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洋泾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上海俗語介紹之一:那摩温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漢生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上海 浜话 那摩温

    上海是一个特别区域,一切行政习惯,都与世界各地不同。这特区之所以能存在于世间,就根据那几条洋泾浜章程,所以『洋泾浜』三字,是与上海历史最有关系的地名。因为上海是一个特别区,所以样样东西都带几分特别色彩言语是媾通人类意见的工具,除非是哑吧,人生不可以一日无此君。而特区之所以形成,就为了华杂处的原故,既然杂处,就不能不通言语。但是中国话,洋人不懂,洋人说话,中国人不懂,华之间,欲交换意见,不能不特备一种特别言语,专在特区通行。而那时既无英语专修学校,又无

  • 文章我来同乡会

    来源期刊:《浦東》 第32期  作者:傅心織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故乡浦东 上海人 老家

    以东的地区,并不是一个都市,地图上当然不会标明。」「那浦东比上海市大吗?」我问。「当然呀!上海只是一个都市。」「那为甚么我是上海浦东人呢?」「谁告诉你,你是上海浦东人。」「我的身分证上的籍贯是上海市,可是,你又带我去浦东同鄕会,我以为浦东是上海市里的一个小城鎭。」爸爸笑着囘答:「你的籍贯是上海市,因为我的籍贯也是。不过上海市只是爸爸读书、工作的地方,我们的老家在浦东,浦东的洋泾才是我们眞正的老家。」我很高兴地打开上课使用的地图,但是,我只看到川沙、南汇

  • 文章憶春申看高雄

    来源期刊:《浦東》 第12期  作者:金勝蘭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人工河 太平天国 高雄市 仁爱河

    上海浦东有洋泾鎭,浦西有条洋泾滨,何时被塡平成为爱多亚路,因年幼勿晓得了。洋泾滨上几座桥名还能叫得出,外洋桥(外滩),二洋泾桥(四川路),三洋泾桥(江西路),三茅阁桥(河南路),郑家木桥(石路福建路),东新桥(浙江路),南泥城桥(西藏路),洋泾滨到此为止,再往西是长滨,西藏路是泥城滨塡平的。该滨是人工滨(上海人称河曰滨)据老一辈人讲咸、同年间,太平天国图攻占上海,先头部队到达徐家汇,当局日以继夜干筑一条泥城以防之。地面泥土被挖成为一条泥城滨,可行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