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环境介绍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北江陵縣及其出産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湖北荆州 地理环境介绍 山川名胜介绍 特产介绍

    ⒈茭菜 又名菰,江陵号称泽国,除面临大江外,环绕皆湖泊,此菜产于下鄕湖泽中,每当春末时,生出白芽如笋,三四月间常在市面有售,其色雪白,含有淸香,一层层如笋箨,有大指粗。以之与豆腐作汤,其味绝佳。2白菜 此为一种通常蔬菜,各地均有,其介绍者,系一种箭杆白,茎细如小指,高有二尺余,以玆作为醃菜,别有风味,并不比雪里红为差。⒊春不老 亦为白菜之一种,叶似白菜而大,其色深绿,较白菜尤肥輭,焖食,醃食均可。⒋芸苔 一名油菜,茎圆肥,叶附茎上,冬时出苔,色紫红,以之揑成

  • 文章台北市中正紀念公園槪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王真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台北市中正纪念公园 环境介绍 中正纪念堂 蒋中正铜像 周边建筑

    壹、前言台北市中正纪念公园,位于台北市心脏地区,满清时代该处尙是一片水田旱地,称之谓「营边段」,料想附近当年曾建有军营房舍。日据时期改称「旭町」,是保护「总督府」的重要地段、驻有「台湾山砲队」,「步兵第一联队」等。台湾光复后,民国三十八年(一九四九)政府迁台定都台北市,仍改称营边段,扩建营舍成为国军陆军总司令部,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人口集聚,逐渐繁荣。到了民国六十三年(一九七四),政府为了美化都市、改善市区环境,提升人民居住生活品质,遂将陆军总司令

  • 文章同安古建築之美

    来源期刊:《同安》 第57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同安宗祠 传统古建筑 古香古色 象征吉祥忠孝 环境介绍 用礼有节 祭祀有度

    祠堂又名宗廟,本地俗稱「祖屋」,它是我國傳統的古建築之一,和廟寺旣有相關類似的地方又有一定區別,它的裝飾是我國光輝燦爛的藝術文化的組成部份,是前人工藝技巧偉大創舉,它的雕刻、堆貼、圖畫、裝飾都富有特殊的含意,即祝賀吉祥,宣揚忠孝,表彰節義,詩禮傳家。世澤綿長。祠堂是各姓氏宗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古今注」說:「廟,貌也,所以仿先人之形象也」,「釋名」亦謂「先祖形貌所在,那麼入宗祠祭祖之意義,在于「入廟思敬之意焉」。一般分為家廟、宗祠、小宗等。本地祠堂興建...

  • 文章華中區域湖北省與漢口市地理簡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43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华中区地理环境介绍 华中区农林牧畜概况 华中区交通贸易概况 华中区居民特性介绍 湖北省与汉口市地理介绍

    对故鄕之地理环境,于囘忆时之参考。按诸华中区域地理,分为丘陵,水系,气候,农业,林牧水产业,矿业工业,交通贸易,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特性等十大类别。并附湖北省与汉口市地理总说明,相互参证,粗枝大叶,梗槪不详,尙乞我同鄕先进有所补述,不吝赐文,刊诸湖北文献,以充实湖北省及汉口市史实,光大湖北文献内容,至表欢迎。一、华中丘陵区——华中区介于北岭,南岭之间,(南岭,为长江,粤江两大水系之大分水岭。东西绵互不断;构造上、实由多数老年期的断裂山块集而成。如五岭、九连

  • 文章台北市莆仙同鄕會四十禮讚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作者:林秀欒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台北市莆仙同乡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 莆田人文文化 莆田地理环境介绍 莆田民俗民风

    欣逢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國慶,又爲台北市莆仙同鄕會成立四十周年,國慶會慶,薄海騰歡。人生四十,正値中年,歷經滄桑,備嘗艱辛,已到純熟練達之境,了解自己洞徹人生。旣熱情蓬勃,又堅毅篤實,足可運用豐富經驗,發揮智慧潛能,高踞嶺線,掌握要點,控制全面,開創新局。實爲人生大有爲年華。我說是人到中年百事通。論人文:吾鄕在科擧時代,甲第之盛,不僅嫓美中原,宋明兩朝,且遠冠列邑之上。自唐德宗貞元七年(西曆七九一年)林藻首登進士第始,迄清光緖三十年(西曆一九〇四年)張琴最後...

