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志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川经济志叙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四川 经济 序文 经济硏究 简介

    编者按:四川经济志为本刊发行人周开庆先生之近著,于本年八月由商务印书舘发行。全书二十四开本四百二十四面,共约三十六万字,定价每册新台币七十元。兹特将本书敍言转载于此,以略窥本书内容之概要。整理年来有关四川经济硏究的文字,编为四川经济志一册,付印出版。全书分为总、地方、与物产三编。总系就四川之面积、人口、农业、工业、贸易、交通等各方面,分别槪述,都为十二篇。地方系就各县自然环境、农工生产等项析述,共为五十三篇,即五十三县市,约占全川县市三分之一而

  • 文章纂修之硏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7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县志 纂修办法 经济 艺文志 巴县志

    四川之富顺,与贵州之遵义,为历来修者所称道。惟由简而繁,世事通例,县之体例与内容,自亦当随时代而演进。民国成立,政治既由专制而进于民主,其在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各方面,亦以世界交通之进步,东西文化之接触,而与前大不相同。处此激剧变动之时代中,吾人纂修方,若仍局限于旧体例,必无以适应今日之需要。以故地方书之内容体例问题,实为当前从事地方文献工作者所应重视之问题。国民政府成立后,对于地方书之纂修,颇加重视。在法令方面,先后有「修事例概要」等颁行

  • 文章贵州省经济资源槪述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期  作者:何輯五 出版时间:1965-01-01
    关键字: 贵州经济资源 地理位置 方志资料

    一、地理與位置貴山峩峩,富水湯湯,是我貴州經學大師遵義鄭珍子尹先生題貴陽山水之詩也。故近入於詩文中每以富山貴水爲貴州代名詞。貴州古爲鬼方地,漢設牂牁郡,明始設省治。境內多山,素稱「山國」。居中國南部之中心,位於長江,珠江兩水上游之間。緯度在北緯二十五度至卅度。海拔由四百公尺至二千六百公尺。全省萬山叢錯,地勢高峻。自西北部至東南部蜿蜒而下,形成一大傾斜面;地理家稱爲「切割高原」。省之四鄰東界湖南,南接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總面積爲十七萬零一百九十六平方...

  • 文章武陟地文概述(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孫子和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武涉县 地方志 地方经济 农业概况

    本文首节有关史书引用,皆据一统、府及县所载,然各所载,亦系辗转援引,其间或有未当,因限于时间,未及查对,为深入硏祝,须再考证。撰者谨注

  • 文章南平大開放喜迎天下客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1  作者:閩北同鄉會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南平市地方志 地理沿革 经济发展 产业带 开发区

    南平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九山脈東南側,西與江西省接壤,北與浙江省毗鄰,是福建省的北大門。◎閩北同鄉會提供

  • 文章渣津老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熊耐久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渣津老街 今昔对比 方志谱乘 历史集萃 经济建设

    接楚汉,下通吴江。商贾辐辏,车马蹄声不绝,诚远近之要津也。」老街的位置,紧挨着修水河上游的「三溪」(古称噪溪、莲溪、梅溪)的交汇处,只不过是从古城西移了一千米。老街,很长。街道依溪傍水,自西向东一字形排开,街宽四至五米,全长一一二〇米,合面店舖。各自之间用风火墙隔断,墙垛向街延伸形成飞檐,店舖吊楼装饰精致,两旁墙垛书写着商号名称或悬挂著旌旗幌子,展示商家行业的特征和经济实力。店面阶基全用麻石砌成,整齐划一。街道用小片石铺嵌成各种图案,典雅大方,街中间为下水道

  • 文章陶先生传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4期  作者:李寰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戴季陶 九五惨案 万县商埠局总办 商埠顾问 经济研究处

    英文,以家称素封,自费留学北美合众国,专攻财政经济,先后获威斯康辛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民国十四年学成返川,适广安杨公子惠驻节万县,综绾军政,畀任军部外交处长。时英轮浪沉川江民船,经迭次交涉,竟拒绝赔偿,反恃强逞横,以军舰上沂,礮轰万县城市,世称「九五惨案」,先生躬预厥役,襄办交涉,颇为尽力。杨公时兼领万县商埠局总办,又延揽先生兼任商埠顾问,于万县市政建设,亦多献替。其时寰承乏坐办,与先生昕夕过从,抵掌畅谈,缔交盖自此始。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国民政府

  • 文章同安縣簡介

    来源期刊:《同安》 第52期  作者:黄水看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同安县 县志简介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经济简况 名胜古迹 今年发展

    平均气温摄氏二八、四度,极端最高气温摄氏三八、三度,极端最低气温摄氏零下一度。年日照二一八五小时。无霜期三二六天,年降水量达一、四四一毫米,冬半年寒潮影响不大,夏半年易受台风袭击。河流短促,呈树枝状水系特征,主要河流有西溪、东溪、西林溪和官浔溪。经济简况:全县耕地三六万亩,占总面积百分之二六,水田略多于旱地。一〇万立方以上水库蓄水量达一·六亿立方,有效灌漑面积近二九万亩。农业产値占工农业的百分之七二。其结构,农业占百分之六一,林业占百分之一,牧业占百分之十二,副业占

  • 文章江苏省各县市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2期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行政沿革 地方志略 经济教育 砀山县

    碭山縣沿革:戰國楚碭邑及下邑地,秦置碭郡,幷置碭縣爲郡治,兼領下沛縣。漢高祖於此置梁國,晉省碭縣入下邑,南朝宋復置,後徙廢,故治在今治東二公里。後魏又於下邑置碭郡,兼置安陽碭二縣,北齊廢郡。隋廢碭縣,以安陽改置碭山縣。金時圮於河,遷治於治南之保安鎭,尋廢,元復置還治於舊治。明又遷治小神集,尋又還於舊治,萬歷間又圮於河,始徙於今治。淸時屬徐州府。民初隸江蘇徐海道,抗戰復員後第九行政督察區。別稱梁國,漢之舊稱也。疆域:東界蕭縣,南界河南永城,夏邑二縣,西界河...

  • 文章世外桃源——赤竹庵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1期  作者:溫德文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赤竹庵 地理环境 居民人口 经济现状 方志资料

    赤竹庵屬梅縣南口鄉所轄,以村中有庵堂聞名遠近而得名。民國成立,以破除迷信,庵堂神像被毀而改建為學堂,遂改名竹香村,惟鄰近人士仍多以赤竹庵溫屋稱之。位於梅嶺之西,介於梅興交界處,距縣城有四「步路」(二十公里)之遥,由南口墟沿梅瑶公路經思紹亭到大草坪,左轉而上,有文昌祠,祠下有石結(砌)路,路與小溪並行,循溪而上,卽可到達本村。沿途兩邊是山,中間成狹谷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赤竹庵村因四面環山,中央低平,形如鍋狀,又有鍋底(篤)村之稱。村前由於兩山林木茂密,...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