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民俗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龍騰虎躍新春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彩灯艺术 民间民俗 历史形式 彩灯民俗简介 罗湖水龙等

    临川 殷新波自古以来,位于赣东大地的临川,便有「才子之鄕」的美誉。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先后孕育了诸如晏殊、晏几道、王安石、汤显祖等一大批文坛泰斗。除此之外,临川的民间灯彩艺术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临川的灯彩艺术最初是由秋季迎神赛会上开展的各种民间艺术活动演变而来,以后发展至春节期间开展各种灯彩艺术活动。到了唐代,临川的竹制和纸扎工艺曾风靡一时,产品一度畅销全国。临川的灯彩艺术便与这些竹制和纸扎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春节即将来临,临川城鄕的几十个民间灯彩

  • 文章「作大福」廣東大埔的嘉年華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藍志新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保生大帝 民间信仰 民俗习惯

    总理,总理有两位:一为常务总理,由吴、蓝、罗三大姓绅士人物轮流担任。另一位为管事总理,由各姓知名人士报名参选,由近三届常务总理票决。新管事总理接任后立刻举行迎神、祭神盛典,各族族长均应参加陪祭。事后发函南洋、上海等地同乡会。共襄「作大福」盛举。2.九月初十,在鸦鹊坪(现今美食街头)开始搭木戏台(六根大木柱、离地八尺,横梁上铺上木板而成舞台,顶上盖以帆布,布棚下有四盏德国制的猪心形汽灯,未有汽灯前用花生油锅,作为照明。民国卅年现代化保生大帝纪念堂落成,上层为

  • 文章国家观念系于民俗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传统民俗 民间技艺 国家观念

    有着爱国更爱乡的启示,实在应该力图发扬,但由于电影和电视的强烈争霸战,在强势的冲击下,越来越式微,几乎要没落下去了!若不及时伸出援手,加劲挽救,恐怕会逐渐化为历史名词了!除了文化与艺术双方面赶快拿出紧急措施,最重要的还是要社会大众来支持。二、刺绣:刺绣在中国一直象征著民族的光辉色彩,上古自帝王的龙袍到庙宇中佛像穿戴,神桌的桌裙,民俗故事的八仙,甚于民间的花轿,常用的锦缎被面等,都离不开这项古老绝活。刺绣不仅在能巧,且贵在神妙,经过结子、舖绒、盘金、穿纱诸名目

  • 文章闲话中原民俗玩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6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中原民俗 童年游戏 民间玩艺

    我們因爲早生了七十年,尤其是生長在河南故鄕的農家子弟,所謂「兒童玩具」,小時候眞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那有現在孩子們這樣幸福,要什麼有什麼,玩什麼有什麼。因之我們當時只有就地取材,自製道具,弄些不花錢的玩藝,來娛樂自己,雖然如此,我們還是非常的快樂,度過了無憂無慮,溫馨無比的童年。爲了便於說明,讓我把六十多年前中原地方故鄕孩子們遊戲玩樂的一些玩藝,分類刻舉,憶述如次:打踢毛蛋健身活動一、打毛蛋打毛蛋跟現在兒童們拍皮球一樣,不過當時鄕間很少有皮球,而是用柳...

  • 文章五保公傳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劉光沛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五保公 民间传奇 客家民俗 民俗缘起

    雩都 刘光沛一道不可多得的客家民俗风景线雩都县禾丰、新陂、利村、铁山珑等鄕鎭流传着「五保公的传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中的「五保」是个少年,人小胆大机智幽默而且颇具神通,祈福于人消灾解难。几百年来信奉者越来越多,人数已达数万;影响范围之广除附近的六县十八鄕外还波及到港澳台一些同胞。每年农历八月二十日,是「五保」诞辰纪念日,禾丰鎭黎邦曾氏祠堂和新陂鄕义屋丁氏祠堂人涌如潮,香火袅绕爆竹震天价响。尤其是黎邦曾氏族人早十来天便请来戏班唱大戏,各家各户

