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渔船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引島的「橫山」

    来源期刊:《闽聲》 第33期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清明节 豆腐 渔船

    舵公弯腰伏在舱底,耳朶紧贴着舱板,凝神细听海气中忽然响起一阵阵鱼儿的絮语声,便知道那些多嘴饶舌的「横山瓜」(黄瓜鱼)已经来到了。于是急令渔夫们下网,一张连接一张推下海去,这时船仍保持前进。到渔网全部下海约需休息二三小时,午夜后开始拉网。拂晓时,渔夫带着疲倦的身体返航,幸运的渔船满载荣归,有的却一无所获。眞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过去,连江、长乐沿海的渔民均不约而同地划舟到东引岛海面捕鱼,每有五百只以上的渔船骤集。自淸明节起,每逢是在初一至初四日、十五至十八日

  • 文章談談寧波帆船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交通 民生 帆船 渔船

    在海上航行时,更经得起风浪。当捕鱼用时,多去远洋作业,如「涨抛钉」「涨溜网」,带鱼汎做娘船涨拉钓……等,均非「顶伸」不可。如充生意船时,则大数跑北洋营口、烟台、靑岛一带,尤其下半年北洋风浪大,惟有「顶伸」履险如夷,达成赚钱任务。「项伸」因欲捕鱼,故其吨位大都以二三十吨为多,吨位大的则是专作商业用的,其风篷亦由平篷而用缉篷了。「大捕船」在宁帮帆船中为数亦不少,头尖而身长,额齐而筋粗,壁壳短,明舱多,为浙东张大网渔船的一种。船舱用「通干膛」造法,平篷筏缉,作业方便

  • 文章東引黃花魚汛

    来源期刊:《闽聲》 第42期  出版时间:1970-12-30
    关键字: 清明节 谷雨 渔船 渔民

    为「横山水」;到立夏时节除捕到黄花鱼外,尙有白勒鱼(白鱼)参杂其间,因为白勒鱼是银白色,而黄花鱼是金黄色,所以管黄花鱼又称为「金包银」,更象征它给渔民带来了富足。再论参与作业的渔民,主要的还不是马祖及东引岛上的居民,而以福建内河的蜑户居多,其次是连江县辖的东岱、浦口、黄岐、福淸、平潭、三沙、汕头、浙江的温州、坎门、石塘、石浦、舟山以及江苏的上海,台湾等地方的渔船。届时约有二千艘以上的渔船,渔民不下两三万人之多集中这一带的海面作业。白天帆影交错,入夜渔火闪闪,岛上

  • 文章石浦漁家日夜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4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石浦 渔船 渔夫 捕鱼 黄鱼

    们的船驶进铜门时,望见海旁两石峯,对峙如门,峯下海苔麕集,色似古铜,海鸥成羣,翔其上。入门转弯以后,便现出一个深藏不露的大海港,港中渔船云集。岸上渔家倚山筑屋,风光奇绝,远看仿佛海上仙山,怎不叫人为之狂舞呢?船,终于在石浦所靠了岸。这所位于南田岛之北,明设石浦巡司,建前后二千户所,淸置石浦厅治此,民国废,今为著名的渔港。港中有一条长长的古老大街,街道不宽,依山凿成。居民多为渔户,故沿街遍设鱼摊,腥味极浓。每当晨光曦微中,若闻鞭炮声不断,那就是又有大批渔船出海

  • 文章詞 兩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1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滕头村 生态 收入 渔船 诗词

    三大工程。注④:村里以十五年时间把梯田荒地改成平畴。注⑤:村口树标语:「一犁耕到,开拓永不休。」㈡鹧鸪天 渔讯三月春风似剪刀,剪将垂柳万千条,楼头少妇牵遥梦,海国渔船数汐潮。春衫腻,夏绸飘,闺中刀尺忆郎腰。挑花浪过莺花老,五月黄鱼手可招。

  • 文章兩度金門的囘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李紀岡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金门往事 袍泽之情 士兵开枪伤人事件 小金门驻军射击越南渔船事件

    特派员。这段期间,许多军闻社特派员,承蒙国兴夫妇两人的照顾,有时借用他的店面,就近发稿,有时在他父亲当年开设的大同饭店,或他经营的「满天星」牛排馆,享受佳肴,十多年不断。国兴兄婚后育有四名子女,两个女儿已经作人妇,目前他已升格为外公,在家享受含饴弄孙之乐,随然年近六十岁,但因为平日养身有术,每天到山外高职游泳池晨泳,身材依旧保持匀称,满头乌发,令人称羨,堪称军闻社最佳「金门之友!」仍未解密的小金门驻军射击越南渔船事件七十六年三月间小金门驻军,发生射击擅闯阵地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