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繁体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峽兩岸語文的統一蒭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呂作昕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语文 翻译 繁体 简体 教育

    陳立夫先生在北京《統一論壇》創刊號上提出「以中華文化統一中國」之議,引起人們極大注意。由於四十多年的分裂,海峽兩岸在文化領域已出現不少差異。要統一祖國,必先在中國的文化上求得統一。「文化」所包括的範圍較大這裏筆者單就「語文」(主要是「文」)的統一或同步上談些膚淺的看法。

  • 文章繁体字悄然发烧 国学热集体补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5期  作者:林奇伯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繁体字风 大陆国学热 教育

    中国大陆禁止繁体中文、推行简体字多年,近年来竟刮起一股「前卫又古典」的繁体字风。从都市小学生到偏远地区的九十岁老翁,全大陆集体补课。在广州港商银行工作的陈罗(化名)一天生活是这样过的:早上进办公室,在MSN上与香港使用繁体中文的同事聊几句,中午则和客户到挂著繁体字招牌的「广州酒家」饮茶,傍晚在天河区的漫画屋看一小时台湾版《火影忍者》,传一个繁体简讯告诉老爸,书法已经拿去裱褙了。回到家,一面拿着印有「垦丁」字样的星巴克咖啡杯喝水,一面用繁体字在网

  • 文章台灣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1期  作者:吳劍豪 出版时间:2013-05-15
    关键字: 台湾 游览纪行 台湾交通 繁体汉字

    學生時代,從課堂書本上獲知,台灣是個美麗富饒的寶島。在那個特定歷史年代的背景下,台灣給大陸人民蒙上一層神秘莫測的面紗,兩岸關係敏感、對峙、隔閡甚至封閉。80年代初,兩岸關係開始緩和,人們對台灣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夢想到台灣去看看,直到今天2012年,這種夢幻般的變化才得到真正的詮釋和實現。10月25日,我們吳氏家族一行七人,帶著一個「情」字,捎上家鄉的土特產,踏上福州的列車,第二天早上到達平潭,辦理出境手續後登上「海峽號」遊輪,向台灣方向駛去。出行前,我們與旅行社...

  • 文章人生偶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1期  作者:葉潛昭 出版时间:2010-11-10
    关键字: 人生 感悟 风水 简繁体字 尼采学说

    的翻版?如果不是邓小平,中国哪里有今天!看那万里长城、紫禁城,如此雄伟的气势,冥冥之中还真有点「风水」。风水谈论风水,说完全没有风水,其实也说不过去,结论是可信不可尽信罢了。简繁对岸用简体字,我们用正体字,但是一般通俗的说法,是相对简体而以繁体相称,并非恰当。尤其是在高唱中华文化复兴的时候,喊了这么多年的口号,看不到实际的行动。想当年中国文化大学的创办人张其昀先生,曾任教育部长,有感文字校勘之重要,开设校勘学,数十年来培养校勘人才甚众。当年首推刘英柏教授主持该

  • 文章壽林詩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王壽林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故乡 观景 繁体字 风景名胜

    垂钓欲归渔唱晚,海蓝寺内钟鼓声。三、泻玉喷珠落地响,水帘洞里美猴王。奋起金箍扫腐败,贪官污吏无处藏。四、石级连接白云端,红墙绿瓦三元宫。几株银杏越千年,满院梵音颂三公。五、青峰山顶玉女峰,风姿姣娆绝代容。近闻花果药草味,远观东海波涛涌。●耄耋习繁体耄耋习繁体,实在不容易。拿着放大镜,仔细查字典。如此下功夫,还是不成器。有时不在意,仍还写简体。朽木不可雕,老编勿在意。

  • 文章論國父對漢字的主張——談正體簡體之問題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孙中山 汉字 《孙文学说》 简化文字 繁体字

    的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潘庆林对他的提案说明三点理由:(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大陆简化汉字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譬如繁体字「爱」字有个心,简化为「爱」,成了「无心之爱」。(二)从前说繁体字太难写,难认,现在很多人用电脑输入,再繁的字也不成问题。(三)台湾仍然用繁体字,大陆若也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两岸分合问题,内情复杂,汉字繁简不是绝定性因素。至于电脑输入,理由也不充分,倒是第一点违背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确値得商榷。如工厂的「厂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