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研究会共返回4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纪念王十朋诞生八八五周年温州成立王十朋研究会本刊社致贺七绝五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王十朋 诞辰纪念 研究会 贺词

    本刊温州讯)为纪念南宋杰出爱国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大诗人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诞生八八五周年,温州王十朋研究会,特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温州市鹿城区矮凳桥,东方灯具市场院内东方宾馆四楼大厅举行成立大会,与会者计三百余人。二十四日下午办理报到手续,二十五日上午大会开幕,宣读贺电贺函,会长王氏后裔十三世孙王祝光工程师工作报告、省市领导讲话、全体与会者留影。中午全体会餐。下午学者、来宾讲话,兄弟学会代表讲话,并由王十朋传作者『沈阳化工』总编辑

  • 文章讀《丘逢甲集》後有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林大椿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丘逢甲研究会 《丘逢甲集》 随感

    去年(公元二〇〇一)的十二月由湖南长沙岳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丘逢甲集」,由于我忝为该书编辑顾问之一,所以很快的就收到了数达一千页的巨型精装的这本书。此书由广州丘逢甲研究会编印,事实上是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广东省教育厅及台湾丘棣华教授(逢甲先生嫡孙女)捐资出版。而丘教授所捐数逾四分之三。丘逢甲先贤的「岭云海日楼诗钞」问世以来,历经多次以「诗钞」之名出版,其中以「中山大学邹鲁」所印行的及以「世界河南堂丘氏文献社」所印行的为最具规模。但自经

  • 文章常州各界筹备成立吴稚晖学术研究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1期  出版时间:2007-12-10
    关键字: 吴稚晖 学术 研究会 雪堰桥 乡贤

    台湾的武进同鄕,为扩大纪念吴公稚晖先生,乃发起成立「吴稚晖学术研究会」。常州市各界曾多次集会纪念吴稚晖,阐述其生平事蹟。十一月十五日常州日报记者钱月航徐霞梅、龙城春秋编委臧秀娟、台北武进同鄕会总干事周振华教授等,共同拜访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汤显荣主席、周晓东副主席,请教成立吴稚晖学术红念合相关规定事宜。另于十一月十六日拜见前武进县薛锋县长,获得支持和指导。常州市名人研究会包立本会长、袁士光局长、毗陵粥会潘再生会长等多人,致力推展成立吴稚晖研究会有关事项。

  • 文章我爲吳稚暉添磚加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1期  作者:張法金  出版时间:2010-03-25
    关键字: 吴稚晖 简介 故居 研究会 事迹

    三月三日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文物保护单位,具体见《常州市人民政府文件》常政发(二〇〇八)二三号。在去年十二月廿六日,我们发起成立常州吴稚晖研究会,审批上报上级,在今年三月十六日已数到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资格审査文件,文件代号为常社联发(二〇〇九年)十号。同时各方都在努力,今年二月廿二日由常州日报第一版刊登由台湾武进同鄕会原总干事周振华教授千里迢迢吃尽千辛万苦把吴稚晖先生铜像护送回故鄕雪堰,安放于吴稚晖故居内,背井离鄕六十年的吴稚晖终于魂归故里。报纸宣传

  • 文章祠堂文化研究会成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0期  出版时间:2007-10-31
    关键字: 祠堂 研究会 文化 常州 民俗

    常州市社科联、民政局审核批准,我市祠堂文化研究会日前成立,成为我市地方文化研究又一支生力军。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里,建祠堂、修旗谱,是族人的两件大事,具有愼终追远、报本思源、敦宗睦族、凝聚血亲、光前裕后、规范伦理的教化功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目前遗存的祠堂建筑为数很少,有一些家在兴修家谱的同时,共同捐资修复祠堂,成为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周边城市对祠堂文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无锡等城市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祠堂文化研究会。新成立的祠堂文化研究会,隶属于市民俗研究会

  • 文章丰县刘邦研究会来台参访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丰县刘邦研究会 来台参访 增进乡谊