  • 文章溫州黃楊木雕淺說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3期  作者:張懷宇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黄杨木雕 起源 民俗 民间艺术

    了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加强了黄杨木雕的研究。许多黄杨木雕厂在各地创建,出现了以中国工艺美术家叶润周为代的一批名家高手,作品在全市对外贸易中居一席之地。一温州黄杨木雕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不管那种说法,都与民俗有关。目前,有以下三种说法:一说温州黄杨木雕是一个放牛娃始创的工艺。相传一百六十余年前,乐清县翁垟地团前奉有个放牛娃出身的民间雕塑艺人叶承荣,在柳市宝台山紫霞观里塑佛时,为观中主持道人刻了一支黄杨木如意发簪。发簪使用后,经过头垢油泥润滑,黄亮秀丽

  • 文章鼠年話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渊源研究 民俗采风 民间禁忌 文化艺术

    一卷放几上。黄疑此人有阴德,故朱衣遣鼠为之,遂勉强一荐而中。榜发其人姓闵名某来见,乃告之故,且问「君家作何善事?」曰:「家贫,无善事可做,但三世不许养猫耳。」鼠感恩之为也。年正月初三,民俗是老鼠娶亲的良辰,台湾民间家家户户早睡,还要在家中遍洒盐、米、糕屑,供鼠食用。应谓「老鼠分钱」,聊表贺忱!鼠年生守护神的民俗:守神,鬼谷子、抵巇篇云:「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也就是「言能循此道,则大宝之位可居,故能为天地其神祀也。」佛教界供奉至尊「千手

  • 文章江西諺語乙束(續十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8-12-02
    关键字: 江西谚语 民俗 民间文化

    五二九、瞞病易死。五三〇、蛇打七寸。五三一、狗口裏長不出象牙骨。五三二、蛤蟆唱歌,有雨不多。五三三、入心不足蛇吞象。五三四、狗眼看人低。五三五、千差萬差,來人不差。五三六、多年媳婦熬成了婆。五三七、牌打精神骰跌勁。五三八、久賭神仙輸。五三九、輸錢不輸氣。五四〇、聰明反被聰明誤。五四一、上桌四把刀。五四二、一痣在嘴好吃無比。五四三、上場和一和,下場輸得苦。五四四、好漢做事好漢當。五四五、伸手交錢鬼也怕。五四六、娶個媳婦賣個兒。五四七、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日...

  • 文章寨子嶺傳説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4期  作者:丁仁英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寨子岭 民间传说 元宵节民俗

    寨主白頭號寨王,黎民苦命實難堪。金銀犒物元宵夜,酒地花天明月圓。廖姓唐人謀殺害,紅門染血泣遭殃。安居樂業群心快,除暴名揚萬古傳。(註):廖姓,指廖承果。唐人,指唐柏綠。正月十五日過元宵,他兩人爲首,正月十四日組織兩姓群衆,以犒賞寨王爲名,在犒賞物裡,暗藏刀槍,衝進寨內,把白頭寨王殺了,血染紅門口,從此以後,兩姓居民都以十四日過元宵,以爲紀念。

  • 文章陝東地區農閒活動素描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8期  作者:岳峻天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陕东地区 民间活动 民俗艺术 庙会 娱乐活动

    施肥播种杂粮,杂粮包括糜子、荞麦、绿豆、扁豆……等,家鄕人称杂粮叫做「秋」,意即在秋天成熟收割也。秋天来临杂粮收割完毕,则又是种麦的时候了,种麦也是大事,又得重新整地施肥,人们直到把麦子播种完成才算松了一口气,所以一年中前三季农村中是不大举办娱乐活动的。一切的娱乐活动要到农闲时节才会有,每年冬季天气转冷,田间耕作几乎全部停止,于是各地民俗游艺活动相继登场,其中大部分选在农历春节前后,有小型的也有大规模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时间的,大致情形如下:一、自乐班:自乐班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