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教育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十年代湖口「走馬實驗區」始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董握璋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湖口 走马实验区 筹备建设 农村发展 经济教育 村镇建设

    人,举办特约农家训练班二次,参加者一三三人,举办青苗会二次,参加者二〇九人。⑷督办合作事业。为调剂农村经济经济部抽有专人承办合作事业。当时各保已组织信用合作社一个,社员计一一七四人。⑸发展手工副业。为利用棉花资源,经济部聘请布师四人,分批教授纺织技术,受教育村民达五八八人,间接学习从事纺织者达八五〇〇人。⑹节省婚丧喜庆糜费。为讲节俭,每逢婚丧喜庆,经济部职员除下鄕宣传外,并参加指导。村民能切实奉行者,计八四二家,节省金钱计二万元左右。2.筹办示范农场。共办农场

  • 文章江蘇省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2期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行政沿革 地方志略 经济教育 砀山县

    周寨、礼河集、贾圩、蟠桃集诸鎭;礼河距治十二公里,周寨为通丰县之汽车路所经。交通:陇秦豫海铁路横贯县境,县治及李庄,杨集皆为车站。公路与丰、沛、萧县、铜山、宿迁诸县及山东单县相通,行驶汽车。敎育:全县学龄儿童计有四万五千七百二十一名,已入学之儿童数为一六九六六名,不入学之儿童占百分之六十三。中等教育有县立初级中学,及私立晨光中学(高初中),春正初级中学各一所,小学有中心小学卅八所,国民小学一五九所,私立小学一所。社会教育战前有民众教育馆三所,战前恢复一所

  • 文章走在時代前端的宋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甌仁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宋恕 教育 经济 人才 道德

    」宋恕曾在上海龙门书院,求志书院以及南京钟山书院任敎,担任过清水师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2]汉文总敎习,以及山东总务处议员兼文案。由于社会妒贤嫉能风盛,封建等第观念严重,终致此位才华横溢者未尽其才,未竟其志。宋恕的《六齐卑议》中的有关敎育,知识、人才与振兴经济的若干主张,是颇有见地的,并起过一定的影响和作用、至今读它,仍受启发,得益匪浅。一、主张欲兴经济,必先兴敎育、育人才敎育事业关系到民族的命运,社会的前途,经济的兴衰。宋恕认为,只有兴办敎育,才能造就大批人才

  • 文章儒家敎育思想与我台湾经济发展之关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台湾经济 儒家教育

    之功见矣,故曰「内圣外王。」以上所述为儒家敎育思想之体系,人人生活在爱河之中,爱人如己,助人认为当然,何况血浓于水,亲戚好友之有经济上之困难者,自会倾囊相助,并且认为「助人为快乐之本,」故无个人主义(即自私)与享乐主义(即自利)之观念存在也。㈦儒家以勤俭二字勗勉人勤与俭为国人共同之传统美德,盖勤则增进生产,俭则节省消费,故曰「勤俭为服务之本。」中国人出国侨居他邦,初去时赤手空拳,十数年后,尽成富翁者,无他,携有「勤俭」二字前往故也,经济观念远非当地土人所能

  • 文章金門去來一日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7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金门 行政 经济建设 教育 简记

    兴建国宅与安老、育幼两院后,认识了战地的社会福利,办得也非常周到,安老所的老人,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妥善的照顾,育幼院的幼苗,有丰富的给养与良好的敎育,一切生活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五、农、林、鱼、牧:金门的花生与高梁酒是名满海内外的,近年来因实施农地重划,屯垦荒地,改良土壤,故使农作物逐年增产,仅高梁一项,就增产达六十倍以上。造林方面,每年要植树五百万株,对于防风定沙保持水土及美化等作用以外,更能发展经济造林,进入菓化之林业经济价値。金门的大黄鱼在当地每斤祗

  • 文章嵊縣貴門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8期  作者:呂鈞 出版时间:2003-08-10
    关键字: 嵊州 家乡 经济发展 教育 人才

    雅安村有进士、文武举人、秀才、留日本学生,民初有北洋、警政、高等师范生,抗战前后有中央大学生,中小学生不在少数,改制后,北大学生。近年来另外还有很多青年子弟到上海远赴广东谋生,过去贫穷的山村,今日已盖有三、四层钢筋水泥的洋楼,农村老旧的环境已焕然一新。国以民为本,民以教育为先,经济财富充裕,可自高处求发展,推动科技,振兴实业是民富国强的先决条件,过去农村只求粗菜饭饱已满足,今日世界各先进国家要有充实的新科技、国防武力,始美国土地面积只全球有分之六,人口百分之

  • 文章发展教育振兴经济的鸣凰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0期  出版时间:1998-10-15
    关键字: 鸣凤镇 文明乡镇 外贸 经济 教育

    公路和新常漕路纵贯南北,普及了电话和有线电视,交通、电讯便捷;全镇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为江苏省农机化先进乡镇,农业产业化进程较快,建有工厂化电视监控龟鳖养殖基地,乌龟养殖总量达全国第二。市镇环境优美,路灯、绿化配套,服务功能齐全,三产增加值一·七亿元,被列为武进市工业、外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十强」乡镇。鸣凰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首批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留青竹刻)之乡」,连续十年被评为武进市「文明乡镇」。鸣凰镇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重教兴镇力度

  • 文章西部大開發計畫中桂林的商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董益慶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桂林商机 桂林物产 桂林经济 文化教育

    在矿产资源部份,已有数种重金属被开采出口,而水泥资源的储量极多,估计有一〇七万千亩可供开采,其数量之大,「一百年都开采不完!」金副市长表示。由于「西部大开发」所需水泥需求量极大,中共经评估后,已选择桂林建一大型水泥厂,目前已与「台泥」连系,希望台泥能前往投资设厂。九五后经济快速成长桂林的经济,是从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始获得快速发展,迄目前为止,农民的年均收入虽仅二八七八元,一般居民的年收入也只有六九九〇元,但随着经济的快速成长,桂林预估到二〇〇五年,也就是第十个

  • 文章懷恩師何浩若教授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鄭學稼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何浩若 人物怀念 经济思想 教育事业

    一九二九年初,我在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南京成贤街农场实习,因为畜牧兽医系的必修学分少,想再花一年时间,读完法学院经济系的必修课程。校长张乃燕博士赞同我的计划,并答应给我两个学位。张博士是硏究罗马史的学者,对国家法令,和我一样不明白。农学院有必修课程「经济学」。我选修它十分失望。因为敎它的人,从未曾对我们说明四种价値(客观交换价値,主观交换价値,客观使用价値,主观使用价値)的不同。那时,社会科学书籍多,我曾阅过一些关于经济系的著作,对某敎授的失望,引起我对

  • 文章越南之粤籍華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郭壽華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越南华侨 经济现状 教育问题 国籍与居留 帮制帮产

    「水流到處有華僑」,這是鐵的事實。越南毗鄰兩廣,而廣東又是華僑最多的省份,華僑之在越南比例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同時劉永福在越南曾協助其安內攘外,故此越南和粤籍僑胞更有深長的關係。現在越南正在烽火連天的時期,也是站在**的前哨,粤籍僑胞更在我們懷念中,因以本文作一簡單的介紹。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