    丰县刘邦研究会由会长史亚林女士率领,将于本(八九)年十一月中旬来台参访,同行会员计有孙艳玲女士、刘升宣、刘永法、丁维军、翟桂玉先生等六人,旅居台湾中、南、北部乡亲闻讯均感雀耀不已。旅台丰县同乡会理事长,及诸乡亲均作妥善安排期望参访团旅途顺畅,事事顺心,至望尔后经常交流,增进乡亲情谊及家乡经贸文化发展进步。

  • 文章淺述生命的情調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襄言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生命 刘秀学术研究会 葛昌永 人生感悟

    原文载国是评论一〇九期壹、文章提要一、初临:二〇〇二年五月十一日,鄂省枣邑各界艺文人士—九人团队,以刘秀学术研究会名义登临台湾,实现了他(她)们以三百多个日子的等待(待上级批准):以及数十个年月的期愿,以窥台湾的种种。成员中大陆作家协会会员葛昌永先生,于返程后,撰述了以阿里山神木为基吟的—生命的情调—宏文。二、概述:生文中寓意,其潜蕴于民族历史的发育与递嬗,意味着多数民族血缘文化传承及延展,乃有深沉的慨叹,岂其所谓有心人欤。三、神木:三代神木绵亘于「三代

  • 文章舒憲波當選中國精療會理事長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舒憲波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舒宪波 中国精神疗养研究会 理事长

    和嘉溪鄉長「望月懷鄉」原韻舒憲波卅年擧世望河清,此夕登樓傍海瀛;雲掩經時失遠景,霜侵暮歲希長生;家山未以散離破,醒醉更牽兒女情,翳獨擧杯耽獨酌,林間何處覓秋聲。解語花舒憲波素秋么妹輾轉於居處來港,函電交馳,囑往相晤,而余因故未果,失望賦歸,來信見責,函中有永別一語,邇遜妹倩爲之心憂,賦此「解語花」一詞以解之。休言永別,定必重逢,期踐年前約,月來焦灼;深深怨,一錯又偏再錯;緣慳把握,徒蹀躞幾番躊躇;將欲行,無端風雲,驀地平空作。傳語越洋數數,恁何如相對,談...

  • 文章新竹紀遊雜韻并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6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中兴学术研究会 青草湖 郊游 新竹市

    甲寅秋,中興學術硏究會擧辦郊遊,八月二十日風訊初解,溽暑全消,發自臺北市,訪淸華大學,午憩新竹市,遂至靑草湖,同遊促歸,未盡興也。不用愁風雨,連鑣及此辰,平疇初極目,爽氣已迎人。遠浦秋容澹,分畦晚翠勻。樊遲學稼意,深悔未躬親。似聞恢舊緒,鄞縣獨焦脣。却步難爲國,迎頭應競人。(淸華復校,當時敎育部長鄞縣張曉峯氏持之極力,此二句爲張氏在立法院一再報吿摘要也。)絃歌仍勝境,草樹得華春。那識圓明水,漣漪照蹙顰。雉堞還尋處,巋然獨此門。風沙今作靜,竹塹事無痕。細水...

  • 文章高原春天中的那張笑臉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鄭千山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怀念故友 施慧 书法中医 传统蒙学研究会

    一個人在彷徨、孤獨、踟蹰不前甚至灰心的時候,天空中彷彿都含著鉛、品味憂鬱,這也許是生命中不得不做出的一種洒脫姿態。但假如,在這樣的時光,你身邊有這樣一位朋友,他心胸開闊、表情誠摯,渾身充滿熱情……他的存在會令你心中的陰霾頓消,心靈的天空一時光風霽月,萬里無雲,你一定可以「披巾按幘」,仰起頭來,重新以晴朗的心,投擲出笑聲和激情,繼續自己的生活。施慧就是我生活中這樣一位朋友。他總是充滿活力、陽光、樂觀,善解人意,像一位久具夙緣的親人,你心裡有點什麼話,總願意...

共47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