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活见闻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生活小语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生活见闻 人生感悟 处世哲学

    六十一友人之尊太夫人,守节六十载,子女虽孤,而严于敎诲,不稍偏溺,致皆有成。今登九秩之寿,子孙满堂,膝前承欢,其乐融融。谨为联以贺。「六旬韶光,茹苦含辛,庭敎有义方,德比曹孟;九秩遐龄,既福且寿,兰桂能并茂,范昭慈贞」。六十二当前的社会,往往呈现着紊乱无序的状态。政府对症下药,曾经颁布了「国民生活须知」一种,要大家切实践履。这项须知的内容,总括的说,是一般国民日常生活具体的礼仪。这种礼仪:是发扬我中华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做法;是人类生活

  • 文章勤儉寡言作庶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徐世澤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人物感赋 生活见闻 重阳节 思乡 咏怀

    高官涉貪貪官蓄意刮民膏,玩法弄權仗位高。上級清廉難庇護,一朝案發入深牢。富二代消費夜店逢模難禁姦,寒暄數語醉中顏。男賓若是豪門子,三十萬元一夕間。智慧手機欲覓親朋無定蹤,衛星視訊若相逢。五洲對話如鄰桌,握入掌中意更濃。轉帳風波豪取現金充患囊,庫房爆滿款難藏。歐洲轉帳風波起,演變全家都受贓。重陽節節屆重陽爭敬老,地方首長禮金來。設筵餐館邀詩友,高論酣吟忘避災。思鄉久住臺灣六四年,故鄕仍舊在心田。莊名徐秤多文雅,不得榮歸誰使然。品茶文山坡畔綻新花,碧綠呈輝襯...

  • 文章隨侍 總理聞見紀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姜伯彰 出版时间:1967-11-02
    关键字: 孙中山 日常生活 见闻纪要

    本月十二日,是 先总理孙先生百秩晋二岁诞辰。笔者早岁任 总理记室,随侍有年。耳闻日见,颇多轶事。兹谨将 总理日常生活及其伟大为一般典籍未载足以示革命模范者,择要录出一二,藉志景仰。总理对政治生涯的起始,是在上李鸿章的条陈意见书。书中列擧「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四大项,均是针对政治立论的。这篇文章,可算是我国经世文章中最杰出者,亦是一篇高水凖的政论论文。他在草写此文时,从香港偕陆皓东至上海,经由香山郑官应字陶斋者者介绍,认识了隐居

  • 文章闲情偶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2期  作者:鄒瀾清 出版时间:1980-10-02
    关键字: 思故乡 定居生活 旅美见闻 感谢同乡

    鄒瀾清 寄自美西來美定居怱怱一年了,閒情逸致,反覺無聊,每日祇有埋首書報中,每每讀到入目難忘的句子,仔細咀嚼,意味倍覺深長。花開花謝,冬去春來,猶憶臺北的春天氣候,總是:「春愁漠漠,春雨綿綿。」而加州則「春風和晦,萬里無雲。」身心舒暢,百花競艶,可說是老年人修身養性的好地方,但胸中總有一個結,天堂雖好,究非吾土。「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故常喜和舊友互通書信,如有故人書來,則百讀不厭,萍鄕姚葛民將軍爲多年舊友,時通雁訊,並常以其詩作見貽,拜讀再三,乃搜盡枯...

  • 文章十年回憶(下)——七七抗戰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孫璞如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青木关 工作生活 重庆见闻 留学见闻

    缺乏兴趣;再者,自一九三六年后再没见到我父,如接受此职,可迎他到阜阳相会。几经考虑,便也答应了张的邀请。但之后不久,二十二中校长仍由李仙洲兼充,张敏之未获任此职,前所谈分校之事,自成泡影。后试图以敎部战敎督导员名义,派往阜阳工作,几经向社敎司和战敎指导会商洽,虽经两单位会签,但未获部次长批准。我父由家搭火车到阜阳,由刘珍甫照顾住了一个时期,便返回鄕间,这该使他老人家多失望悲伤!六、重庆见闻重庆是一个山城,楔在长江和嘉陵两江中间,街道除一条干线从上淸寺穿过市区

