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色文化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年景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5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83-02-15
    关键字: 回忆故乡 风俗习惯 特色文化 地方饮食

    臘鼓催人,又屆迎春時節,闔家團聚,里社騰歡,習俗相沿,良有深意。太平之世,可以觀物阜民殷;離亂之時,亦聊慰思鄕情切,熙熙攘攘闤闠喧闐,光耀眼前,俗稱年景。我國地大物博,民情風俗各有不同,重視迎年,毫無二致。觀諸風雪載途,不遠千里,絡繹於道者,非歸省父母即返視妻孥,一片眞情,交相流露;蓋我中華聚家成國,千古來素重倫常,民風醇厚法令無度歲明文,民間自成風氣,立國之本,於此可瞻。負翁飽閱滄桑,栖遲海外,當此臘盡春回,念及故里揚州,昔時年景,爰一一述之於次。門神...

  • 文章李過純華女士傳奇性的一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46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97-08-15
    关键字: 李纯华 文化特色 宗教 稽核制度 文化传统

    女硕果仅存智忠夫人的一生相当具有传奇性,她母亲钱太夫人前后一共生有九胎儿女,她是第九胎生下来的。前面八位哥哥姊姊都因先天性血癌,存活不到五、六岁便相继夭折。所以钱太夫人下定决心这一胎要自己接生,不用剪刀剪断脐带,而是费了很大力气用牙把脐带咬断,认为这样也许可以不至于得血癌绝症。果然她成为钱太夫人唯一相依为命的女儿,而且能享九十五岁的高龄。常州人的守信仗义,是常州文化特色。有人把这种作风称为「戆大」作风。至于「守信」,应是常州人老祖宗吴季札留下的遗风。智忠夫人一生

  • 文章從喝啥説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逯耀東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啥” 徐州啥锅 饮食文化 地域特色

    别有一番情趣。我们家鄕比较贫瘠,穷山苦水,一片荒漠,除了出皇帝就是出响马,有钱有闲的人不多,所以吃的文化非常落伍,平常有足够的窝窝头啃啃,已经不错了,能有碗糁喝当然是很大的享受。如今在台北看到周围的鄕亲低头猛喝,直喊够味,我想那不是糁好喝,那碗里渗著太浓厚的鄕情。我看着自己面前的那半碗糁,眞想起立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亲不亲,故园情」。一个人离开了自己的故园,虽然故园山水时萦心头,但时日一久,记忆朦胧;所谓秋风一起就兴鲈烩之思,因为故园山水远不可及,家鄕

  • 文章盘县人的飮食文化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何崇夫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盘县 饮食文化 特色食品

    《小傳》何崇夫,男,貴州盤縣人,六十八歲,一九四七年盤中高中畢業後,進入雲南大學,先在北京,後調新疆,長期在經貿部門工作。高級經濟師,新疆專家顧問團顧問,中亞學會及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理事。其作品曾多次獲獎,著作有「新疆對外經貿四十年」和「中國編貿實務大百科」等。現居新疆烏魯木齊市,已退休。

  • 文章廣東三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張演欽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广东省 地方特色 粤剧 粤菜 岭南文化

    包括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狭意的即广州菜。广州菜有四个特色:一是选料博杂,山珍海味、飞禽走兽、野菜山花、种植蔬果,均可制出引人食指大动的菜式;二是制作精细,常用的烹调法有二十多种;三是口味浓淡适宜,整体风格以清鲜嫩脆为主;四是博采众长而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如粤菜中的泡、扒、浸等法是从北方爆、扒、籴制法移植过来的,红烧乳鸽、松子鱼、柠汁鸭则是西餐风格。「这实际上是岭南文化心态的典型反应:开放、创新」。广东音乐:我国民间音乐至宝广东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音乐

  • 文章(——故鄉的飲食——)記寧波城隍廟小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5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饮食文化 宁波特色 城隍庙小吃

    开膳食文化之先,时至今日,所谓浙宁菜肴竟能飘洋过海而君临台北!流风所趋。连高砂族人也懂得点「抢蟹」或「鳗鲞」下酒、遑论其他。但是,宁波的小吃却不见得被带过来,光复当初,重庆北路的「圆环」,今已式微,本地人所谓「露店」有时集中起来名之曰「小吃城」,也大不了摆些贡丸、蚵仔煎、担仔面而已,眞是鄕土渊源,令人难以过瘾!故鄕宁波城里的小吃,其精华集中在城隍庙内,大陆各地的城隍庙也称邑庙、香火等于这里的妈祖庙,但游人集散却胜于此间,游人游什么呢?游「吃」也。鄞县邑庙

  • 文章中华文化特色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作者:趙廷俊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文化特色 古代文物 歌颂历史

    意义,我希望大家在看木乃伊和古埃及文物之后,回头再看看我们的历史文物,虽不必相互比较,思索一番,也可领略我们中华文化特色。中华文化传世五千年,而绵延无间,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也就是中华文化最大的特色。譬如,埃及最古的象形文字、巴比伦最古的楔形文字、印度最早的梵文,乃至传承希腊罗马文化的拉丁文,或早已绝传,或祗有极少数人研习。而我中华文字,从甲骨文起,几千年间不断演变增进,传世不绝,使用者日增,是今日世界最古老而使用者最众多的文字。由于文字千古弥新,我们

  • 文章客家飮食文化精华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偉誠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客家文化 饮食文化 历史内涵 滋粑 风味特色

    客家飮食文化,美食令人回味无穷的。说起客家的飮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内涵极为丰富。客家人发源于中原,由于战乱,灾荒的原因,先后从汉唐发达文化中心黄河流域,向南转辗迁移,受尽顚沛流离的痛苦,来到闽西、粤东、赣南、湘中等南方定居,所到之处的当地人以他们是客籍户口而称:「客家人」。以闽西长汀和粤东梅县为中心的客家人,采中原文化之长,与当地飮食文化相结合,形成奇特有趣的飮食风俗。我们客家人居住山区,飮食就地取材,自养、自产、自制、自用、自食,形成独有的偏重「山珍型

  • 文章粤东文化的摇篮——书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2-07-31
    关键字: 粤东文化 书院 发展历史 书院特色

    已深知兴学育才的重要性,积极兴建学官与书院,至清中晚期,以嘉应州为代表的教育事业后来居上,有全省之冠的称誉。以致从法国来华传教的赖理查斯神父,对嘉应州教育之普及,学子之众多极多为惊叹,认为「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由于明清以来重视教育,粤东已成为文化之乡与人才之乡。粤东,尤其潮州沿海一带,书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如下两个特色:一、崇尚韩愈的精神韩愈刺潮虽仅八个月,却为潮州一带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所以韩愈长留在潮人心中,以致「赢得山河皆姓韩」。他的兴学办学精神

  • 文章財團法人臺北縣三峽 長福巖清水祖師公简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清水祖师 长福岩 建筑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

    年)重建。第二次因甲午战争失败,清廷缔约马关,将台湾割治予日本,三峡地方民众不愿异族统治,以本巖为反抗大本营,事败后因而庙堂遭受日军烧毁,至光绪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三三年)重建。今本巖为第三次重建,始于中华民国三十六年(西元一九四七年)农历七月,由本籍画坛耆宿名艺术家李梅树(西元一九〇二年——一九八三年)亲主其事,自四十六岁起至八十二岁止,以半生之岁月为弘扬中华文化与繁荣桑梓,并追念清水祖师公之丰功伟绩,而规划重建,其形态纯以我国传统式古法建造,建筑雕刻之美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