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神明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悟從靜中來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穎悟 宁静 杂念 神明

    念,代之以严肃的省思及克制;久而久之,此心自能从世俗的束缚中舒放出来,而至于心通万物,神会天人的高渺境界。暴躁、迫促、浮扬、凌厉,动辄感情用事,实足以误时愤事,尤足以给自身带来不测之祸殃;倘能冷静平和、心宁神怡、温柔敦厚。和颜悦色,则必志气如神,雍容大度,不疾不徐,发皆中节,纵然迟钝一些又有何妨,圣贤所追求的「大智若愚」,大约就是这等模样。宁静安详,犹如淸风明月;心思澄明,自然灵思骤至;灵思咸集,于焉颖悟顿生;颖悟既生,慧觉乃能涌现;人生至此,何逊神明

  • 文章福建傳入臺灣的神道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神明 民间信仰 五府王爷 玄天上帝 保生大帝

    前言台湾的确是一个拜拜最多的省份;但大家到底拜什么呢?简单的回答一句:除了儒、释、道的若干偶像而外,台湾一般民间所拜的,大都是自己「神化了」的祖先。而详细加以考据与分析,这些儒、释、道的偶像,以及「神化了」的祖先,其实并不是台湾民间才拜,过去大陆各省各地,也是普遍或分别在拜的。只是台湾汇集各省各地之大成,然后又往往予以强调,所以,才像表现得特别突出——一律诚恳的拜拜。尤其突出的,是有一些先后随着福建移民所祇奉入台的桑梓神明;盖福建移民既早又多,这类桑梓

  • 文章中原渡海来台神明的历史渊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台湾神明 两岸交流 张巡 许远 陈昭应 陈元光 岳飞

    有今日的繁荣。饮水思源,崇功报德,为中华文化的优点,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传承,历久弥坚的基本原因。由福建渡海来台的人,称为河洛人,闽南语称为「河洛语」,所谓「河洛」,就是指的黄河与洛河,也就是今日的河南,广泛而言,也可称之为「中原」,因为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先民来台,把中原的文化同时带来台湾,宗教信仰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神明也随着先民的迁徙来到台湾。后面几位台湾著名的神明,都是来自中原的河南,在台湾庙宇遍及全省各地,香火盛旺,普受民众信仰尊崇,兹

  • 文章泛論中國神話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鄒郎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神话之论 神源人思 神权政治 山海经 九歌天问 人性神明 普性神话 源流神话 三千书神 日本研究 儒孔神化 寓意体会

    三皇五帝之前,载于「山海经」内盘古开天辟地等神话,我想是出自西方最初神话左右,而且更富玄想合乎理性的。我们祖先最初相信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就分了家,天生万物,万物各有生命而主宰在天。「天覆以德,地载以德」,大家就相安无事,幸福长在。否则,那就灾难无常。而这「玄玄至砀」的照应,「冥冥不爽」的因果,上天神明自有鉴察(「淮南子」天文训,本经训)。这些「活野兽」、「野蛮人」和在天「神明」的形象,在神话传说中是不同于人类的;例如:埃及的「死书」记载,掌握天理人常的主神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