  • 文章昌化县地域环境介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徐顯明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昌化 地域环境 概况介绍

    昌化之山,山多靑翠。昌化之水,水多淸澈。昌化之人,人多純樸。昌化之物,物多饒裕。吾愛吾鄕,吾愛吾土。昌化古稱武隆,宋太平興國四年(西歷九七九年)改稱今名,屬杭州府,在省治之西二百里地。東以嶠嶺、界頭,揚嶺,桐公殿,大柳灘、浪山、與於潛縣爲界。南以石尖嶺,與分水縣爲界;以例嶺、客嶺,貢嶺,銅坑峯、千畝田,與淳安縣爲界;西以昱岑關,與安徽省歙縣爲界;原以績嶺,竹嶺,與安徽績谿縣爲界,民國二十年五月,荆州,後溪源等數小村落,劃舊績谿縣受轄後,北方改以棋枰石,,...

  • 文章湖北九宮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作者:楚天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九宫山 地理环境 景观介绍

    九宮山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通山縣境內,距省城武漢一七八公里,它東接匡廬,西連衡岳,廣裹數百里,總面積二一〇平方公里。九宮山有二百多座峰巒幽谷,山勢雄偉險峻,峰巒秀麗多姿,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陰,廬山之秀。是經國務院審批的第三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九宮山海拔一六五六米,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攝氏三十度,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每年七、八月份是武漢最熱的時候,而這裡晚上睡覺還要蓋棉被。有人說,九宮山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後如秋,夜晚如初冬。代江西文人吳覺寫過一篇夏日《...

  • 文章简述庙羣岛之地理环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王同舟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地理环境 重要岛屿介绍 庙岛群岛

    蓬萊之丹崔山老北山山頂,遙對旅大老鐵山頭,形同蟹螯,廟羣島南北棋佈海上,構成渤海峽,扼渤海之咽喉,司津沽與秦皇島之鎖鑰。島嶼大小計十四島,名曰廟羣島,有居民者九,爲長山島、廟島、大黑山島、小黑山島、鼇磯島、大欽島、少欽島、南隍城島、北隍城島。無居民者,爲大竹山島、小竹山島、沙帽島(牽牛島)、猴磯島、高山島。光緖前南隍城島尙無居民,祇八個島有居民,故俗稱爲長山八島,原隸屬蓬萊管轄。民國十六年,沈鴻烈率渤海艦隊屯駐長山島,因劃爲長山島特區,設專員管理之,歸海...

  • 文章鼎湖山覽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林宗肯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鼎湖山 地理环境 历史背景 景点介绍

    (注:肇慶七星岩)嶺南山水秀麗,若廣州城外之白雲山,越秀山,尙有增博之羅浮山,南海之西樵山,仁化之丹霞山,高要之鼎湖山,其尤著者。鼎湖山位高要縣城西北,離城四十里,在羚羊峽下,由後瀝起岸,步行終朝,可抵山麓,重峯叠嶺,山水淸秀,雄奇而幽雅,與爛柯山夾江對峙,氣象萬千。山頂有潭,相傳爲黃帝鑄鼎之地,並於此化龍成仙,肇慶府志云,「頂湖山在縣北四十里,高千餘仞,爲一方巨鎭,道書以爲第七福地。」舊經云,「上有湖,四時不竭。」由此以觀,鼎湖似亦名「頂湖」。但自明代...

  • 文章防城港市投资环境简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9期  作者:本會 出版时间:2005-07-10
    关键字: 防城港 发展策略 资源介绍 投资环境

    防城港市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三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地級沿海開發城市,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的最西南端,南瀕北部灣,西南與越南交界。現轄港口區、防城區、上思縣和東興市(縣級市)。面積六三〇〇平方公里,總人口七十九萬,居住著漢、壯、瑤、京等民族。全市大陸海岸線五百八十四公里,邊境線二百三十多公里。擁有防城港、東興、江山、企沙等四個屬於國家一級口岸。防城港市地處中國南部沿海與西南腹地的結合部,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區位優勢十分突出。沿海、爲西南諸省走向世界各...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