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琐忆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琐忆续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春陔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湘乡 陶龕小学

    你尽有别的路子可寻,千万不要去当公务员!」眞是当头棒喝,一针见血之言。我当时就把这篇文章剪下,几十年来,一直携带身边,当作暮鼓晨钟。前几年我也把这篇文章送与李如初学长,经他先后寄送台湾发行的湘鄕文献、湖南文献、香港报导、生力月刊、天文台等杂志转载。如初学长并曾发表多篇介绍辀重先生为人、处事、办学的文章,裨益世道人心,宣扬陶龛精神,令人钦佩。我在陶龛求学共有两年时间,对当时的老师如罗彦谋校长、罗绳祖、周炼白、刘楚威、刘佩洵诸先生,均记犹新。他们的学识风范

  • 文章讀“種地不要問,深耕多上糞”一則有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道生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爷爷 往事

    我蕭縣,古爲蕭國,後爲楚併呑,秦統一天下而至今一直爲蕭縣。因之家鄕生活習慣一直保持我國古時傳統文化,尤以農業。「上糞」今謂之「施肥」,確是糧食增產最佳的途徑。傳說殷商初,曾發生嚴重旱災,伊尹依區田法,「敎民糞種地,負水澆稼。」而周禮有以不同的土壤用不同的糞種。至春秋戰國時代更是盛行,由諸子文中可見之。孟子,籐文公篇:「……凶年糞其田而不足……」。萬章篇:「……一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夫食九人,……」。荀子,富國篇:「多糞肥田」。韓非子,解老篇:「積力於田...

  • 文章假如我忘記了你——故鄉的桐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梁學良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故乡 梧桐 幼年

    在故鄕舊居的大門外,生長著一棵高大的泡桐,家鄕人稱爲梧桐。粗壯的樹幹,差不多兩人才能合抱,支撑起枝葉濃密的花椰菜形狀的樹冠,遮天蔽日,遠遠望去恰似一株童話裏的巨型蘑菇。每年春天到來的時候,那毛茸茸的嫩葉還沒吐芽,淡紫色的花朶卻已經綴滿枝頭,一簇簇,一團團,色彩素雅,分外絢麗。那喇叭型的花朶密密麻麻,擠作一團,宛如一個個碩大的蜂巢。淸和景明,映襯著藍天白雲,微風吹過會送來陣陣淸香,其中還夾染著幾分甜意。不信,如果你摘下一朶,用舌尖輕輕添一下花萼基部,眞還甜...

  • 文章北京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李更生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北京 生活

    北京是中國政治文人經濟的中心。近年來建設的更加美麗壯觀。舊城經過改造,郊區高大樓大廈遍地林立。但舊的紫禁城和硃紅大門的四合院,還保留著原來古老的風格。它集中体現了我國古代先民的知慧和創造方能,這是珍貴古老建築文人遺產。我原在安微蚌埠,治淮委員會工作,後來調到北京工作的。當時全國各大城市住入公營企業,上海有些私營機械工廠,竟把過時機械技術資料都毀掉了。因之影嚮了後來水利施機械的硏製生產的進程,使一些機器機械無法進行維修工作。導致部份水利程施工機械停工或半停...

  • 文章湘中琐忆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8期  作者:魏詩雙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湘乡中学 往事

    知道,原来当时湘中的训导主任魏健雄老师,是我的一位远房叔叔。健雄叔的亲侄子诗诚,与我同班,他是以吊车尾的方式考取湘中。是否他在「录取」的过程中,得过他亲叔父的助力,不得而知。总之,这确是一次误会,两个远房兄弟,名字只是一字之差,难免会使柳只一「记有误」。柳只一当时是事务主任,个子不高,身材微胖,听说他曾经是共党份子。不过他这种勇于认错的作风,我倒是很佩服。萧仲祁老师带领我们向县府陈情我在湘中一年级时的国文老师,姓羊名牧。是一位江苏人,他的鄕音颇重,使我听课

