的鉴定和维护,成为重点之一,亦为各方所瞩目。在建筑方面,其以丰茂图片介绍者居多

  • 文章温州市县年底连接出版四本文化艺术史料特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史永珍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文化建设 文化艺术 史料特辑 资料

    本刊温州讯》迎著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温州市及鹿城、永嘉两县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分头而又相与呼应,郑重而且限期加紧于本年底连接出版(或正在加工核定装帧)四本内容丰富,装帧大方的文化艺术史料专集(选辑)。四书是:㈠市政协文史会编文化艺术专集近三十万字,分记曲学大师王季思、工艺大师叶润州等人事迹,及温州乱弹、京剧、发绣等艺术特色。㈡市政协文史会编纪念京剧编剧评论家许思言八十诞辰和逝世十周年专集《秉蠋菊坛》。㈢鹿城政协文史会编文史资料第十一辑,内分八组:①欢庆

  • 文章舞蹈活化石——雞嘴豬嘴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楚南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舞蹈艺术 民俗文化 滚傩神 东湖文化 起源

    二位表演者的双脚郤丝毫无损。値得一提的还有为鸡嘴猪嘴舞伴奏的主要乐器锣和偏形鼓,都是用竹片敲打,节奏为独特的四分之三拍子,但郤不按四分之三「强弱弱」的规律,而是弱拍在前,强拍在后,变成弱弱强,拍表成「般般,咚咚锵」;音乐随着舞蹈动作情绪的变化而分轻重缓急。目前,东湖鸡嘴猪嘴舞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已引起了国内许多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为抢救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乐安县派出专门人员,对这一古老艺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中国舞蹈硏究会、江西省舞蹈家协会、江西省歌舞团

  • 文章品读临川文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临川文化 哲学 文学 物质文化 艺术

    是「临川文化」的一块瑰宝,抚州是我国「傩舞之乡」。江西十个「傩」县,抚州占六县,其中又以南丰傩最古老、最系统、最完整,「延今三千余年」,至今袭而不衰,蜚声中外。抚州戏曲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孕育了一位戏剧巨人汤显祖。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标志着我国明代传奇戏剧发展的新高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形成了抚州独特的戏曲文化。书法:书法艺术是「临川文化」辉煌的一页。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于晋成帝咸康元年至六年,在临川任内史时三十余岁。他临池学书,为日后的书法成就奠定

共144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