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社团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川劇的建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9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川剧 剧本 演技 社团

    川剧的建设,可从剧本,演技,和社团三方面来说明:㈠剧本:早年的川剧多无剧本,「昆腔」入川后的剧本,以满纸吴侬,不谐川人之耳,因而渗入了川省方言,渐渐改变为川省的剧本了。改造及创作的事实,可考见者尙不少,略述如次:一、淸光绪末,川督赵尔巽,曾嘱官绅筹设「戏曲改良会」,编印剧本,今坊间流行者尙多。凡戏名上冠以「改良」二字,刻工较为整齐者均是。如审吉平、邺水投巫、江油关、活捉王魁、双美图、三尽忠、弦高犒师、绵竹关等是。二、伶人周名超,满州正蓝旗人,寄籍成都。虽

  • 文章台南巿豫曲研究社成立大會紀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作者:方國鐸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豫剧 社团 戏曲 名单

    访问本社。有关本社成立宗旨、筹备经过、计画内容、有关社团设备服装、技艺、组织形态等分别洽询甚详,本社并作现场表演,餽赠锦旗一面以资慰勉。二、时委员冠杰报吿⒈本社成立的目的,除了保存中原文化遗产使河南曲子不致绝唱,并硏究改进使它继续发扬光大外,同时不但与我们河南同鄕会服务同鄕的宗旨完全一样,并配合政府政策提倡正常休闲活动,服务中原地区及爱好人士。⒉一年来筹组豫曲硏究社的经过与演出:㈠本社筹组发起人为:赵子成、谭尙志、于云海、阎春辉、楚汝聪、张建文、时冠杰、陈楷

  • 文章马来西亚大埔(茶阳)社团的组织槪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郭衍賓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马来西亚大埔社团 各地社团 社团成立始末

    一、联埔总会在昔同鄕,远适异域,飘零各地,由于鄕土观念,敬恭桑梓之热情,乃有同鄕社团之组织,藉以连络感情,共谋福利。晚近百数十年来,茶阳会馆、大埔同鄕会之设立遍布东南亚各地。其在马来西亚境内者、在西马地区有雪兰莪茶阳会馆、囘春馆、励志社、巴生大埔同鄕会,哔呖大埔同鄕会、太平茶阳会馆,槟榔屿大埔同鄕会、彭亨大埔同鄕会。森美兰茶阳会馆,马六甲茶阳会馆、蔴坡茶阳会馆,峇株巴辖茶阳会馆,居銮大埔同鄕会,南洋茶阳赵氏公会等十四社团,在东马地区有古晋、美里、诗巫

  • 文章内政部關心青年戸外活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2期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同乡会 婚礼 丧事 青年 社团

    最近同鄕会接奉台北市政府社会局致本市各级人民团体第一七八五二号通函,略谓:「依据内政部函以:『迩来民间常有称「社」,「团」者,纷纷举办各类靑年育乐活动,公开招聚学校靑年及社会人士作集体之户外活动,为安全计,请严密注意防范其中不良「社」「团」利用举办各类户外活动之名义作越出正轨活动』等由。」同鄕会奉此,特郑重呼吁全体同鄕注意靑年子女勿随便参加不良「社团」举办之各类户外活动,以策安全。加发各种顾问聘书 曹曾禧为康乐顾问同鄕会原有会务、医务、法律、会计等各种

  • 文章賴際熙與香港崇正總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林文映  出版时间:2015-01-31
    关键字: 赖际熙 崇正总会 香港 客家社团

    于香港。他为现代客家学奠定了稳重的基石,为香港第一个客属社团撑起了重要的精神支柱,他也成为香港崇正总会公认的精神领袖。历史是一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赖际熙也是一面镜子,从他身上可以映照看到,一个客家人是如何在香港生活的?一名太史令又是如何向现代学者转换的?一群客家人又应如何团结走向世界的?这些不但对香港崇正总会的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也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二、赖际熙参与创建并领导香港

  • 文章菲華僑胞紛紛組團返國參加十月慶典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侨胞返乡参加庆典 菲律宾侨胞社团 演讲庆贺

    □晉江雜誌特派員幼竺報導□旅菲僑胞此次返國參加十月慶典之僑團數十團,其中組織較大者有菲華互濟社總社復組後第六次回國致敬團,菲華嬀汭五姓聯宗總會回國致敬團,人生哲學硏究會菲律賓總會回國慶祝代表團、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菲律賓分會回國致敬團………………等。菲華互濟社總社回國致敬團由團長許鴻飛、副團長施榮宗及秘書長方稚周率領,團員數十人,團務指導員陳炎水、施天培、蔡振聲、蘇朝明。菲華嬀汭五姓聯宗總會回國致敬團團長陳克祝、副團長陳傳詞、陳文彬、團員二十餘人。人生哲學...

  • 文章福建同鄕社团的危机与转机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作者:吳雪山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福建同乡社团 社团改革与创新 发展新兴同乡力量

    我们同乡社团组织的领导人们(理事、监事及各工作部门负责人)历经数十余年的努力经营,因敦睦乡谊、联络感情的工作有成而奠定许多乡会组织体基础,除凝聚乡情共识尚具贡献以外,协助政府推行政令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由于台湾多数居民祖先来自福建,因此社会的风俗习惯几与故乡福建完全相同,诸如婚丧喜庆常有往来,多了集结叙情的沟通,大大促进乡亲间横的联系,显现团结的功能。所以乡会活动选择了崇祀先贤哲、重阳敬老会、冬令慰抚贫病、奖助清寒子弟就学等工作项目,作为致力的重点。当时

  • 文章同鄕會——難胞們溫馨的家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9期  作者:蒙振澍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台湾贵州同乡会 社团纪律 社团福祉

    蒙鄉長,貞豐人,民國三十九年,由大陸逃亡至香港,入調景嶺難民營。四十一年夏,始離難民營至台。本文所敘,爲其親眼目睹,親身經歷。 —編者

  • 文章參加同鄉會—三十年的感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呂鈞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浙江月刊 同乡会 民间社团 同乡会月刊

    的。三十年间张行周先生任主编时,我曾参加多次作者会议,我深深的感觉到我浙江同鄕会眞眞做到巧妇也会无米炊。同鄕是民间社团,无固定财源,也无正式编制,全靠各届理事长及同鄕会内工作人员费尽心力向我浙江籍在台的善心人士手中募捐而来维持同鄕会内的开支和每年发放年轻人绩优的奖学金,和在台无依老残救济,终老身后的墓园,这些为善不欲人知的义行、善举、任劳忍怨,默默耕耘、目的是为我浙籍同鄕老有所终,老年有安身之所,年轻者发奋向上,为国、为家培育有用人才,不致流落异鄕,用意深远

  • 文章闖蕩世界的溫州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許道權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人 社团 职业 故乡情 闯荡世界

    西北部有条名叫帕罗萨比街,四周有不少中餐馆,中国皮包店、食品店、录像店、理发店及温州点心店,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多是黄皮肤黑头发。温州话是这里的标准国语。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一家温州点心店里,一个从没到过温州的正宗意大利男子,他的温州话讲得像模像样。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有座名叫冈比的小城市,温州人更是集中,全市意大利人四千,温州人也有四千。社团与职业闯荡世界的温州人居住比较集中,这就为他们互相联系,互相帮助提供了方便,所以同乡联谊互助形式的侨团组织也比较多。据统计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