  • 文章春夢留痕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0期  作者:牧童老兵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青年 爱情

    兰来信的封套舍弃,以减低遭人暗算,带来无妄之灾之虞。我宁愿将收藏之纸币、及由广东湛江巿政府所塡的身分证、自费量身所订制的粤式便服,主动交出,任凭销毁。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是兰的来信,另外就是袁大头之类的银圆与铜钱,以及象牙图章和邮票等个人最値得纪念的珍藏,是为最大的安慰!对兰的情深义重,诚乃天荒地老不了情!此生难忘!基于上述种种,在尙未失去记忆前,将我们的过去,尤其是兰给我的信笺,重行整理成为一系列的记录,设置专夹,视为手存珍贵文物之一,期能永久保留,藉以领悟

  • 文章教育生涯琐忆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張祚倫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教育 生涯

    已达六十年矣。在此六十年的敎育生涯中,虽平平凡凡,无什突出贡献,値得报导。但在时间上,却历经北伐、抗战、行宪的伟大时代。在学制,课程及敎育思潮上,也有许多的更替。而在环境的转变中,个人当然也有莫大的感受。谨就记所及,按照小学敎育、中学敎育、师范敎育、社会敎育及敎育行政等方面,分别敍述于后具具、小学教育方面在民国元年,笔者所就读的是七年制的小学。由于敎育宗旨,是在实施军国民敎育,管敎极为严格,体罚也极为普遍。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英语、历史、地理、理科

  • 文章漫漫小路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8期  作者:劉敏坤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湘乡 小山路 往事

    親切的小山路像母親一樣地親切。她在我的心中無須想起,也從未忘記。幾十年來,我常在夢裏跟兒時一樣,頻繁地往返于湘鄕虞塘周圍的那一條條山路上。尤其,如今老之將至,只要稍一合目,那些自然而又勻稱地舖着赤白交襯的小石子的美麗的小山路,就會淸晰地出現在我的眼前。她們沒有豐腴的軀體,沒有寬濶的臉龐,只有那縈繞在山脚下、田坵旁、水塘邊上的宛如一條條細長的帶子,有的隨山蜿蜒,有的直穿山頂,下了這個嶺再上那個尖,四通八達,方圓幾十里,由冲而㘭而灣,連結着成千戶人家。她們是...

  • 文章曲逢知音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徐櫻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北平 幼年生活

    筆者幼年家住北平池子盔頭四號,與北池子八號袁府爲鄰,袁老先生名勵準,官居上書房行走,是淸宣統太傳。淸代遺老,不爲民國官吏。以詩書自娛,能書善畫,猶喜崑曲,但無音樂天才,因和夫人盡力培養她們的二位掌珠袁昉袁薇,姊妹二人一擅巾生,一擅五旦。珠聯璧合時常上演。爲曲壇佳話。袁府請時下笛師藝人敎習,尙嫌不足,欲使二人曲藝更上層樓,因此敦請藝壇巨子,紅豆館主,溥侗爲師。民國一二年代舊王孫雖已落魄,早無當年王室的豪華,但旗下的派頭,也還不小,所以拜師吉日,要行跪拜儀式...

  • 文章趙、錢、孫、李、周、吳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寧訥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湘乡人 趣事 人物性格

    我们鄕里有一句俗话:「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湘鄕人大多有一股蛮劲,也就是我们湘鄕人的秉性,决定了的事情,不管它怎样困难,一定要干到底,常常有人笑这种人不知死活,在侧面调侃:「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殊不知我们湘鄕人的秉性,就是到了黄河他还是不死心,他会毫不犹豫,往黄河里跳,这就是我们湘鄕人。我在台湾,碰到过许许多多这种同鄕,我是由衷的佩服他们,我现在凭著记,一一的把他们写出来,有些是我亲目所见,有些是我亲耳所闻,可是在写以前我把他们的眞实姓名改用百家姓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