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村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外传宗谊,梅村建牌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2期  作者:吳偉勳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牌坊 梅村 抱柱联 宗亲会

    香港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为了崇仰吴泰伯祖先的三让精神和开拓江南之功绩,特在无锡县梅村建造一座大型牌坊,高达15米,宽是18米,共花费四十余万元,经过三个多月的酷暑天气,群策群力,终于十月初全部竣工,一座代表江南形式古朴的牌坊耸立在锡甘路,梅南路的入口处,显得十分雄伟壮观堪称为江南之最。这牌坊的建立,意义深长,是把梅里平墟的历史地位定下来,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在纪念画册上,把会旗就揷到无锡的梅村,因为这是吴氏的发源地,是根的所在地,这牌坊的兴建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 文章敬悼本刊发行人宋梅村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宋梅村 《山东文献》 追思悼文

    梅村先生早年从事新闻事业,中年以后从政,病逝前的二十八年,陪着《山东文献》走过。对山东文献社同仁来说,在哀悼之余,也怀着衷心的感激。民国六十四年《山东文献》创刊时,梅村先生受创刊诸乡长之推,任总编辑。梅村先生在政界人脉广,使山东文献获得各方不少赞助,编辑委员会同仁每对编务有所请示,均应之以「放手去做!放手去做」。梅村先生偶尔转寄一些稿子来,登否全由编委会同仁决定,梅村先生从不过问。编委会同仁最大的乐趣是参加创刊诸乡长的邀宴,常参加宴会的人除梅村先生之外

  • 文章敬悼宋梅村乡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宋梅村 追思悼文 往事追忆

    梅村乡长是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他慈祥和蔼,做事认眞负责,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是山东文献的创始人之一,数十年以来,出钱出力,默默地努力耕耘,我们十分敬佩他,听到他老人家去世的消息,大家都十分难过,我谨以最诚挚的心来哀悼这位乡贤前辈。民国七十四年间,政府遴选司法院第五届大法官,宋乡长与山东籍中央民意代表推荐我参选,承蒙总统提名,监察院同意,让我有机会参与解释宪法及统一解释法令的工作,做一位宪法的守护者,我很感激宋乡长的爱护与栽培。在我九年大法官任期内,总是

  • 文章梅村诗与清初东北谪戍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东北谪戍 吴伟业 梅村诗 陈之遴

    巴里坤、各回城分别为奴种地者。」又淸会典事例卷七四四刑名例律:「乾隆元年谕,黑龙江、吉林等地,若槪将犯人发遣,则该处聚集匪类多人,恐本处之人,渐染恶习,有关风俗。朕意嗣后如满洲有犯法应发遣者,仍发黑龙江等处,其汉人犯发遣之罪者,应改发于各省烟瘴地方。」观于以上两节引述,可以窥见淸代谪戌罪人以东北与西北边地为主,其来有自矣。在淸初流入出关谪戌与亲友生离死别的俄顷,关心最切者应推吴伟业先生,伟业别号骏公,一字梅村,为东南社盟之领袖,又为一极富有性情的诗人。当丁酉

  • 文章一代紅顏陳圓圓(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1期  出版时间:1976-04-15
    关键字: 陈圆圆 梅村 遗嘱 清廷

    甲申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四月福王正帝位于南京,征召梅村为少詹事,那时他才三十六岁,正当强壮有为之年,很想做一番事业,复兴明室二百七十余年的基业。大学士史可法正在扬州督师讨贼。左良玉也带几十万大军勤王,中兴未尝无望。无奈奸臣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排斥复社有关的人士,梅村认为不能与小人合作,仅仅一个月,便挂冠而去,囘家去事奉双亲。曾经仿效陶彭泽归去来兮,躬耕陇亩,准备以明遗民诗人终老了。直至顺治十年,他四十五岁时,由于名气太大,推荐他的函件很多,淸廷乃

  • 文章今曰梅村与鸿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5期  出版时间:1996-01-20
    关键字: 梅村 鸿声乡 商业 交通 风景

