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游击队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威海卫的抗日游击队(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畢長樸  出版时间:1995-06-20
    关键字: 威海卫 抗日游击队 史评

    来了。他们之中也发生过反抗事件,反抗者最后都祕密失踪。天津这类城市,游民很多;特别是沿津浦路涌来的流民,战时更见增加。因为农村既闹游击队,又闹八路,再加旱灾水灾,民不聊生是必然的,这样不独供应了「二狗子」兵源,也供应了八路军兵源。不独农村如此,城、郊居民也大批被逼上梁山;威海卫人自然也不例外。来到台湾的毕复官,他是跟游击队转入军中,来到台湾的。他在家打游击时,就有个亲弟兄跑去当八路,另一个就是二狗子。毕复官一九八二年探亲,死在威海卫妹妹家。弟弟家则被标出

  • 文章抗戰時期我最難忘的一件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延津 抗日战争 游击队 忠义村

    她在街上一个切肉板上,挥剑又砍掉几个日寇头颅。钢盔滚地当当响!当杀得天昏地暗时,夜色笼罩着大地,繁星已闪出了微弱的光芒,我四面八方所埋伏的游击队,都拢来向敌人实施反包围,日寇看到情势危急,终于丧胆落魄,无法继续搏斗,不得不设法脱离这个可怕的战场,在仓惶失措中,奔向汲县新鄕方向狼狈而逃!四 敌我伤亡此次战后,歼敌四百,敌伤无算;我野厂民众壮烈成仁,英勇死难而为国捐躯者计有一百五十九人,附近各村鄕亲,闻之莫不心酸,令人悲痛,也令人偾恨,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残杀

  • 文章抗战期间吾乡游击队

    来源期刊:《浦東》 第3期  作者:袁東林 出版时间:1975-12-0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追忆 人物回忆 游击队

    東海之濱黃浦江以東一帶卽吾浦東故鄕,當時由吳淞口往南至金山衞的駐防軍爲國軍張發奎部隊,由於日寇登陸浦東,吾國軍西撒,地方政府解體,原有地方負責人士,大部份避難逃亡,留鄕未走者,只有少數農民,那時地方上雜亂不堪,因有老刀牌(土匪)、土山烟(流氓)及出獄桀傲不馴者之流,如此情况之下地方不寧,因此每一個鄕鎭由當地有聲望之人士領導成立自衞團以保衞自己身家安全,其經費的來源是靠稅收來開支,如烟酒牌照稅、土地稅…等,因此自衞團得以維持開支,爲了擴大地盤,自衞團又到鄰...

  • 文章嶗山鏖戰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隋永諝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崂山 抗日战争 崂山抗日游击队 战争实录‘’

    民國二十七年冬,卽墨縣的抗戰部隊東海靑第六指揮部韓炳宸部投僞後,局面突然大爲改觀。原來日軍佔據縣城,很少出動竄擾,卽使有之,亦僅限於城外三五里半徑之內。現則不然,動輒三五十里,而且四出騷擾頻仍,民眾惶惶,終日不安。在此情形之下,我之抗戰部隊惟有提高驚覺,加強情報組織,俾事先得知敵之行動,以便加以防範。更有甚者,各單位負責人之家屬,時爲日軍突擊逮捕,筆者於是年十二月便將老母及妻子分匿二十里外之親戚家。至二十八年二月,日僞百餘人乃包圍筆者住家村庄,當將筆者叔...

  • 文章記東北義勇軍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王成聖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马占山 游击队 抗日战争 东北义勇军

    马占山奋起黑龙江我国抵御外侮,对日抗战的第一支游击队,是为马占山所率领之东北义勇军。第一次战役,则系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四日爆发的嫩江大桥之战。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砲轰北大营,进占辽宁省会沈阳市,擧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于焉爆发。从九月十八日到十一月初旬止,日军乘我东北当局张学良采取「不抵抗主义」,猛烈进攻,节节推展,迅即占领我东北四省之主要城鎭与铁道线。九月十九日我国出席国际联盟会议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吿东北事变,请求此一全球性之国

