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研究方法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辰冬談研究詩經的方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李辰冬 诗经研究 研究方法

    幾年來,國立師範大學敎李辰冬一直盼望著有學者和他「打筆仗」,好好談談「詩經」。因爲,兩千多年來,歷代的讀書人都還猜不透「詩經」裏的每個地名,每個人名,每件史事,甚至每個字,到底是怎麽囘事。而李敎授鑽硏了幾十年,確定了「詩經」是一部千古不朽的文學偉著,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宣王復興史與幽王亡國史後,他更爲後世硏究「詩經」的人,尋出一套方法,而且非常大方的公諸於世。不過,李敎授還是有些寂寞,如果學術界對他的「詩經硏究」有異議,或是表示贊同,都應該有反應。爲什麽這麽...

  • 文章李辰冬在詩經上的重大發現(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李辰冬 诗经 尹吉甫 年代考证 地理环境 研究方法

    由綱領詩、鑰匙詩及其所起的作用,我們可將三百篇連貫起來,使人名與人名,地名與地名,時間與時間,事件與事件發生了關係,而組成一篇整個故事。這故事的中心人物就是尹吉甫,他是故事的連繫者和寫作者。二、鐘鼎文上的證據周朝的彜器,如公甲盤,召伯虎殷等的年月,不僅可以證明詩篇的年月,而且彜器中的文字,也可證實詩經文字的眞正意義。如葛覃篇的「師氏」,歷來都作女家庭敎師解,但是從彜器裏所用的「師氏」,則作「將帥」。此種解釋,不僅使這一篇的「師氏」意義與詩經裏其他各篇所用...

  • 文章晉文化研究中的宏觀理論問題綜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李元慶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晋文化研究 断代分期 历史研究方法

    一、晉文化的分期問題作爲歷史性學科,晉文化硏究首先面臨著關於斷代分期的宏觀理論問題,學者們的論點大體分爲三類:(一)基於晉文化考古的繼承性,以晉文化的源頭「陶寺文化」爲上限,以秦統一前爲下限而斷代分期。這是蘇秉琦、王克林先生的基本論點。如蘇先生寫道:作爲考古學命題,「晉文化」應該有它的界定範圍。……時間界限,上不起自周初分封,下不以三家分晉爲限。大致上起四、五千年間,下至秦統一前。在此之前是它的「前史」,從陶寺起,方進入「晉文化」正文。這主要是通過分析陶...

  • 文章客家文化研究:回眸與前瞻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9期  作者:曾令存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客家文化 客家学 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 思想文化

    迁,视中原文化为客家文化的原型胚胎,因而「新论」的「客家文化」概念这个论题展开的大前提本身,便留下许多値得商榷的话题。(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本世纪以来客家文化乃至客家学诸多问题研究这种「盲驴推磨」的徘徊现状的呢?笔者以为这其中最根本的,是研究方法。族群文化具体实在的一面,具有很强的的指导实践性。族群文化研究的特殊,便在于它的实证性。作为文化人类学范畴的客家(民系)文化研究,仅依藉史料记载的论证与理论的逻辑推理,显然并不是最理想的,最终都难免「挂一漏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