    增3779万元,增长36.8%。梅村的商业十分兴旺,目前有国营商店2家,供销社、商业社50个门市部,职工390人,1991年营业额达4835.04万元。个体商贩大发展,全镇共780户,营业额达2375万元。农副业收购达459.51万元。梅村镇交通极为方便,锡甘公路横贯东西,离硕放机场约7公里,离无锡市火车站约15公里。农村乡道全长276.6公里,村村可通汽车。通讯设施得到改善,从1990年开始,逐步更新,现在有自动电话163台,国内直拨电话83台,国际直拨

  • 文章江南鼻祖吳泰伯(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3期  作者:張永初  出版时间:1990-01-20
    关键字: 吴泰伯 无锡 断发文身 梅村

    年),有着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周太王喜欢季历的聪明贤才,想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再传其子姬昌,并说:「我的后世应当由昌兴旺」。泰伯听了,为承全父亲的心愿,决意让贤于三弟季历,就说服弟弟仲雍,趁父亲生病的时候,便托言往衡山采药,一起离开岐山脚下的周原,奔了三千多里路,来到了南方,就在长江以南,太湖之滨的无锡梅里(今梅村鄕),避居下来。不久周太王病逝,泰伯与仲雍归赴丧毕,仍返江南,周国乃由季历继位断发文身避荆蛮那时,江南无锡这一带地方,虽然早已

  • 文章文鈺小傳及其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5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8-11-01
    关键字:梅村 文钰小传 诗词抒怀 望山亭 林间奇鸟

    氏名钰,字鼓田,一字其相,四川崇庆县人,前淸时置州于此。氏弱冠应州试第一入学,旋食廪饩,笃行力学,有声庠序间。顾屡困鄕试。同邑有知直隶省高邑者,迎往佐之,时光宣之际也。自是客游燕赵者凡十年。民国初返蜀,主本县中学国文讲席,旋病卒。方氏客燕之日,値时多故,每有所感,輙发为诗,裒为燕云集一卷,自序谓性疏简,辞寡而质,往往不合于时,诗非敢自长也。然生平酷嗜少陵,遗山,及近代吴梅村诸集,余虽流览及之而心不属,岂惟性近,抑亦构遇使然。今观集中诸作,近体多祖述少陵

  • 文章一代紅顏陳圓圓(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5期  出版时间:1976-08-15
    关键字: 陈圆圆 吴三桂 圆圆曲 梅村

    「香径」、「屧廊」都是吴宫当年胜蹟。「汉水」、「梁州」,大部份在陕西境内,根据此等地理名称,可断定圆圆曲乃作于吴三桂在陕西的时代。「汉水东南流」,有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味。圆圆曲到此处,戞然而止,好像「蝉曳残声过别枝」,余音嫋嫋,不绝如缕,作为尾声,恰到好处。篇中不少警句,脍灸人口,当时传诵者甚多,眞是纸贵洛阳。传说吴三桂见到「痛哭六军皆缟索,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两句诗,特派人以重金请求梅村把它删去,梅村不从,于此亦可看出这篇诗的价値和诗人的骨气。

  • 文章梅村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鄭鐘麟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梅村 萧县 丁家 植物 望梅止渴 吴伟业 杏仁 梅村中学

    萧县梅村在城南五里,简称南梅村,分前梅村与后梅村,前梅村又分东西两处。居民以丁、李、郑三大姓为主,外姓二十余家与李、郑姓作四块状组合,李姓位于东北角,郑姓位于西南角。前梅村西边和后梅村均是丁家聚居之处,都建有防歹徒入侵丈余高的土围墙,其族人兴旺、人口、土地约占全村二分之一。由此写信必须写明前梅村或后梅村便利投递,初次找人全靠问路指方向就费功夫了。我国很多地方村庄命名都是以村庄内居民主姓为名,例如:孟楼、屈王庄等,我记忆中梅村并无姓梅的。有些地方是以当地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