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注释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東俗語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黎晋偉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广东 俗语 注释

    凡地方俗语,多产生于一般日常接触之事物,或与地方掌故有关者,广东亦然。兹就随忆取及,略加注释,以资解頣,并为外省朋友提供了解广东俗语之一助。歇后语类「鸡食放光虫」—心知肚明粤省有一种「放光虫」,体质发光,鸡见之,即啄食。故云。按:此与外省谚语所谓「哑巴吃汤团—肚里有数」,义相近也。「吹熄灯笼买火枝」—明体贴灯笼,火枝,皆为夜行照明之工具,火枝,即火炬,以竹为之,放称「火枝」。此「吹熄」,系指用口吹,不是风吹,喩对朋友之有意照拂也。「纸扎老虎」—得棚牙「棚

  • 文章詞十一闋(續)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正益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十一阕 注释

    摘自诗词艭艥)南柯子第一体春节风和日丽美,太平人寿年,儿孙对对拜阶前。好鸟枝头乐蔗境,列朝班。 沽酒桥边肆,不用杖头钱,邻人迎接拜新年。锣鼓过市村童乐,报平安。【注释】四十六年农历春节元旦,十分热闹,车水马龙,人烟辐辏,街道塞满。因远在外县市,行路艰涩,以此之故,度过初三才携眷来新竹向三叔父叩节,向四哥嫂拜年。每话及家鄕度春节情景,皆想望为劳,唏嘘不已。恒借邻人来拜年请春酒俗事,冲淡了。南柯子第二体春茗宴客窗下杨柳色,娜娜意牵萦,飮酒邀良朋。迢迢鄕路断

  • 文章我為月湖唱贊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月湖 诗词 注释

    ——寧波市月湖景區建設基本完成,寧波市詩詞組織及詩詞愛好者多有吟咏,以「我爲月湖唱贊歌」爲題,余亦效顰作十絶句,無非是舊游印象與新湖風貌的雜咏而已。㈠明珠煥彩我爲月湖唱贊歌,明珠閃閃話寧波。十洲三島天然趣,一著人工美更多。㈡文敎移風(註一)淺渚葦塘久失津,使君累代與翻新。論文休沐移風敎,更聽弦歌詠好春。註一:唐宋以來,當地長官名士爲月湖風景開發或來聚會、講學及居住頗多。㈢芳洲坐日(註二)碧沚亭前芳草洲,斜陽綠毯坐清幽。山前不唱鷓鴣曲,山後依稀講學樓。註二...

  • 文章永遠的吳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2期  作者:沈澤宜 出版时间:2004-02-10
    关键字: 吴兴 格律诗 注释

    一座城在水中升起每一个侧面都晶莹剔透 气象万千水生植物的天堂鱼虾的乐园宝剑与丝绸 温柔的覆蓋下[1]大泽之内必有龙蛇与王羲之、苏东坡比邻而居[2]陆羽那杯茶至今尚温[3]历史的烟熏火了总也抹不去汉唐遗韵清远的山水养育了如此清俊的男儿如此美丽的女孩供未来去挑选以玲珑为特征恰似一件精致名贵的木彫每寸有限的土地都有无限的奉献白鹭年年来这儿朝圣[4]吴兴 你是江南中的江南把目光投放得更远些吧造化所钟 积淀丰厚的你如同一把挽成满月的雕弓射出去的 必定是一支无远弗届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十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8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家乡俗话 来源注释

    寧可替乖人揹包袱,不可替笨人出主意:乖人是家鄕話,就是聰明人。雖不能說是先知先覺。總是頭腦靈活,經驗豐富,分析事理有條有紊,知道的常識也較一般人多。替乖人揹包袱就是追隨乖人的意思。從前出門遠行携帶之物用一塊大方布包在一起。(這塊包東西的大方布就叫包袱。)行走時揹在肩上。國劇中不是有許多例子,揹着紅色包袱遠行。換句話說包袱就旅行時的行李,好像現代的旅行包旅行箱。揹包袱不但是追隨人,更兼有做下手或服侍人的僕人意思。替笨人出主意如果出了紕漏,有人會恨你一輩子。...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十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9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家乡俗话 来源注释

