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爱乡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爱国怀乡谈奉贤

    来源期刊:《浦東》 第23期  作者:莊心在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思乡 奉贤县 爱乡 爱国

    和我有同鄕同學雙重關係的徐理事長植禮兄,按期寄給我「蘇訊」,披讀各文,使我如返故鄕,如復童年,如對舊侣,尤其是長日沸溫水俱備的全能大灶,四方墊布長時食用的蒸年糕,囘憶起來如在眼前,而這些事物,一般圖書館參考典籍,遍覓不得,算是惠我良多。徐理事長囑我寫些東西,我也不覺技癢,與其說呈敎大方,不如說重溫舊夢,故壓根說起。我是江蘇省奉賢縣莊家行鎭人氏,如果用老話來說,是屬於松江府,張翰蓴菜鱸魚之思說的便是我的鄕思;用新話來說,便是「上海浦東人」,浦東七縣,奉賢便...

  • 文章黄恒浩先生輓辭有序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7-11-01
    关键字: 黄恒浩 挽辞 东北乡贤 爱国爱乡

    東北耆宿黃劍老,不幸於本年十一月十六日以宿疾病逝新竹醫院,享年八十五歲。劍老一生,淸操亮節,愛國愛鄕。其行誼足以楷模多士,垂範鄕黨。悼惜之餘,詩以弔之!東北衆鄕賢,我愛黃恒浩,人品玉壺冰,性行強哉嶠。仕宦有政聲,理財則中飽,報國秉公忠,澤民抒偉抱。釁起九一八,聯袂共抗暴,組織義勇軍,河山期再造。中間歷艱屯,宏毅誓久要,彌挫能彌奮,公是人中佼。乙酉慶光復,馳驅遼瀋道,潢池悲弄兵,赤眉群肆虐。矢志掃黃巾,浮海來蓬島,硏討反攻策,忠憤引同調。旅台廿九年,請益恨...

  • 文章爱乡与爱国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姚澤民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爱国 爱乡 台湾 海峡两岸

    前言鄕者,往昔意爲出生地之謂也,按今制行政區劃分,村里之上縣之下謂之鄕,故當出縣或離省,彼此之間相聚皆謂同鄕;省之上謂之國家,國者有土地、人民、主權之團體,對人民負有管、敎、養、衛之責任;蓋國者鄕之積,愛國不愛鄕,則國家柱石失去憑恃;鄕者國之基,愛鄕不愛國,則人民生活安全無所保障;我國儒家倫理思想以仁爲中心,仁即是博愛,始於親親,愛家人至親之愛,推及仁民,愛宗族、社會與民族國家之愛,擴及愛物,愛萬物之愛,故愛鄕與愛國原本一體,不可偏廢;諺云:「匈奴末滅,...

  • 文章橋的故事——塘下台胞台屬聯誼會來訪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5期  作者:本刊  出版时间:2012-10-01
    关键字: 台胞台属联谊 台南大学 博士桥 爱乡爱国

    常务理事对家乡及同乡会付出甚多,爱乡爱国、事业有成、教子有方。(注:廿年前的捐赠仪式,为了低调避开了媒体不在大饭店是在戴先生亲戚家中举行的,图中为邢女士当时代表致词。)(注:戴先生与当时瑞安市张女珍前副市长签捐赠协议书。)邢常务理事则一再谦称捐助之事不足挂齿,她说:「今天非常感激家乡的乡亲事过廿年还记得我们。」她对博士桥的「博士」二字尤其耿耿于怀,表示当初完全没有参与桥的命名,廿年前戴先生初返家乡捐助地方修宗祠造桥铺路,族长在填族谱时喜见戴先生长子戴宗元先生

  • 文章敬悼父親佩青公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董化群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敬悼父亲 留学日本 投身军旅 爱国爱乡 慈父

    父親三年前以八十一高齡逝世,我在家爲幼子,時年二十八歲。父親生我已是五十四歲的人了,以他老人家當時的精神體力而言,正値事業巓峯的健旺之年,只惜整個國運難如人意而已,我記憶中的童年生活,也就是父親口中的「和平東路時期」,大半是在和祥溫馨的家庭氣氛中渡過。當時正當政府遷臺,家道已無當年在大陸時物質條件,尤其窘迫萬分,但十之口家在父親的發號施令下共同過著振作奮發的苦日子,儘管困難重重,但全家的純樸和樂,兄弟間的友愛禮讓,絲毫不變,而爲親朋所稱道。那時,儘管父親...