  • 文章歷史追憶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楊華山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段希文 干训班 人物回忆 往事夙文 泰缅边区游击队

    民国四十五年一九五八年,泰缅边区游击队,单位最大,人数最多,就是第五军,高峯时期接近五千七百人。领导人是最负盛名的副总指挥兼军长段希文将军,编制上有六个师、一个支队、一个纵队。虽然所谓「师」只是番号,无足额编制,干部多是跟着「段」转战边区、「南征北讨」的老干部,忠贞无问题,带兵练兵,心态上过于固执,跟不上时代,新老人之间,常误解和摩擦,始终不止伤和气,也影响战力。段希文将军是开明的,他看到年老干部的缺点,使共感同身受,决定提升部队素质,从培训干部开始

  • 文章建功不欲人知的王敦才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協順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王敦才 同乡会团拜 草楼战役 黑杀队 抗日游击队

    我豐縣在抗戰戡亂期間一位鄉賢殺敵不欲人知,救國尤恐落後的精神節操,追憶不禁使人肅然起敬。(注:圖\梁立凱)王敦才先生,豐縣城東王堂人,性向耿介,疾惡如仇,忠肝義膽,愛抱不平。乃我豐縣執戈誅寇除奸的第一人。日本鬼子佔據縣城後,燒殺姦淫無所不爲,人民畏之如虎,恨之入骨,而偏偏有軍閥餘孽王歪鼻子,聚集一小撮地痞流氓甘爲走狗,到城裡當了漢奸,於是有一般愛鄉愛土的熱血青年,組成「黑殺隊」,專殺日本鬼子及這些賣國賊,王敦才先生爲其中的一員,他們身強體壯,都學過武術,...

  • 文章死亡的邊緣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長白 出版时间:1976-08-01
    关键字: 抗日游击队 被日军抓获 获救 “死亡的边缘”

    沈变后第三个植树节的早晨,我和王文贞同志,正躺卧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策动「伪军」(投降日寇的东北军)工作的美梦时。义军(由民众组成的抗日游击队,又名抗日义勇军)总部秘密地派人送来了一道鸡毛文书(信封上揷着鸡毛的紧急命令),让我们星夜赶往帽儿山前的一个森林地区,迎接新从拉林开来的一支反正部队。那天早晨,天气特别寒冷。气温低降到零下十度,天空飘舞着纤细的雪花,大地吹刮着剌骨的寒风。从帽儿山鎭到前山一带的敌人,戒备得特别严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同时在封锁线

  • 文章浦東的游擊部隊

    来源期刊:《浦東》 第6期  作者:楊易 出版时间:1976-09-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淞沪战役 游击队 往事追忆 李百泉

    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日本軍閥繼七七蘆溝事變後,又在我長江流域開闢第二戰場,「八一三」淞滬戰爭於焉爆發。我們的家鄕——浦東,與淞滬地區只有黃浦江一水之隔,因此也就成了戰區,我第三集團軍張發奎部的炮兵陣地,就設在浦東,在淞滬戰爭中曾經發揮神威,予敵重創。這一場戰爭相持到一月九日,我政府決定長期抗戰,以空間爭取時間,於是作了戰略性的撤退,棄守淞滬,這一地區的戰爭才告一段落。這裏所以稱爲告一段落,而不說它結束,那是因爲正規部隊的軍事戰爭,雖因國軍西撤而宣告結...

  • 文章故乡的抗日游击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2期  作者:盛朗奎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抗日游击队 偷袭金山卫 敌后文宣工作

    的抗日游击队。当时许多在外工作或读书的知识靑年,因为战事的关系,失业、失学,囘到家鄕,眼见国难当前,都有感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都很自然的投入救国救鄕的抗日组织行列。笔者也因工作关系,所以跟当地的部分游击队领袖,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和联络,其间变化万千,兹仅就笔者目睹耳闻,有关故鄕游击队的形成、变迁、人事、组织等分别敍述,不过事隔三四十年,记忆不淸,所知有限,只能说个大槪了。㈠最初民间自动组织的游击队沦陷以后,社会秩序破坏,成为无政府状态,宵小之徒,乘机打家刧舍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