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献言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詩二首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李光唐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谢赠献言 文载乡情 天涯沦落 鹦鹉洲

    答謝王軼猛兄贈監利文獻感賦有文載物重鄕親,繼往開來繫此身。我亦離家歸未得,與君同是楚狂人。註:我黃梅與監利爲湖北省同鄕。憶黃鶴樓夕陽返照西山外,一水中浮鸚鵡洲。玉笛無聲黃鶴杳,大江依舊向東流。

  • 文章為母省經濟發展進一言祖國經濟發展的驚人成就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謝桂光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广西发展成就 献言献策 保护环境

    中國改革開放僅二十多年,但其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國際人士無不刮目相看。過去十年每年GDP均超過百分之八成長,今年上半年看來更將超越百分之十,外匯儲備已達九千四百多億美元,已凌駕日本,產經氣勢直逼美國,令海內外華人同感光榮。經濟過度發展的負面影響經濟活動免不了劇烈競爭,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競爭手段上游乃資源及高科技人才獲得或羅致,中游乃生產過程成本控制,下游乃市場之開發與競爭。本文僅討論中游生產過程方面,並限縮範圍在石化電子工廠。先說石化工廠,其產品種類多數量龐...

  • 文章筹建攸县旅台同乡会舘献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過桂榮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攸县旅台同乡会 献言 捐献 筹款 同乡情谊

    攸縣地處湘東,山明水秀,物阜民康,故爾人文蔚起,俊彥輩出。凡宦遊四方、經營異鄉者,或邂逅相逢,或邀約會晤,無不深具鄉情親切之感,與竭盡互助扶掖之情。是以縣人之旅居異地者,向有同鄉會館之創設,以為聯絡集會及興辦同鄉公益事業之中心。卽就長沙東牌樓攸縣同縣會舘而言,凡我縣人旅居長沙者,鮮不以此為聯絡聚會及駐足寄宿之所,而青年學子之初赴長沙求學者,亦多先寓會館,節省旅費,惠益縣人,實非淺鮮。桂榮於民國二十五年春赴長沙投考高中時,亦曾住館旬日,同房間者為一曾經畢業...

  • 文章民心士氣——社會秩序與當局領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盧學禮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台湾政情 社会问题 民生问题 政治腐败 献言献策

    经建政策,如台中县政府以借口公民投票,迫使外商拜尔公司在台设厂案撤资。病因所在观之上述各种乱象,可知台湾患了病,据学者专家分析,形成病症的因子,可从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剖析观察:[2]文化方面—由于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东方、西方、传统、现代、后现代之各种价値观念的激荡,传统的伦理模式被遗弃,而现代规范则尙未建立,青黄不接,使人无所适从。社会经济方面—台湾富的太快,有些人意外的得了天时地利,一夕之间,成为富翁(如土地地目改变)在没有正当指引及心理准备,从迷惘到迷失

  • 文章民国百年献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民国百年 甲骨文 两岸文化交流 献言 回报桑梓

    近百年來,屬民國時代,世事變化太大了。本人生逢其辰,甚感難得,況又為河南親鄉,更是幸運,雖非風雲人物,但對鄉土略有奉獻,有所感念,自認是中華文化之傳播者,不論國政如何遞嬗,民族意識,始終如一。回溯民國成立,政治多所波折,個人隨之浮沉,對此一直介懷不已,為拯救其危亡,一生在做有利於鄉土的工作,不求任何辛勤代價,若干塵封已久的往事,歷歷在目,姑且不予詳述,謹摘其犖犖大者,扼要說明如次:一、民初,中國是一個落後的社會,民智未開,大多不識字,當五四運動風靡全國之...

  • 文章创刋献言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阳新文献社 历史文化 影印县志 创刊献言

    吾人所以得知數千年來前人豐功偉業,名言讜論,義擧善行,高風亮節,以及典章制度、風情習俗者,端賴當時人士為文載諸卷册,流傳於後世也。我中華具五千年歷史文化,此五千年文化,係由每一寸土上,每一分鐘內,所發生之事蹟累積而成也,無論任何一人,任何一事,皆足稱為五千年歷史文化之承續者。本會雖於客歲完成影印縣志一集,乃屬我縣清代以前之文獻,然近百年來定不乏可頌可歌,風範足式之鄉賢事蹟,與夫遭逢兵禍災歉,流離颠沛之悽慘際遇,以及本縣之風情習俗,制度典章,亦為構成歷史文...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