  • 文章八二年返鄕见闻纪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9期  作者:瞿時耕  出版时间:1993-09-10
    关键字: 常州市 返乡见闻 居民生活 收入 住房

    家乡居民生活民国七十八年(一九八八)十月,第一次返鄕探亲返台后,曾以「故鄕常州行」为题,把家鄕居民的「食」、「衣」、「住」、「行」实际状况,在「鄕讯」报导,以供在台关心家鄕者的参考。此次返鄕已相隔五年,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情况下,看看城巿,比比鄕村,很多觉得变化快而大,但在接触之下,大都鄕亲,仍期盼以「台湾经验」把家鄕经济建设,搞得大家「富起来」,使明年会比今年更好。现正倡言:「科技兴县、「科技兴农」,其一切构想,讲究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扬

  • 文章第三次返乡探亲见闻点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返乡路线 途中见闻 乡村生活 两岸生活比较

    我们住的房间,原为四个床位,分为上下两层,可容八人,在梧州上船时,只有三人,途中陆续上了五位,加以行李,显得特别拥挤,行动甚为不便。但左右的房间,不下二十间,只有一、二间有少数客人,其余多为空房,不知何故,卖船票的人,这样多的空房,不配一些,偏偏把我们的房间塞得满满,那满腹牢骚的靑年,大骂那卖票员「混帐」、「糊涂」,他愤怒地搬出到空的房间去住了。船于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时,到达贵港市,我们有亲人来接船,算是平安到达家鄕了。鄕居生活一、无苍蝇蚊子的干扰民国七十八

  • 文章抗战生活点滴见闻录浙西寿昌居民终生以吃玉米维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抗战生活点滴见闻录 抗日战争 艰苦生活 随军行动纪实

    文·梁學乾『八一三』全面抗戰爆發,桂軍奉命參加『淞滬會戰』,由上海戰場大撤退,直接開進大別山區根據地作長期抗戰。筆者有幸參加隨軍行動。軍次浙西,由孝豐南下,道經天目山、淳安(現已淹沒水底),到達壽昌縣時,部隊宿營於民家。當我們官兵進食白米飯時,竟然吸引附近的許多民眾:包括男女老幼,一窩蜂地圍觀我們的吃食,呈現十分驚奇的樣子!經我們査詢察覺之後,始知道他(她)們有生以來,從未見過吃食白米飯餐呢!原來這一帶是棉亙的山區,既無廣闊的水田種植稻米;也無平陽的田地...

  • 文章法官的一生(二)——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求学经历 校园生活 学校迁徙 途中见闻

    一路上虽然很辛苦,但也很有趣。山东联中的老师,事前已为我们安排了吃饭和住宿的地方,办前站的老师们,也都先我们到达目的地,他们已准备了开水和大饼,作为我们的食物。所以我们一路上也觉得很温馨。我们的队伍夜宿在大庙内,学生们就在神像前席地而卧,因庙宇分布距离不等,我们每日行程也不一样,少则五、六十里,多则一百二十里,每天路程走多了,到了中午以后,只知道两腿在走动,已不觉得是自己的腿了。第四节 赊旗镇走到郧阳有六百三十五里根据我当时沿途所作的「生活写眞」记载,赊旗鎭行

  • 文章澳洲旅遊雜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9期  作者:朱登皋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澳洲见闻 风景名胜 异域生活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雪梨,已八时左右。次日上午整理行装,由外甥一家,送往雪梨国际机场,正中午登机离澳,十余日澳洲旅游,即吿结束。结语澳洲地广人稀,以农立国。中部系沙漠,人口集居于沿海大埠,因无石油资源,又无战略物资,且偏处南半球,从未由外国列强窥视入侵。由于澳洲气候温和,并无严冬酷暑,人民生活安定,心态平和,安于现状,处事不若欧美人士之积极,政府重视人民福利,对老人与儿童颇多照顾,故有老人与儿童天堂之称,但对壮年移民,虽勉能维持生计,恐不尽理想,难求一展所长。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