    難得碰着天官賜福:國劇裏有一齣吉祥戱,叫「大賜福」或叫「天官賜福」。「賜福人間」在臺灣所看到的僅上天官和四個雲童,唱曲牌。卽使是春節時,不過多加上福祿壽三星,和牛郞、織女、財神、送子張仙,再加上跳魁星,同五子奪冠而已。家鄕各地迎神賽會和冬至祭祖時演露台戱多不常演此戱除非有特別喜慶時偶偶然演出,如宗族整譜(修訂族譜)整主(整理安放在祖祠中歷代子孫神主),夫婦二人或二人以上的神主拼寫在在一個神主牌上神主式樣大小顏色劃一,放在祠中萬人臺上看起來很整齊,空出的地...

  • 文章嶺南風土名詞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蘇乃昌 出版时间:1989-06-30
    关键字: 岭南 风土名词 注释

    拜太公:義爲祭祖,包括春祭、掃墓在祖墓前擧行;春秋二祭在宗祠或祖祠行之。男子參加,女子不與。分豬肉:祭祖後按胙簿唱名分發祭品,通常爲白肉兼燒肉,人丁不衆的近祖,間有加上鷄肉,稱爲鷄燒白。其經費來自蒸(祖)嘗。胙簿:乃同族(系)現在男性的子孫名册。其以出生之先後爲序。八十歲以上得四份,七十歲以上爲三份,六十歲以上是二份,通稱爲父老;五十九歲以下分一份。成丁:男子屆十六歲在祠堂掛字,表示從此負完全責任變爲成人之謂。字橫書於長方形的紅紙之上,如:(注:㈠)(注...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2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宁波俗话 来源注释 家乡轶事

    小做新婦大排場:家鄕窮苦人家的小女孩因環境困難無法扶養其長大。如果小女孩僅幾個月大的嬰兒。往往會把她悄悄放置在富有人家大門外。做父母的遠遠偸偸看着。待那家有人出來處理時,才不聲不響地離去。或者丢到敎堂裏,請傳敎士轉送到育嬰堂去撫養。如果女孩已長到四五歲以上,家庭突遭受變故,負責一家生活擔子的父親患了重病,或死亡。爲減輕家庭的支出,祇好將小女孩給人。送給人家做養女(家鄕叫討囡)雖有,爲數不多。家鄕風俗習慣與臺灣不同,雖有人因逼迫得已將女兒送人,沒有用金錢作...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7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宁波俗话 来源注释 家乡话

    拆屋鋸榔頭:槌或鎚家鄕話叫榔頭。榔頭有木做的鐵做的,木做的榔頭用尺把高六七寸直徑的圓柱形木材,側旁加上一條握手柄,造屋時用來敲入榫頭入孔,或打木樁。做草鞋的材料草必須用榔頭敲打柔軟方可編織草鞋,剝下來黃麻綠麻苧麻也必須用榔頭敲打柔軟,才可洗去表皮剩下麻的纎維方可派用場。以上祇是擧幾個例子說明榔頭用途一部分。當想到用榔頭時,手邊沒有這種工具,又無現成的材料,那怎嗎辦?想到房屋中木料都能做榔頭用,(家鄕房屋多是木架瓦頂磚墻,柱梁都是六七寸以上的大木材)祇要鋸...

  • 文章廣東聯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挽联集萃 挽联注释 人物介绍

    續二十五卷第一期輓 國父聯高魁云輓聯由立法、行政而考試,三度任艱難。有守有為,盤錯自能彰利器。兼學問、道德與文章,畢生崇民主,善繼善述,勳華先足作先勞。高聯所稱「盤錯」是「盤根錯節」之簡稱,以樹根彎曲,木節交錯,比喩事情之複雜困難。後漢書虞詡傳:「不過槃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今通用「盤根錯節。」徐傅霖輓楊永泰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豈無故而云耶?回想卅載交情,語重心長,曾勸君鋒鋩稍斂。以香自焚,以明自煎,信有才足累矣。痛念萬方多難,人亡國瘁,不知我涕淚何...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