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汉共返回1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汉的今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高舫先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武汉 名胜古迹

    武汉市,简称汉,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鎭合并而成。位于长江与汉水会合处,三鎭鼎足而立,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商业的中心。长江横贯华中九省,武汉居航运的中点;京广铁路直通南北,武汉又为陆运的中心,自古以来,武汉即为华中的重鎭。武昌是一个政治的都市,居大江的南岸,为湖北省的省会,汉口在长江的北岸,为一商业都市,仅次于上海,洋场十里,有东方支加哥之称。汉阳在汉水入长江之西,为一工业都市。武汉三鎭现改为省辖市,现有人口四百二十万人。武昌

  • 文章抗日战争后期武汉地区空战目睹记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7期  作者:王安康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抗日 武漢 空戰

    弹指一挥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距今已五十周年了。这场战争是和平与侵略的生死决斗;是正义与邪恶的全面交锋。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终于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我就是成长在这个血与火的年代里。一九四四年我就读于黄陂县中三年级,刚刚踏上了靑年时代的旅程,距今已有半个世纪,然而我对当时战争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现仅就我亲眼目击有关抗战后期武汉地区的空战实况具体记述于下,以作为我对全中华民族光辉节日的微薄献礼。一、美空军地毯式的轰炸日租界变为废墟到

  • 文章武汉——九省道衢长江之堑商贾云集气象万千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紹安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 武汉三镇 省道

    武汉三鎭,从历史上看,在三国时代,龙争虎鬪,已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地形上来说,地处九省通衢,长江天堑,水运总汇。开埠既早,商贾云集,西南各省物资,又在武汉集散,所以各省的盛食珍味,可媲美上海……」。已过世的名吃家唐鲁孙,以吃的观点看武汉,评价相当高,而顺带提到的武汉形势,也可让人从文中读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武汉三鎭包括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都市,地当汉水、长江「丁字型」会流处,武昌在长江之东,汉口与汉阳在长江之西,以汉水为界分据南北。在人文历史

  • 文章湖北名勝集錦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 武汉三镇 名胜古迹

    本文系时报文化公司出版刘杰佛先生所著:「忆祖国河山」中的片段,为使吾鄂同鄕、了解故鄕名胜以加强鄕土观念,促致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达到还鄕一游的目的起见。特予摘刊于后。一、武汉三鎭华夏心藏 湖北省因地当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春秋之际,为楚国地。唐宋两代俱于武昌置鄂州,故别称鄂省。湖北省为江湖泽润之区。长江自巫峡而下,横贯湖北省中部经武穴而入江西境,其湖泊之多,为各省之冠。在黄冈与江陵之间,彼此相连者以数十计,皆古云梦之遗迹。山则以大别山脉横亘于豫鄂之间,桐柏山

  • 文章忆说武汉餐点——兼记一个女人的故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0期  作者:童世璋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武汉餐点 饮食

    』何况还有挑拨者,趁火打刼的共产党呢!前几天董必武请我祖父吃湖北家常菜,指定我入席,董老头说:『你小孙遭此世乱,毫无前途,我介绍你到延安入抗大,高中生马上跳到大学生,一切有同志照应,包在我身上。』我爷爷不懂这一套,直说『好好好』呢。看情形我两个要马上行动了,一齐投入军委会战干团吧!(后敍中央军校十六期)从军报国。」我们从此不接她的电话,她听说我有志竟成从军,派人送来一付派克对笔,并附短简:「童家小少爷:名笔聊表寸心,让你带笔从戎吧。承相陪吃遍武汉有名有味的餐点

  • 文章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记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纪实

    前言民国二十七年二月,抗战面临极度艰苦阶段,京沪已相继不守,武汉保衞战争序幕,行将揭开,同时第二期全面抗战工作,亦正在作积极准备,这个艰钜伟大的历史任务,由我湖北全省的父老,以及受命鎭藩江汉之陈公辞修将军来负荷!斯时振国正以步兵团长职务,调任武汉衞戍总司令部上校参谋,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成立后,旋调任长官部机要室主任,而担任总司令曁司令官的,正是陈公辞修,徐州会战终了,军事会议检讨结果,认为战术战鬪,固为失败之果,而军事情报不善,实为影响战争失败之因

  • 文章武汉点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司農欣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 武汉三镇 东湖 武汉大学

    汉江成T字型与长江合流处便是武汉。长江河口至武汉,可畅通五千吨级船只。如果是在夏季的话,一万吨级船亦可溯航。大武汉是合并武昌、汉口、汉阳成为一个大都市,现在人口有六百万人。由于地据水陆交通要点,自三国以来称为「可通九省的中原之要地」,成为兵家必争。太平天国曾经在这里发兵,一擧攻陷南京;中华民国革命,也是在武昌起义。滔滔汉水向东流,在长江万里波涛闪烁下,武汉是湖北省的省都。武昌有东湖湖畔,翠绿的垂柳;校园广大的武汉大学,武汉钢铁工业区。汉水对岸是商业繁荣

  • 文章黃鶴樓頭瞰大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1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黃鶴樓 武漢 長江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顥黃鶴樓詩。

  • 文章武汉市武昌县流芳岭刘彩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劉文潛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三镇 刘彩玉

    武汉市西历一九二九年,武汉三鎭,即称武汉特别市,隶属行政院。一九三〇年单以汉口改汉口市,隶属湖北省。一九五〇年,又合武昌县、汉阳县、汉口市复称武汉市,仍属湖北省。武昌、汉口、汉阳、昔称武汉三鎭,武昌常驻军队,学堂林立,州、府治亦设此,故称军事、文化、政治区。汉口为商业区,汉阳设有兵工厂,称工业区。因军事、政治、文化、商业、一度颇发展,国人与国际,曾经称之为东方芝加哥。国际眼红,清廷腐败,英、日、俄、德、法列强压制清廷,厉行通商经济侵略,五列强于汉口,均设

  • 文章東湖將比西湖好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3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东湖 武汉市 武昌

    近年来男女选手,在奥运和亚运会上,大放光芒,囊括最多的金牌,在此湖训练之功,实不可没。甚至有人建议,把东湖改为金牌湖。因此东湖之名,较以前出名得多,现在凡到武汉的游客,无不到东湖游览者。任何天然风景区,要加以人工造境美化,才得完美,东湖自不例外。现在东湖正在改建宫廷式的牌坊大门,进门东侧有一座屈原阁,塑有屈原坐像及陈设一些诗料,供人瞻仰与硏究。东岸树荫中,有几栋独立式的雅筑,南畔有两家水上餐厅,都因湖畔游程太远了,游客时间有限,多以游湖为主,对徒步岸游不感兴趣

共143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