  • 文章杨世焕君的传奇人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杨世焕 生平简介 气功大师 誉满桑梓 爱国爱乡

    的作品出手不俗,不同凡响,他的代表作「梅园居士诗书画集」,被山东济南「中华书画评审委员会」,选入「廿一世纪中华书画名家大典」,他的「梅园诗集」入选大陆「当代绝妙诗词集」曾经北京文化单位评为优秀奖并授予「老有所为诗词艺术家」光荣称号(以上均颁发证书)。世焕君军功卓著,屡获嘉奖,学术领域,大放异彩,可谓文韬武略之将才。爱国爱乡 誉满桑梓世焕君战乱别亲,出走台湾,思乡之情洋溢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如在「八十述怀诗」中写道:别梦依稀五二秋,关河修阻动离愁;蓬瀛寄迹怀千里

  • 文章爱乡爱国的谢颂臣乡前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張應天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谢颂臣 名贤传记 爱国爱乡 诗作

    「我生在這裏,長在這裏,這是我的國家;我愛護這裏,保護這裏,誰都不能欺侮它。」—謝頌臣鄕先賢便是有這種貞義的人。

  • 文章周仲超先生的爱乡文字和兴学育才梦的实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鍾岳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周仲超 人物事略 爱乡观念 建立共识 弘扬标杆人物

    雩都 鍾岳壹、前言江西文獻一八三期刊載周仲超先生「重韶學院峻工開學感言」一文,謂先生抗戰離家時,其縣連一個中學均無,如同文化沙漠,夢想如有所成,必竭己力興學,藉以培育人才,庶免永落鄰省之後。但先生此一夢想,只能銘記在心,從不敢對人言。於今完成無償捐建二小學、一中學、一學院、一男高職、一女高職、一圖書館,夢想得以實現,於心至慰。因其達成此一心願,數十年中,歷盡艱辛,受盡酸楚,言之令人感慨不已!周鄕長(按鄕長乃學長、宗長一般稱呼,非地方官)。何能如此?特將先...

  • 文章海外儒商戴春榮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作者:陳以令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戴春荣 名贤传记 爱国爱乡 回报祖国乡里

    ㈠漂洋過海 奮跡馬來西亞戴春榮,字忻然,號喜雲,廣東大埔縣人,一八四九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初五日生於大埔永興甲汶上鄉。他天性純孝,九歲時候,慈母病逝,推心頓足,悲哀痛哭有如成人,族人奇之。他原想從仕途方面謀發展,雖勤攻詩書,却無功名的命運,多次參加縣試,都名落孫山。因此,他為另展抱負,乃於一八七二年,時值二十四歲的青年,跟隨同鄉離鄉別井遠赴南洋謀發展。春榮初到馬來亞的檳榔嶼,因人地生疏,暫時做沿街兜售日用品的小販,來維持生活。小販生涯,早出晚歸,收...

  • 文章愛郷愛國·爲德必昌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期  作者:劉積明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爱乡爱国 唐秀卿 筹组自卫团队 盐城北乡 百岁诞辰

    吾鹽城北鄕,夙有「陳唐李吳楊」五大家族之稱,以唐氏爲著,代出賢良,唐公秀卿其一也。秀卿公幼讀詩書,長事農業,生平樂善好施,熱心公益,嘗濟人之急,救人之危,有俠義風。時當淸政腐敗,外侮日亟,躬耕海隅,不求聞達。民國肇始,心儀革命大業,目睹軍閥橫行,魚肉鄕里,痛心疾首,遂督導子弟,祕密參加革命組職,民十六年,先總統 蔣公率軍北伐,橫掃江淮之際,公嘗星夜召集同志,趕製靑天白日國旗,枉顧鄰里阻撓,響應東路軍劉峙部隊肅淸残敵,其忠勇愛國之精神,令人感佩。抗日軍興,...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